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州] 温企航空梦迎春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07:1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飞翔,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为此,敢于尝新的温州民企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试水飞机制造,用激情和气魄为自己造一双翅膀。  但是,梦想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实现的,太多的限制、太多的困难让民企飞机制造产业很难走到“阳光”下。
  日前,新华网、中国日报等媒体刊发了一则消息,有关飞机制造产业发展立法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此外,飞机制造产业已进入到征求意见阶段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飞机产业被明确定位为国家战略性高科技产业和国民经济战略地位,国家将从发展战略、行业立法、产业政策、财政投入等方面,给予长期的、稳定的支持。
  这则短消息,就是中欧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金州集团等温州民企盼望以久的喜讯。前些日子参加过《民用飞机行业发展条例》听证的中欧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有关人员称,温州民企的航空梦想迎来了春天。
  1994年 温企“造”出国内第一架私人直升机
  温州民企有足够的理由为这个消息激动。为进入飞机制造业这个“蓝天上的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起,温州民企就开始发力。
  1993年,在警用设备产业领域大获成功的温州奥乐安全器材有限公司,从公安部门得知警方有直升机需求这一商机,开始试水直升机制造,并与直升机研究所、南航等机构合作,虽然所谓的生产实质上是组装——发动机等核心部件是从美国等地进口,再请专家到温州组装,但奥乐还是于1994年“造”出了国内第一架私人直升机。
  此后,温州民企出现了飞机制造热潮。2004年,米兰温州商会副会长陈长娒与江西洪都航空公司、美国CCP航空公司合作生产PRESCOTTPUSHERⅡ型推进式四人座轻型飞机。2005年,温州金州集团与宁波象山东风集团、美国专业飞机制造企业长兴公司合作,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F-2超轻型飞机。今年2月,温州中欧国际集团在香港与欧洲直升机公司高调签约,双方在内地联手采用整机零部件引进,再进行组装升级的方式开发、生产豪华商务直升机,并相继在上海松江、江苏常熟建立了200多亩和500多亩的生产基地。总部在乐清的春风控股集团,则把目光盯上了飞机核心部件——发动机。
  “蓝天产业”走得曲折
  吸引温州民企执着追求“蓝天产业”的最大动力,是这个产业的巨大前景。据不完全统计,温州目前共有5家民企进入飞机制造业。中欧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有关人士透露,根据国内外专业机构估计,国内仅直升机领域就将有上千亿元的市场份额。目前我国民用直升机不足200架,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而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在短途运输、抢险救灾、海上石油开采、医疗救护和勘探服务等领域,民用直升机都可大显身手。
  但梦想受阻于现实,温州民企的“蓝天产业”走得曲折。最早试飞成功国内第一架私人直升机的奥乐公司,后来还成立了温州奥乐直升机制造公司。但由于政策原因,研发戛然而止。而随后的中欧等民企,都采用了和国外或国内飞机制造企业合作的方式,才进入“蓝天产业”。
  阻碍梦想实现的因素,除了制造飞机所需的巨额资金,还有允许飞机进入市场的“适航证”等,但最重要的是国家对低空领域的禁入——这意味着即便造出飞机,取得“适航证”,温州民企也无法在市场蛋糕上咬上一口。
  利好消息不止一个
  去年1月,民用飞机产业发展立法正式启动,2月份工信部成立了“民用飞机产业发展立法工作小组”,负责论证、听证和法律条文起草工作。制造飞机的温州民企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也间接或直接参与了听证过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新华网、中国日报等媒体的这个消息,意味着这个条例已进入最后阶段。
  参加过听证的温州民企人士透露,根据听证、论证及最新消息,这个条例将明确,国家设立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基金,对飞机制造产业进行扶持,这将帮助民企在研发上的投入。此外,国家还将在税收、政府采购等方面为飞机制造业提供产业政策,帮助企业降低市场风险。通过条例,既可以确定民用飞机制造在我国的战略性产业地位,还可以使我国扶持和发展民用飞机的政策稳定下来,而对产业中的民企来说,也意味着身份正式得到确认和认可。
  利好消息不仅于此。去年11月份,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出台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2011年至2015年为推广阶段,在北京、兰州、济南、南京、成都飞行管制区分类划设低空空域,推广改革试点,2016年至2020年则进一步深化改革。这个意见和正在立法阶段的条例,组合成温州民营飞机制造企业美好的明天:造出的飞机能上天。
  面对利好消息,温企也快马加鞭。上月,中欧在江苏淮安涟水正式签约豪华直升机制造、通用航空项目,并争取年内下线首架中欧生产的直升飞机并顺利试飞。春风控股集团则将加快飞机发动机的测试。温州民企人士透露,他们都将加大研发、生产投入,以期从巨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6 05:55 , Processed in 0.045501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