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海错 令人忧心的变迁
http://pic.66wz.com/0/01/58/22/1582272_844717.jpghttp://pic.66wz.com/0/01/58/22/1582273_906768.jpg
温州网讯 洞头渔场,是浙江省仅次于舟山渔场的第二大渔场。曾经,以四大经济鱼类为主形成的渔汛,几乎贯穿全年,渔民们往往满载而归:春汛捕小黄鱼,春末夏初捕墨鱼,夏汛捕大黄鱼,秋冬汛捕带鱼。如今,这四种经济鱼类资源却日渐衰减——
目前正是东海区海洋捕捞的休渔期。前几天和一位船老大闲聊,当我问及生产情况时,他深深吸了口气,感叹说,现在捕鱼难喔,渔船越造越大,渔场越来越远,鱼虾愈来愈少。
洞头渔场曾经繁盛一时——南商云集帆樯满,泊遍秋江海蜇船
洞头列岛的一些岛屿,早在东晋时就有人居住。这些在当时来说相对偏僻荒芜的岛屿之所以被开发,原因在于列岛周边的渔场——洞头渔场。洞头渔场面积4810平方公里,是浙江省仅次于舟山渔场的第二大渔场,长年洄游的鱼虾类多达300多种。知名的鱼虾,除了大小黄鱼、墨鱼、带鱼四大经济鱼类,还有鲳鱼、马鲛鱼、龙头鱼、鳗鱼、鳓鱼、鲈鱼以及梭子蟹、海蜇、毛虾(干晒品为虾皮)等等。
过去,在洞头渔场,以四大经济鱼类为主形成的渔汛,几乎贯穿全年。一般是:春汛捕小黄鱼,春末夏初捕墨鱼,夏汛捕大黄鱼,秋冬汛捕带鱼。其他的鱼类则穿插其间,春夏之交的鲳鱼、马鲛鱼,夏天的鳓鱼,夏秋季的海蜇,秋季的龙头鱼,全年张网捕捞的毛虾等等。
对洞头渔场富饶的海错(指众多的海产品),古代诗人屡有题咏。清雍正时,洞头是玉环的一个都(相当于区),属温州府管辖。同治年间任温处道观察的方鼎锐,就有咏带鱼的诗:“玉环巨舶竞分旗,共祝今年海水肥。钓带船归拖白练,词人附会咏贵妃。”这是150多年前的诗,把钓带鱼的渔船满载回港的热闹场景写出来了。清诗人王步霄也有诗写洞头的海蜇:“美利东南甲玉川,贩夫坐贾各争先。南商云集帆樯满,泊遍秋江海蜇船。”把洞头初秋开始捕获海蜇、各地争来运销的盛况,写得十分形象。
正因为洞头渔场有如此丰富的水产资源,尽管明清两朝都曾对包括洞头列岛在内的东南沿海实行过“海禁”,绝大多数岛民被迫往大陆迁移,但禁令稍弛,又有人上岛居住。这些人大部分来自闽南,少部分来自温州周边县,基本上从事渔业生产,靠海吃海,以鱼养家。
据老一辈渔民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打鱼就在家门口,渔场近;用的是小型的白底船、蟹背船,成本低;开出一两个钟头就到渔场,钓带鱼,围捕黄鱼;捕墨鱼呢,就到偏远岛屿搭个草棚,在岛礁四周置放竹篾编织的墨鱼笼,坐等墨鱼自己钻进来。墨鱼旺发时,一个笼子一天能诱捕到几十个。捞海蜇更方便了,白露、秋分时节,内岙港湾的海面满是浮游的海蜇,男女劳力齐上阵,划只小舢板出去,随你捞。
1952年洞头全境解放后,沿海的匪、盗被彻底荡平,海面平安,洞头渔场更是极大地吸引了东南沿海数省的渔民前来生产。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每逢冬汛,浙江、福建、江苏、广东、上海诸省市的渔船汇聚洞头渔场,最兴盛时期,捕捞作业单位多达数千个。渔汛归来,洞头港内千帆云集,几省渔民在这里销售渔货,结算款项,补充生产、生活用品,交流生产经验,一片繁忙。入夜,港内灯火通明,渔船上,喝酒、猜拳、唱曲,声声入耳,热闹非凡。
那个时期,渔业是洞头县的主要产业,全县从事渔业生产的劳力,约占全县乡村总劳力的近五分之一,渔业经济收入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近四分之一。因此,县里十分重视渔业,专门成立了渔业生产指挥部,办公地点就设在洞头渔港,指导全县的渔业生产,负责生产资金的筹集、生产资料的供应、水产品的收购、渔汛信息的交流、海事问题的处理等,十分周到地为渔业、渔民服务。因而渔业产量逐年增加。渔业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1951年时,洞头渔业总产量为10280吨,1952年1月解放,当年鱼产量达19966吨,翻了近一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1959年为34565吨,八十年代末的1989年为50277吨。这以后,洞头县外海捕捞基本用上渔轮,发展了拖网作业,1999年以后的年产量,都在13万吨左右。
四大经济鱼类日渐衰减——大黄鱼难觅踪影,海蜇彻底绝迹
谈到渔业资源的衰减,就洞头渔场来说,首当其冲的是四大经济鱼类。
洞头渔场是大小黄鱼索饵和产卵洄游的必经之地,在春季和春夏之交分别形成小黄鱼汛、大黄鱼汛。按围网作业的方式从事生产时,洞头渔场大小黄鱼的产量,一般在两三千吨上下,1955年为1800多吨。
