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娱乐] 张艺谋尽量保持平常心 笑称国师封号遭人恨(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22:27: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采写_本刊记者  谢晓  曾明辉


  自《阿凡达》在中国掳走十亿票房,这事就成了国人的一块心病。何时轮到咱国产大片呢?所以当《金陵十三钗》制片人张伟平喊出这个目标后,正可谓暗合 了民意。评判今次的影片营销是否成功或许还为时过早,但相比之前热闹嘈杂的映前口碑,这次反其道而行的饥饿营销法让大家觉出了不同,也比以往更激起了观众 的好奇。


  更让人好奇的是,那边厢制片人无比热情地申奥,这边厢张艺谋却不断给媒体泼冷水,这到底是为哪般?但多年的事实证明,无论导演有多低调,多么保持平 常心,作为第五代的旗手,与张伟平的品牌捆绑营销十年、历经奥运开闭幕式国际盛会,在“中国崛起”的民意狂潮下,他只能接受“国师”称号的各种考验—首先 就是票房了。


  商业与国际化的原创


  “只能说感动人、打动人才是商业”


  这是中国电影,这也是世界的电影—来自24个国家的演职人员让《十三钗》在形式和价值观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同时也是张艺谋的电影,排成直线炸坦克和教堂彩色玻璃,都体现了张艺谋对色彩和仪式感一以贯之的偏爱。


  南都娱乐:这次好多人看完之后,觉得有《辛德勒名单》的那种情怀。


  张艺谋:我承认“情怀”二字,也希望这个作品有情怀,我不想从所谓宏大叙事入手,那样就容易得不到某种人性的东 西。我自己希望是从人的故事出发,因为(严)歌苓的小说就是锁定在一个教堂内,她已经给了我这样一个气息,虽然我们加了战争——那是为了电影的文武之道, 场景的里外转换,是电影的动作,它有视觉,所以电影是需要有它的特色的。


  南都娱乐:不是为商业而商业?


  张艺谋:电影是需要有它的规律的,从这个角度,需要有些外景戏,需要有些动作戏,倒不是说,为了商业,咱们打 仗!说话就不商业吗?郭德纲(微博)说得好,场场是商业。所以它不是说某种形式就把商业固定在某种形式上。只能说感动人、打动人、吸引人才是商业,什么东西都可以 入戏。这个电影打仗才是商业吗?两场仗不到10分钟,两个小时二十多分钟的电影,它就那十分钟商业就过去了,后面就不商业了?绝对不是的。所以情怀很重 要,是我想的,也是我在这个电影中希望能得到的。


  南都娱乐:从技术上说这部电影很劳心劳力吧?


  张艺谋:这个电影,服装师拿一扣子来,说导演我做过调查研究,这是1937年的扣子,我都不信。我说,你必须给 我看文字,拿图,你为什么作这个决定。筹备期间,我跟所有部门都这样说,他不给我拿资料,我就不看。我们所有的枪用真正的那个型号的枪打、录。后来我们在 美国给奥斯卡评委放片,连奥斯卡有些评委都说这句话,张导演,我觉得你这个仗打得很有质感,你这个声音非常真实。哎呦,我说我谢谢你。我们没有白费。那都 是懂行的人。


  南都娱乐:据说片中瞄准手榴弹打枪、引爆啊、直线坦克等设计都是你们自己原创的?


  张艺谋:它是逼出来的。爆破团队是世界一流的。可是他们在来中国前就要让你给它提供几百张图,他们所有材料都要 拿自己的,联合国认证的那个规范化的产品。我之前拍了3部动作片,尽管大家各种评价,这些经验让我受益匪浅,我按照动作片的规律和我积累的经验,就把这场 仗提前在脑子里想出来,然后,画出图来给他们,他们就签约,准备材料。


  南都娱乐:从这些方面来看,是有国际化的一个操作思路吧?


