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星座命理] 读庄子话心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06:2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古代中国,一个由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之举,而引出的一“斋”字,至今已传承五千年之久,其中对中国古代礼法、礼仪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之一的典籍《上海哪家医院治疗幼儿白癜风最好周礼》中就有记载:“王斋日三举,盖王日一举。”“日中及夕则馂[j鵱]余斋,则每食一太牢也。”   

我说白癜风治疗的中研医院在哪  《周礼》中也详细记录了大宰之职在这方面的职责:“祭祀五帝,掌管告诫百官(不要失礼),以及具备祭祀用品并把祭祀场所打扫干净。祭祀前的第十天,率众官占卜祭祀的日期,接着就斋戒。(到祭祀的前夕)携同众官视察祭器是否洗涤干净。到(祭祀那天黎明王牵牲)行纳亨礼的时候,帮助王牵牲。到祭祀那天天大亮的时候,帮助王拿玉器、币帛和爵。祭祀天上的大神和地神的礼仪也是这样。祭祀先王也是这样。还要帮助王拿玉几和玉爵……”   

  儒家经典《论语》中说的更加具体明确:“斋必变食,至不多食。居必迁坐……”   

  从而可知,古人祭祀之前,斋戒的时候,必沐浴更衣,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不喝酒,不吃荤;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与妻妾同寝,以示虔诚庄敬,称为斋戒。   

  而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礼”的意义无处不在,孔子认为周礼是最完备的礼。这礼不仅包括了西周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也包括了西周时祭祀之礼在内的礼仪制度。孔子的最终的目就是对“周礼”的永恒性的维护。他从怀旧周礼的温情脉脉的阶级政治统治出发,提出了“仁政”和“以德治国”首先“正名”的理念,并将其归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学说之中。而在这推行儒家之道中,当然“夫道不如杂”,因此,最重要的是要诚心诚意、旁无杂念,如此就要斋戒清心。   

  这儒家斋戒清心之说,又恰如庄子的要使人修炼到“顺其自然”“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无为”之道,不谋而合。作为道家来说斋戒的最高境界就是——“坐忘”“心斋”。   

  所以,庄子在《人间世》第一个寓言中,借孔子在劝说他的得意门生颜回不要去卫国游说灵公时,告诉颜回说你如果这样,还有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没有掌握好,用两个字归纳就是——心斋。   

  事情是这样的:当孔子让颜回说一说他要去卫国帮助卫灵公治理国家的理由时。   

  颜回说出了两条:   

  首先,“我外表端庄,内心谦虚而且足够勤勉。这样是否可以?”   

  孔子说:“唉,这怎么可以呢!卫君刚猛暴烈盛气露于言表,不喜欢听违背自我意愿的言论,在这种情况下每日用道德来感化都不会有成效,更何况用大德来劝导呢?”   

  颜回说:“如此,那么我就内心秉正诚直而外表俯首曲就。内直者,与天为徒。内直就是与自然同类,内心秉直和固守原则,不违背自然规律;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我时刻不忘记君臣的礼节;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我不仅仅内直而外曲,而且还借鉴古人的为人处事方法和原则。这样做便可以了吗?”   

  孔子说:“唉,怎么可以呢?太多的事情需要纠正,就是有所效法也会出现不当,虽然固陋而不通达也没有什么罪责。即使这样,也不过如此而已,又怎么能感化他呢!你好像是太执着于自己内心成见的人哩。”   

  就这样,颜回说出的两条理由遭到孔子的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颜回说:“我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请问老师您有什么办法吗?”   

  孔子说:“你先去斋戒,然后我来告诉你!如果故意去做某件事,就很容易成事的吗?如果真有这么容易,就不符合天理了。”   

  颜回说:“我家境贫穷,不饮酒、不吃荤已经好几个月了,这样,算是斋戒了吧?”   

  孔子说:“这是祭祀所要求的斋戒,并不是‘心斋。’”   

  颜回说:“请问什么是‘心斋’呢?”   

  孔子说:“你心志专一,不用耳去听,而用心来领悟,然后不用心领悟,仅凭气去感应!耳的功能仅限于听,心的功用仅限于跟外界事物交合。而气是空明虚静,能够照见宇宙万物的存在,道是虚空的集合体。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颜回说:“我不曾禀受过‘心斋’的教诲时,不能忘我,我禀受了‘心斋’的教诲,就浑然忘我。这可以叫做虚无空明的境界吗?”   

  孔子说:“你对‘心斋’的理解基本上达到了。我再告诉你,假如能够进入到俗世的樊篱,而又不受约束。别人愿意听你的劝诫,你就阐明你的观点;否则,你就停止不说。没有七窍玲珑心,安心如一,心无二念,就差不多合于‘心斋’的要求了。不走路容易,走路不留下痕迹就很难。被人的驱使容易伪装。被天驱使,想作伪就难了。只听说凭借翅膀才能飞翔,不曾听说没有翅膀也能飞翔;听说过用心智去学习知识,没听说过不用心还可以学到知识。看一看那空旷的环宇,空明的心境能够生出光明,一切吉祥之事都消逝于虚静的境界。如果心不能静下来,这就叫形坐神驰。耳聪目明而心智在外鬼神也会前来归附,何况是人呢!如此则万物都可以感化,是禹和舜处世的关键,也是伏羲、几蘧[q鷀等上古圣人的行为准则,何况我们普通的人呢!”   

  从孔子所言中可见,心斋,就是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晋?郭象注曰:“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用俗语说,就是代表你的心像吃素一样,不要想荤的事情。   

  如何才是心斋?在庄子看来,这心斋是无处不在的,并且从上到先圣、贵胄、名人下到普通的艺人也是无人不能的。   

  在《逍遥游》中他就说过:“如果能顺从自然规律,与道合一,达到永恒不变的虚静境界,辽宁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不受‘六气’变化的影响,逍遥于无穷的境界……”   

  在《齐物论》中又有“吾丧我”、去“成心”、打破自我中心,回归“真宰”,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的论述。   

  《养生主》中“包丁解牛”的“以神遇不以目见”和“秦失三号”中的“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的表述,更是活灵活现。   

  在这《人间世》中庄子又将其落实到人生在“涉乱世以自全”之道之中,指出:人世间种种利害冲突,都源于求名用知,只有“心斋”,才可使心境达到空明的境界,实现自我救赎,全身远害。   

  从文章中可知,儒家的心斋和道家的心斋,看起来在推行各自的主张“若一志”、“专心致志”上是一致的,但就其内涵来说却有着生死间的差异。有《论语》中一则寓言很能说明:   

  长沮、桀溺(两位隐士)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1 12:18 , Processed in 0.022349 second(s), 15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