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州] 一块“泰顺石 ”从90元到200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2:0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第三届中国廊桥文化旅游节上,绮丽的泰顺石备受关注。
  
  都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但在泰顺县,当地特产如今被称为“泰顺石”的叶蜡石,却遭遇了开发过程附加值难以提升的尴尬。窘境何时能够得到改观?“泰顺石”需要靠什么来一振雄风?作为我国“第五大国石”去打造的泰顺石能否修成正果?这些问题的背后,离不开文化的引领。
  当前,党中央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定,最近结束的浙江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确立了向文化强省进军的目标,泰顺县顺势提出的提升叶蜡石文化内涵,倾力于“国石”目标,以此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适逢其时。但我们知道,文化品牌的塑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为此,本报记者通过深入调查采访,剖析“泰顺石”目前存在的发展问题和文化“短板”,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本组报道,投“石”问路、抛“石”引玉,为温州的文化大市建设,提供借鉴!
  一块产自泰顺县龟湖的叶蜡石,被转到距泰顺不远的青田县加工成工艺品,以200万元价格成交了。而在泰顺,一吨质地好的叶蜡石,也就卖到90元。
  这巨大的反差,属于个案,却很说明问题!
  一块石头,两地异价。我们不禁要问:从每吨90元到每块200万元的巨大反差,到底其中差了些什么?
  “黄金”卖出稻草价
  龟湖是泰顺县的“南大门”,与福建接壤。这里群山环绕,山矿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又以龟湖村出产的叶蜡石最为出名。
  据探测,龟湖叶蜡石是迄今已探明的特大型叶蜡石矿床之一,远景储量在亿吨以上,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享有“世界蜡都”之美誉。1985年3月,该矿投入开采。
  面对这份老天爷对龟湖村的厚赠,龟湖人却身在“金山”不识宝。因为承包矿区的龟湖矿业有限公司,一直把石头当做工业材料来卖,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的叶蜡石,被应用于陶瓷、玻璃纤维等制作。泰顺石产业园管委会主任许启树介绍,当工业原料卖,一吨也就卖出70元到90元的价。去年,泰顺叶蜡石开采量150万吨,可用于雕刻的仅1000吨,之前更少之又少。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市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周锦云说,“四大国石”中的青田石、福建的寿山石,其实都属于叶蜡石。泰顺叶蜡石在全国叶蜡石中品质非常优秀,它的石材不亚于寿山石和青田石,而且石材与青田石一脉相承,同属洞宫山脉的一支。
  但是,市场的厚此薄彼,只能令人唏嘘。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副主任、作家李涛直言不讳:“这么好的石头,居然绝大部分被用于工业生产,黄金卖出稻草价,非常可惜。”
  石文化的长期缺位
  可惜之叹,还是二十多位工艺美术大师的心声!
  11月26日,泰顺县召开一场泰顺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座谈会,向20多位国家、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问计。大师们均认为泰顺的叶蜡石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层次分明、质地细腻剔透、硬度适中、光泽度好,是雕刻的理想材质。
  可为什么只能卖出稻草价?与会者一针见血地指出,除了泰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没有很好地挖掘叶蜡石雕刻的内在价值以及缺乏叶蜡石鉴赏专业人才外,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缺少“石文化”。
  “一块石头的文化,代表的就是一方地域的文化。没文化,它就是耐火材料,可一旦注入了文化,它就是宝石。”中国美术工艺大师、从事黄杨木雕47年的虞金顺在会上说,黄杨木雕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为“浙江三雕”。与黄杨木雕比,泰顺石的根本性问题是没有文化。有了文化创意,石头才能成为一件艺术品。
  泰顺籍青田石雕刻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小甫透露,现在的青田石雕有很多是来自泰顺的叶蜡石,石雕是一个品牌,品牌的背后就是文化。
  陈小甫还说了一个细节,青田有个石雕文化节,以石会友,传承文化,青田一直把石头当作文化创意产业不遗余力地推广,而泰顺近年来根本没有这种氛围,导致泰顺县的石雕大师云集青田。如今,青田石雕已经成为青田的一张文化“金名片”,不仅形成了一个拥有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产值超7亿元的特色产业,还带动了青田旅游业的发展。
  正是缺少了文化的引领,最终也就造成了泰顺“黄金”的贱卖。
  痛定思痛要造“国石”
  在中国收藏界,“四大国石”几乎人尽皆知: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鸡血石、内蒙古巴林石,它们以天生丽质和缤纷色彩成为优质雕刻材料,被广为追捧和收藏。
  意识到问题所在的泰顺县委、县政府开始提出,把泰顺石打造为“中国第五大国石”。泰顺县县长董旭斌说,把“叶蜡石”命名为“泰顺石”,表明泰顺不仅是要挖掘叶蜡石雕刻的内在价值,更要赋予泰顺石应有的文化内涵。
  为真正把泰顺石打造成“中国国石精品”,今年3月份,泰顺县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园领导小组,要引进央企共同打造“第五块国石”。紧接着,今年8月31日泰顺石产业园正式挂牌成立。
  经过泰顺籍石雕大师、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副总工程师郑道全的穿针引线,泰顺县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共同合作开发泰顺叶蜡石的事宜已达成框架性协议,正等待省政府的批准。这家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前身是轻工部下属的工艺美术局的央企,要给泰顺石开发与保护带来全新的理念和技术。
  陈小甫说,资源是市场的主导者,在中国四大国石资源趋向稀少的今天,泰顺石资源丰富,发展雕刻产业,有“地利”优势。
  “泰顺石品质虽好,但如果缺乏好手进行艺术加工的话,其价值也不可能得到认可。”郑道全等一批石雕大师都有如此看法。
  如此,我们不禁要问,要想把泰顺石打造成“国石”,其文化创意该从何处来?
(温州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1 04:42 , Processed in 0.086405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