  张艺谋:你要让我从另外一个人角度看这个电影,它当然有许多这样的元素,就所谓的离奥斯卡最近,但这是中国人的 观点,我始终是给大家泼点冷水吧,我愿意让我自己清醒。中国人的观点认为它是国际的,奥斯卡所要的,那什么是奥斯卡所要的,你知道吗?奥斯卡报名电影,我 们就说外语片吧,它有60多部,或者80多部,这个报名数量,你都看过吗?没看过。那你怎么知道你是最靠近的呢?(笑)它不是哪个体育比赛,咱拿到报名名 单,就已经知道前三了。


《十三钗》拍摄现场



  冲奥与集体愿望


  “卖到10亿,要得奥斯卡,我没这么想过,我就是平常心去这样做”


  “冲奥”与其说是张艺谋的梦想,不如说是中国人的集体愿望,奥斯卡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对大国在文化上崛起的期盼,而张艺谋只是一个投射—至少张艺谋本人很镇定,他说:“(《十三钗》)绝不是什么所谓进军奥斯卡的角度去想的,如果这样,那就太庸俗了。”


  南都娱乐:这次我隐隐感觉到,有当年《英雄》的感觉。这次是把中国的电影拉向国际舞台,包括影响力,阵容,方方面面的,都是一种国际化的水准。


  张艺谋:我倒认为,这只是一方面。其实我们如果能起到提升质量的作用,就可以了。我们现在电影最重要的是质量要高。我觉得如果能在提升质量上有所建树的话,我就很高兴。


  南都娱乐:质量这个东西怎么评定呢?


  张艺谋:(叹气)在人的心里吧。何况在网络上,在媒体上,在各方面,因为心态各种各样,也难以统一化。何况还有在商战上各个利益集团的博弈,它都无法有统一标准。全世界没有一个权威机构可以统计人心。


  南都娱乐:那不可以用奖项吗?相对公平。


  张艺谋:不见得,真的不见得。我都当评委会主席多少次了。也是现场氛围和评委心理所造成的。所以我们常常这样说,得奖的未必是好电影,不得奖的未必是差。好电影是在人心里,但你无法得知,无法统计,无法被告知。


  南都娱乐:是不是因为你到了这个阶段了,已经很超脱了。你看你都导过奥运会开幕式……


  张艺谋:也可能。因为初期年轻导演,他要靠奖项奠定江湖地位,来吸引投资,他要想办法,就是心里这样想,嘴上虽然装,他一定要靠这个才被大家认知。这是没办法的,是个敲门砖,所以那个时候的年轻导演说的是另外一个话,想的是另外的,可能是跟你说的那个有关吧。我不否认。


  南都娱乐:这次真的要是奥斯卡得奖了?


  张艺谋:真是我当然很高兴,但它是一步一步,现在名儿都还没提,咱说这个干吗啊。


  南都娱乐:张伟平很在意啊,他很在意去奥斯卡呢。


  张艺谋:我觉得是这样子的,奥斯卡真很难说是个既定目标,还是那个老话,当年你抓这个剧本,为此付出了很多心 血,四五年的时间去做一个好作品,希望能成功,希望是个好电影,我从心里来说,真没有具体目标。卖到10亿,要得奥斯卡,我没这么想过,我要这么想,就不 是导演所应该有的心态,我就是平常心去做,尽管耳朵边有很多这样的话。我知道这些豪言壮语,但是我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什么,我专心致志于把这个电影拍好了, 就行了。


  南都娱乐:主要是大家都觉得你这片太优秀了、太符合那个拿奖的范儿了。


  张艺谋:我自己很清醒,我不是假谦虚,我现在也不需要做这个姿态,我只是说它就是不可知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比如说,我都跑了两趟美国了,但那是美国发行商要求,他们说,我们很有信心,要宣传,导演你要去一趟。好,我去。


  南都娱乐:那当时从选演员,到幕后班底,这些国际化的团队,就是完全只是从一个做优秀电影的角度考虑、出发去请他们。


  张艺谋:没错,没错。绝不是什么所谓进军奥斯卡的角度去想的,如果这样,那就太庸俗了。 


张艺谋给演员讲戏



  自我审视与未来


  “‘国师’这个词招人恨啊”


