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娱乐] 魏德圣暂无内地发展打算:2012后是制片人时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21:07: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魏德圣
                               

                                       

  2012超级访问No.1  





  魏德圣:踢破门并不代表你可以经营这座城 2012以后应该是制片人的时代


  2011年的倒数第二天,晚上9点半,酒店外早已是一派清冷黑寂,魏德圣带着记者穿行于犹如迷宫般的酒店走廊,步履很快,时不时回头望一下,快到房间门口时,他终于吁了一口气,笑着说:“昨天住进来的时候,我差点迷了路。”


  魏德圣当年凭着《海角七号》一鸣惊人,去年耗资7亿新台币(约1.45亿人民币)的上下集大片《赛德克·巴莱》再次声动影坛,不仅拿下8亿多新台币(约1.6亿人民币)的票房,还在台湾金马奖上夺得最重要的最佳影片大奖。现在的他,早已不再是偷偷出版《小导演失业日记》的憋屈男人,而是台湾电影救世主般的人物。只是,这位卡通T恤搭配工装裤的瘦小男子,很难让你同台湾电影界对他的追捧所营造出的那种高大形象挂上钩,他谦虚地说:“台湾电影复兴,你说是我的功劳吗?其实,台湾导演都很卑微的,大家都知道你以前是怎么回事。”


  记者 冯泽


  接受蔡琴邀请来杭州度假


  《赛德克·巴莱》在台湾地区的“战斗”其实已经结束,最终票房是8亿多新台币,这和魏德圣的预计还是差那么一点点:“可能是因为我们前期宣传太多,但是剧情、人物又都不能曝光,所以大家就只能问钱的问题,导致一部分观众产生了反感,本来应该还可以更好一点。”


  不过,无论如何,这次魏德圣又赢了。他笑着算了一笔账,往消极里算,也已经基本回本了,而这也是他这次答应蔡琴前来杭州休假的原因:“她是看我太累了,所以强迫我过来休息,什么也不干,就听听她的歌。”蔡琴之所以非得让他跟着来杭州,除了魏德圣称得上是她前夫杨德昌的嫡传弟子外,她特别喜欢《赛德克·巴莱》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她看了好像有四遍,很喜欢,还把大陆这边的演出商专门请到台湾去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初《海角七号》她就觉得很一般啊。”


  初次来杭州,魏德圣坦言跟他想象的不一样:“以前对于杭州的印象,都是来自教科书。这次过来,发现跟其他城市一样,车多人多的。但到了西湖,才知道原来还是有不一样的风景。”既然是被人邀请过来,他也只能按照别人安排的路线走:走走断桥,然后坐坐船,就像一个普通的观光客。


  大陆版同威尼斯版大不同


  虽然《赛德克·巴莱》已经在台湾地区回了本,但魏德圣还是非常希望影片能在大陆公映,这大概也是他来杭州的一个重要原因。他对此充满了渴望:“已经送审了,真的很希望大陆的观众能看到这部电影。”但问题不是没有。《赛德克·巴莱》上下集加起来有四个半小时,这对于大陆的片商和观众,不能不说是一个挑战。所幸魏德圣早已考虑过这个问题:“这次送审的是两个半小时的国际版。”


  然而,之前入围过威尼斯电影节的两个半小时国际版口碑极差。一提起这事,魏德圣直摇头:“威尼斯那个版本确实是有一些状况。当时威尼斯通知我入围竞赛片,但比较苛责的是,要让我们把时间缩减到两个半小时。因为时间太急,我只能交给香港的一个剪辑师去剪,不断地剪掉。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威尼斯首映,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国际版,看完之后我就想完了,可能要被骂死,因为一个你用了十几年建立起来的故事逻辑,在短短时间里要被弄成那么短,最后肯定会失败。”


  虽然受到了很大非议,魏德圣却并不后悔:“入围竞赛片,肯定是个很大的诱惑。其实我就是消极参赛,借威尼斯来宣传这部电影而已。”从威尼斯回来,魏德圣赶紧把那个版本销毁了。


  来大陆送审的这个版本,是魏德圣后期制作的另外一个国际版:“还是香港那个剪辑师剪的,不过因为有时间,所以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对此,魏德圣心里非常笃定:“其实同四个半小时的版本一样,爱情、文戏、战争戏都有,只不过对台湾以外的观众来讲,有些东西不用讲得那么清楚。这个国际版本在美国和一些国际影展上,得到的评价都非常高,我很放心。”


  来大陆就要拍自己想拍的


  其实,《赛德克·巴莱》是否在大陆上映,都不会影响魏德圣在台湾电影界的地位。《海角七号》代表着台湾电影的新一轮复兴,而他也已经被当做台湾之光,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只不过魏德圣自己不这么看:“你说那是我的本事吗?我只是站在一个对的时间。就像一个病人快死了,心跳很慢了,然后医生电击一下,‘砰’‘咚咚咚’……有了复活的迹象。《海角七号》就是幸运地踩在了那个电击点上。”


  说起当年拍摄《海角七号》,魏德圣仍旧心有余悸:“之前15年,我过得都很窝囊,因为大家都在拍片,你还没拍片;大家都当导演了,你还在写那个拍不出来的剧本。另一方面,你的朋友都在拍,票房却不理想,负债的很多,那个时候真的很挣扎,你要拍吗?如果赌下去,那可能跟他们一样,永远翻不了身;如果不赌,那又要等到几岁啊?”当然,41岁那年,魏德圣还是赌了,而且赌赢了,他从瞒着老婆和丈母娘写《小导演失业日记》的“小魏”,变成了众人皆知的“魏导”,但他并没觉着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赌赢了一次而已。台湾导演的地位很卑微,因为大家都知道你以前是什么样子,都知道你是恰好占对了时机,而不代表你是最厉害的。”


  其实,魏德圣并不觉得现在台湾电影已经重新崛起:“前面的崛起,其实是靠蛮力打下来的江山。打个比喻,就像有一座城,之前被别人占领了,比如好莱坞,我们就想办法攻占回来。可是哪里有什么办法,只好直接去把门踢破。于是,《海角七号》踢破了一个门,《艋舺》踢破了一个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踢破了一个门,《赛德克·巴莱》又踢破了一个门,然后城就被攻下来了。但是,踢破门并不代表你可以经营这座城了。我觉得2012年以后应该是制片人的时代,他们能不能经营好,会影响到台湾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台湾电影复兴跟我没关系


  照魏德圣来看,台湾电影生死未卜,大陆电影市场却生机勃勃,越来越多的台湾导演,比如《艋舺》的导演钮承泽(微博)也积极北上了,不过魏德圣暂时还没来大陆的打算,人生地不熟是一方面,另外,他还怕面目全非:“我只有拍我熟悉的东西,才能把它拍好。我不熟悉这边的东西,我成长的经验也不在这边,我拍出来的东西怎么会让这边的观众服气呢。”


  接下来,魏德圣即将投入到他的三部巨制《台湾三部曲》,每部影片的开头都是“荷兰人来了”,结尾都是“郑成功来了”,通过原住民、荷兰人,以及郑家进入台湾这三个角度拍摄三部影片。“我也很想像陈国富那样,想一个好点子,然后指挥别的编剧,只是现在我还没有这个实力。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讲故事,想点子。”


  说到意犹未尽,魏德圣果然开始讲故事:“其实有些故事很适合合拍,我也不是没想过,比如说当年有一对男女,为了各自的理想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然后一路分分合合。故宫的国宝也是成双成对的,很多也分别在大陆和台湾收藏。这样一对男女和一对分开的国宝,就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很浪漫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8 22:08 , Processed in 0.026935 second(s), 19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