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 哈佛大学中国盲人毕业生从教19年从不戴墨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3:3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哈佛大学中国盲人毕业生从教19年从不戴墨镜(图)文章来源: 中新网

7日,哈佛大学建校300年来第一位获得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杨佳在东南大学演讲。这位失明19年仍在讲台上坚守的老师,以自身经历励志当代大学生。“大家看我戴着眼镜,是防止眼睛受到外伤,我从不带墨镜,是还想留住同大家交流的目光。”
杨佳是九三学社成员、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她天资聪慧,24岁时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讲师,29岁时不幸失明。在走过人生的最低谷后,她重发斗志,不仅重返讲台,还成为哈佛大学建校300年来首位获得MPA学位的外国盲人毕业生。2009年,杨佳当选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为残疾人争取合法权益。
“从未想过命运之手会把这一切全部夺走,书上的字越来越模煳,视力不行了,视野变窄了,医生把诊断告诉父亲:‘视神经病变,失明将不可逆转’。当新办好的图书馆证件拿到手,我已经看不到自己的相片了,我流泪了,我想方设法在讲台上坚守,尽量不露声色。终于一个早晨醒来,我看到的是一片漆黑,当时的惊恐刻骨铭心,真希望这是个噩梦,但它却再也没有醒来,那一年我29岁。”杨佳说。
“一次偶然机会,听到熟悉的旋律,Stetvie Wonder的《I just call to say I love you》(我打电话给你是想告诉你我爱你)。我突然想起,Stetvie Wonder也是个盲人,为什么可以写出这么欢快、全球流行的歌曲。我开始思考,人这一辈子,到底什么是可有可无的,到底什么是最珍贵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生命并不完全属于自身,生命属于父母、属于爱我的人、属于我爱的人,乔布斯说‘活着就要改变世界’,而我说,活着就要活出尊严、活出力量、活出希望,更要活出爱。”她说。
杨佳说:“我在上课写黑板的时候,左手在丈量尺寸;我采用多媒体教学,触摸屏上贴着胶布作为记号;新学期第一堂课我尽量多提问,那是我在用心记住大家的名字。当学生们得知我的情况后,他们简直不敢相信。失明将我的人生一分为二,29岁前我在超越别人,之后超越自我。感谢命运让我知难而进,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向光明。”
她对大学生说:“我想向你们解释一下‘青年’这个词,也就是‘YOUTH’,‘Y’代表一棵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O’代表梦想;‘U’就像一个敞口烧杯,代表吸取新的知识,成为国际专家;‘T’代表站立的人,要做正直的、顶天立地的中国人,‘H’代表珍惜亲情、友情、爱情,回馈社会,尽公民应尽的义务。记住这个词,成就未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2 12:22 , Processed in 0.062276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