  与他在大众心目中的国师形象相比,张艺谋常常不受少数知识分子的待 见,他的每一部电影的上映,总是成为各种政治派别抒发意见的平台,外媒也不会放过他的各个标签。但是抛开这些因素,必须承认,《十三钗》是张艺谋近十年来 最好的电影。少言的张艺谋依然保持着他的节制,在完成了这部巨制以后,也许他将告别自己一手创造的大片时代了,“要安静地拍深入人心的人物”。说这话的时 候,沧桑感在他刀刻一般的脸庞上弥漫开来,让人想到了《红高粱》、《菊豆》等等。


  南都娱乐:电影上映前后被交口称赞,你什么样的心情?


  张艺谋:这不这两年流行“交口”吗?把这词都说坏了。真交口、假交口也都不知道。


  南都娱乐:每次上映之前,是不是都已经做好了一种被攻击的准备?


  张艺谋:不需要专门做准备,准备什么?是盾牌还是啥玩意儿?哈哈,我其实不需要准备。


  南都娱乐:那就是说常年都有准备?


  张艺谋:不是不是。它只是说一种自然的现象,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不是我们中国,全世界都这样,因为你拍了一个公众化的作品嘛,当面向公众的时候,它肯定是说什么都有,你还用提前做准备吗?你没有常识吗?


  南都娱乐:会生气吗?


  张艺谋:你看我都这么多年,我生气吗?我尽量保持平常心。就是说很难听的时候也有,我偶尔看到网上也有,那还是平常心,你就知道它都是正常的,规律性的东西,一直发生啊。不仅在我身上发生,在别人身上都发生。


  南都娱乐:你认为自己是中国最全面的一个导演吗?


  张艺谋: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我从来不愿意做范进中举这个事情。


  南都娱乐:但现在大家都把你看做是国师


  张艺谋:这个词招人恨啊。


  南都娱乐:现在也有很多导演说特别佩服你的一点是,到你这个位置上,特别放得开,什么样的题材都敢拍,没把自己端在那。


  张艺谋:我没有刻意。我只是不想自我设定那么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性格,我觉得有时候是性格所致的。我老说嘛, 我这个人的性格,陕西人,家里爸爸妈妈给的这种性格就很隐忍、很低调,嗯……很执著。大概就这种性格。所以很多时候,别人误会你,认为你在装,认为你在说 反话等等,你也没有办法解释,时间长了,你再往后看10年20年,我还是这样。


  南都娱乐:这之后你会有什么计划,还是继续拍商业大片吗?


  张艺谋:电影不能唯大唯好,大小或类型都不重要,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拍好电影。如果让我笼统地说,那种中小型的 电影更得我的青睐。我压力也小。咱就乱说,就现在品牌社会,以我和观众的这种互动关系,随便就收回成本了。那这样的话,实际上你就可以做得很细。你安静地 去拍那些深入人心的人物。你的杂念和压力相对小,大的电影,我认为导演压力越大。压力过大的时候,动作容易变形,心态不轻松。刚刚不是讲了吗,中国导演什 么都得管吗,如果人家拍多大制作,那导演一样轻松,咱这就不行嘛,多少东西你要管啊,管到最后呀,自己就像一个什么行都懂的人。你要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久 的工作专注精神,你一定会丢失、一定会迷失,甚至会崩溃。


  南都娱乐:那你拍的片有让投资人亏过钱吗?包括早年的文艺片?


  张艺谋:从没有,早期的文艺片也没亏过啊。最早期的是计划经济,那个就不说了。计划经济的时候,咱们没有这个话 题。自进入这个市场经济之后呢,大小我觉得应该都没有亏过。国内没有收回投资,再加上国外的票房,基本上不会血本无归。所以我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能小 片就会轻松一点吧。小的无非少卖钱就行了吧,对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14 22:18 , Processed in 0.101233 second(s), 19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