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伦敦华人冷感奥运 奥运并不等于商机
伦敦唐人街中新网讯 据统计,英国有40万左右的常住华人居民,伦敦奥运会这个大派对,对身在其中的他们会造成什么冲击,他们所思所想的又是什么。昨天(26日),扬子晚报记者探访唐人街,发现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烦闷地表示,除了税收提高这个恶果,实在看不出奥运带来任何好处。但也有热心公共事务的华人表示,奥运会实实在在提升了华人的社会认同感,而一些高档的华人餐厅,更是因为奥运会的影响,早几个月前就已订单爆满。
奥运并不等于商机
早一个月前,伦敦当地的华商报曾经做过一个问卷调查,对象是居住在英国六个月以上的华人,结果显示,74%的受访者表示对奥运会没有兴趣,且并不看好奥运会能给唐人街带来实际的商机。昨天记者亲身探访,发现这确实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
五年前刚从佛山移民过来的谭先生,在街口经营一家修理手机的店铺。在他看来,奥运会对他并没有带来实际的好处,最恶劣的影响就是政府以奥运会的名义增收娱乐税,从2008年15英镑一个月升至如今的20镑,但生意却没有增加。“可能餐饮业会比较好,我们卖手机和修手机的没有太多的影响。毕竟华人过来旅游会过来吃饭,但买手机就寥寥无几了。”
那餐馆又是否真正获益了呢?同样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林立的中餐厅中,一些味道正宗的高档餐厅是实际的获益者,早在几个月前就收到不少华人团体的订单。餐馆老板透露,下个星期要想找到位置就很难了。即使奥运会还没开幕,直到晚上9点,仍有不少客人在排队等位。但一些小餐馆,生意额并没有太大改变。“其实唐人街的生意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本地人,与过去几年欧洲经济萧条时相比,那时候一到晚上,街上冷冷清清,现在热闹得多。不过真正因为奥运的增幅并不算太多。”英国华人参政计划的行政总监胡沛成说。
不过对于一些餐馆的送货商,奥运会却给他们带来了麻烦。发哥是唐人街不少餐馆的主要送货商,其中两家开在唐人街和泰晤士河之间,这个路段在奥运期间实行交通管制,每天6时到24 时不得通车。因此他不得不改变送货路线和时间安排,如此一来,奥运会和残奥会这六周时间,他估计运输成本将增加1000英镑,对于他这样的小商人而言,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华人的社会认同感在提升
随着奥运会即将开幕,一些微妙的变化也在悄悄进行。
早在两个月前,住在唐人街的陈先生曾抱怨过奥运门票难买,令身在伦敦的人感受不到奥运就在身边,“奥运会在伦敦举行,似乎离我们很近,实际上我周围的朋友都买不到门票,只能在家里看,这与在北京、悉尼举办奥运会又有什么区别呢?”但两个月过去后,情况有了改变,手机店的谭先生就在奥组委第二次放票后买到了自己最喜欢的排球票,虽然没买到中国队的场次,但谭先生还是准备届时一家五口去观战,为此他付出了220英镑的代价,在他的同事看来,这相当于一周收入的代价近乎“疯狂”,但作为一个全家嘉年华的聚会活动,谭先生认为奥运场馆确实是一个很棒的场所。
对于接下来的两个星期,胡沛成比较乐观。
“其实与英国人相比,中国人比较慢热,估计奥运会真正开始后,大家的热情会突然高涨起来。又或是英国多拿几枚金牌,大家心情好了,无论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会在唐人街增加消费。”
在胡沛成看来,奥运会更重要的意义是,提升了华人的社会认同感。“伦敦奥运刚刚申办成功的时候,大部分英国人包括华人都非常反感,认为又要花钱了。不过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因为这次英国政府非常聪明,他们让奥运会不止是广义上的竞技体育,而是办成了一个大party,并鼓动整个英国,各族人都参与其中。以我们区为例,以奥运名义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街头party数不胜数。比如接下来有一个莎士比亚的所有剧目的巡演,用世界各国的语言进行演出。如果不是奥运会,大家根本没机会接触到这些。”他还回忆道,一年前曾经听说不少人表示奥运期间要出游躲避奥运,现在大家却不这么想了,因为这里实在是热闹非凡,就像是一个大派对。
华人社区同样是政府竭力想要调动的群体。“因为奥运会,近期我每天都被政府叫去开会,他们确实很希望我们能够参与其中。这次伦敦的火炬传递,总共一千名火炬手中,有七十多名华人,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数据。结果就是,大家对于奥运会的归属感都增加了,社会的认同感也能得到提升。这都是一个很好的事情。”胡沛成说。(刁勇 殷小平 黄启元 陈婧)
“其实与英国人相比,中国人比较慢热,估计奥运会真正开始后,大家的热情会突然高涨起来。又或是英国多拿几枚金牌,大家心情好了,无论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会在唐人街增加消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