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娱乐] 电影《大艺术家》重拾默片风采 大俗成就大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23:26: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艺术家》重拾默片风采
                               

                                       
                                        《大艺术家》剧照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微博)记者 陈爽


  《大艺术家》去年在戛纳影展上低调现身,不被看重的情况下在最佳影片中输给《生命之树》,但是让·杜雅丹因此片挤下布拉德·皮特、西恩·潘、雷恩·葛斯林等男星赢得最佳男主角,之后该片连战连捷,在金球奖、英国奥斯卡(电影学院奖)上都把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等收入囊中,在奥斯卡前已经在各种电影奖上入围超过百个奖项,主要集中在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原创音乐等方面,而胜出率则有五成以上!影评网站“烂蕃茄”上的好评率高达97%,完全是一边倒的叫好,影片成本约1500万美元,现在的全球票房已经高达6120万美元!即将到来的奥斯卡上,它以10项提名成为大热门。


  重现默片只为导演爱好


  法国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执导的《大艺术家》,采用绝迹多年的黑白加上默片的表现形式,题材则是在电影技术大突破的时代背景下,大明星与女粉丝的感情和心路历程。跟昆汀·塔伦蒂诺喜欢B级片而用相同手法拍摄的《杀死比尔》等片一样,《大艺术家》也是因为哈扎纳维希乌斯对默片的着迷而拍摄出来的,自然可看成是对默片的一次致敬,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缅怀,男主角让·杜雅丹在影片中散发出巨星的光芒。黑白和默片于普通观众其实就是古董,哈扎纳维希乌斯就像是当代匠人高仿前朝的粉彩瓷器一样,《大艺术家》的做工精美,古拙的手法中又透出导演的个人趣味。《大艺术家》虽然没有一句台词,充满各种滥俗桥段的混合,但影片给人一种久违的亲和力,导演的个人风格并没有在这种致敬型的电影中淹没,非常难得。


  哈扎纳维希乌斯和让·杜雅丹是老搭档,此前两人合作过戏谑的法国版007系列,恶搞十足的《开罗谍影》也备受影展肯定,显见他一早是有料之人。开拍《大艺术家》的决定绝不容易,在二十一世纪拍一部默片很容易给人反科技和为无声而无声的做作感,哈扎纳维希乌斯并没有太在意别人的想法,他的出发点跟昆汀一样都是出于热爱和兴趣,“我会筹拍这部作品,是觉得默片结束得太早、太快了,如果有声片晚十年出现,会留下更多伟大的电影作品。有声电影出现,让电影叙事的发展在1927年嘎然而止,很多电影导演都可以拍出更多精彩的默片”。他想为80年来好莱坞有声电影留下黄金年代的印记,也想证明现代也能拍出好的黑白默片,“我想拍这部默片纯粹是出于自己爱好的动机,并非和现代科技电影宣战”。


  在操作上《艺术家》尽可能地采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的风格和工作方式。不过并不是黑白胶片拍摄,而是后期制作再消去色彩饱和度以达到默片时代的那种颗粒感,宽高比是当时通用的1.37,除了配乐几乎全程无声,摄影机故意调成每秒22格而不是现在的24格,这样正常放映时会略微显快,接近一般人心目中对默片的印象。


  让·杜雅丹巨星光芒难挡


  《大艺术家》的成功,男主角让·杜雅丹要记一大功,虽然让·杜雅丹与导演是好朋友,但最开始找他来演这出默片时,他仍然有种导演是不是要疯了的感觉。让·杜雅丹在片中出演默片时代的天王巨星华伦蒂诺,舞技超群,一举一动均显出巨星魅力,两撇胡须既有那种默片时代明星的标志,又显出人物性格上的玩世不恭和满不在乎,与他为女主角贝热尼丝·贝乔在腮边点的开启星运的痣一样,都是影片设计上的神来之笔。为了演出这个角色,让·杜雅丹跟导演一样,都要看大量资料去揣摩默片的精髓,主角的设置也从很多经典角色上取经。让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顿都给他很多灵感,还有吉恩·凯利的笑容,维托里奥·加斯曼的步法(1975 年凭《女人香》夺戛纳影帝的意大利已故著名男星)、道格拉斯·范朋克(20年代传奇默片男星,导演曾表示《大艺术家》形象来源于他)的胡须。留着小胡子的让·杜雅丹,表演毫无争议,《费加罗报》称他“完全成为了充满生机和灵性的吉恩·凯利”,《Elle》称赞“让·杜雅丹跳起踢踏舞的样子让人无可挑剔,贝热尼丝·贝乔也从未这么美过。而影片的情怀比它所呈现出来的表象更复杂得多”。《大艺术家》在奥斯卡上是大热,最热则是让·杜雅丹,最佳男主角这尊小金人几无可能旁落他人之手。


  链接


  影响《大艺术家》的六部经典默片


  哈扎纳维希乌斯为了写《大艺术家》的剧本,看了很多默片。他觉得写剧本甚至比执导还困难许多,因为必须精准地描绘出形象和氛围,对他是相当大的挑战。有六部经典作品影响他很深,也可说是《大艺术家》这部电影的滥觞,包括本·海特的《下流社会》、陶德·布朗宁的《未知者》、弗利德里希·威廉·穆瑙的《日出》和《都市女郎》、金·维多的《群众》,最重要的当然是卓别林的《城市之光》。哈扎纳维希乌斯说在写剧本的时候,看了不下20次《城市之光》,“每一次更加让我确定,拍这部黑白默片是值得而正确的决定,当代的我们,应该重新看看那些有声电影无法轻易取代的美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2 19:55 , Processed in 0.025849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