陈湃 发表于 2019-8-18 22:33:37

黄台之瓜

黄台之瓜陈湃https://att.huarenjie.com/attachment/forum/201908/18/232833x779hugwfnmgu8su.jpg.thumb.jpg
由于前两天香港首富李嘉诚在报上刊登“黄台之瓜,何堪再摘”的巨幅广告,故“黄台之瓜”,又引起大家关注。“黄台之瓜”出自唐章怀太子李贤的名作《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云可,四摘抱蔓归。”李贤是武则天的第六子,曾在兄长李忠、李宏相继被废后担任太子,但他又被武后废为庶人,最终被逼自杀。此诗以摘瓜比喻骨肉相残,感叹母子亲情在权力斗争下的变质,用黄台之瓜,比喻唐代宗室不堪一再损伤。李嘉诚刊此广告,可能是用来批评“港独”,劝他们不要再闹下去,以免伤及整个香港。但他用此典故,难免使一些人有不同的解读。此诗有两个板本,另一板本是:“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少,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正如曹植的七步诗也有两个板本:一是“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历代中国诗词多如星斗,能传到今的名作为数不多,其中也有一些字或句,是经过后人不断修改而更趋完美。我看到《唐人选唐诗》中有不少诗与现在不同,如崔颢的黄鹤楼诗就有三个与现在不同的板本,李白的诗也不少。在上列的李贤诗中,当然是“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少,再摘令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这首诗好,“摘绝抱蔓归”更合乎逻辑。但我认为可能是后人改的。原作应是“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云可,四摘抱蔓归。”至于曹植的七步诗,我认为原板本应为这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那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我在《三国演义》中发现的。《西游记》被人们称为“大话西游”,那《三国演义》也可称为“大炮三国”,许多事在《三国志》中是没有的。不过罗贯中也写明是“演义”,那首四句的七步诗,当然也是他“演”出来的。2019年8月17日于巴黎 (840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台之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