1956年7月,广东的敲罟作业传到洞头。这种以声波震昏鱼群的捕鱼方式,对付的就是大小黄鱼这些石首科鱼类。当年,大小黄鱼捕获量达到7600多吨,是上一年的四倍多;第二年,即1957年,更是猛增至近25000吨。但是,狂热和无知带来的是灾难。受当时加工能力、冰鲜设备所限,鱼打上来了,加工却来不及,不少黄鱼在码头、海滩腐烂发臭而被抛弃,当成饲料。更要命的是,敲罟首先震昏的是幼鱼,因此,这种滥捕,对大小黄鱼资源造成极大破坏,产生了灾难性的恶果。在所谓大丰收之后的第二年,大小黄鱼产量骤降至不到1600吨。之后的1961、1962年虽然一度上升到八九千吨,但往后就一蹶不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大
小黄鱼已无法形成渔汛,大黄鱼难觅踪影,就连小黄鱼的年产量,也仅有几百吨了。
墨鱼曾经是洞头渔场的重要资源之一,它的干晒品螟蜅干是洞头过去远销福建、广东、台湾等地的主要海产品,享有盛誉。1952年洞头县墨鱼的产量还不到800吨,以后逐年上升,1955年达到5400多吨;达到最高峰的是1980年,为7200多吨。之后每况愈下,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墨鱼汛期已不再,每年的产量都没能超过千吨。最差的年份,产量只有125吨。近几年,在每年渔业生产分类统计捕捞产量时,墨鱼已无法单独列项了。
四大经济鱼类中,只有带鱼,还在洞头渔场唱着独角戏,不过,也已经是苦苦支撑,一年不如一年了。洞头渔场带鱼年产量最高的是2000年,达33700多吨。近几年每年以两三千吨的数字减少,2011年的产量只有18000多吨。
在洞头渔场,遭受灭顶之灾的还有海蜇。洞头渔场海蜇捕捞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洞头是“浙南群”海蜇(南蜇)的主要产地,出产的海蜇数量众多,个体硕大,质量优等。经过精心加工的三矾海蜇皮,外观规整无缺损、皮白且略有光泽,脆嫩爽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外贸的拳头产品,曾远销日本等国。
洞头县海蜇的年产量,一般年收成在两三千吨左右,1960年曾达到5700多吨的最高产量。不过接下来的几年,产量锐减,1963年只有35吨。1965年、1966年,海蜇又出现难得的、也是最后的小高潮,分别是3300多吨和近3000吨。1966年7月我在一个渔村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正逢海蜇旺发,亲眼目睹了“三八水汪汪,海蜇如砻糠”的盛况。我们工作组发动全村劳力下海捞海蜇,用网袋舀、用篾笼捞,用竹竿戳,能用的工具都用上了,船船满载而归。遗憾的是,自那年以后,海蜇产量逐年下降,每年仅有几百吨。1977年开始,则根本绝了迹,连影也见不到了。
对海蜇的“不辞而别”,而且别得如此决绝,众说纷纭。有的归咎气候,有的抱怨赤潮。也有人说,海蜇是矾里生矾里长的,现在,平阳矾矿的水没流入大海,海里就没海蜇了。但是,我国从南到北也有一些地方产海蜇,没听说那些地方有矾矿啊!据说至今,仍没有找到科学的解释。
多项措施保护海洋资源——鱼类品种此消彼长,鲳鱼马鲛鱼成主角
如今,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环境污染,人类捕捞过度等诸多原因,海洋生物的生存条件日益恶劣,海洋捕捞业面临更多的难题,鱼虾捕获的不稳定性更为增加。
为此,多年来,各级海洋渔业部门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力挽鱼类资源日渐衰减的颓势:资源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教育、休渔期制度的持续施行、捕捞能力增长的控制、放流增养力度的加强、人工鱼礁的投放等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海洋资源的变化中,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从1998年以来,洞头县海洋捕捞的年产量,基本稳定在13万吨左右。四大经济鱼类所占的比重不断减少,而其他鱼类的比重则逐年增加。如鲳鱼,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年产量,才不过20余吨,九十年代上升到千余吨,2009年高达5300多吨,与过去墨鱼旺发年份的最高年产量相差无几。又如马鲛鱼,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年产量不过七八十吨,2010年达到4300多吨。大大超过非敲罟作业年份大小黄鱼的年产量。这两种鱼目前已成了水产市场的主角。
更有意思的是龙头鱼。这种小鱼,过去不被人看好,在以往每年的海洋捕捞产量分类统计中,没有单独列项的资格,被归入其他鱼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洞头其他鱼类的年产量,在四五千吨上下,据此可以推断,龙头鱼的年产量不会很高。到了2009年、2010年,在单独列项的统计数字中,龙头鱼的年产量均高达八九千多吨,增长速度相当快。龙头鱼的鲜嫩度很高,口感不错,明代时,它还是朝廷的贡品呐!在海洋资源衰退,大小黄鱼难以品尝到的情况下,多吃点当年皇帝吃的龙头鱼,也是不错的选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