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你我相识 发表于 2012-8-23 15:27:40

老伴

  说老伴不得不先说一下永久萦回脑际的,她那忘我的敬业工作作风。
  
  60年代,有一次回家探亲返程时,因胶济线列车晚点到达换乘站时,已是21时许了,开往工作单位方向的列车早已开走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大巴车、计程车如此这样方便,为了不耽误明晨7时30分接班,她下定决心徒步也要赶回工作单位替换上夜班的同事,竟然独自一人,与月相伴,沿路,默默朝着目的地前进,分针转了近10圈,行完45公里路程,终于在次日早上接班之前赶到了目的地——医院病房。她累得几乎瘫坐在地上。一个女性其胆大与执着的工作精神令人敬佩。
  
  老伴1940年生于潍坊的一户农村家庭,但是却自信、自立、自强,纯朴,善良,聪慧。高中毕业后独自报考省立卫校。60年代初,毕业后的她被分配来医院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务实却不善言谈。
  
  我只是读过小学早她几年参加工作的机械工人与她同在一座小城。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她相识,志同道合,情投意笃走到了一起。
  
  婚后,养育了四个子女,当时我们还各有年迈的双亲需要赡养。在无依无靠、无任何外援的情况下,经济还是精力,对我们初建家庭靠微薄收入过活的双职工来说,是不小的压力。家庭的窘况,只得靠我们夫妻二人勤俭持家来维持,她主内,我主外。
  
  让我意外的是,她虽是学生出身,却不知何时会做针线,料理家务。四个孩子直到上初中所穿的衣服和鞋全是她亲手缝制的,大孩子替下来的衣物经她改制后再给小的穿用,实在不能用了才拼接起来做褥子,有的至今还用着。她时时处处的节俭的行为,为拮据的家庭带来了不少作用。她是一个非常勤俭持家的贤内助。
  
  我有时出差数月,甩下沉重的家务重担由她一人承担。她又要工作又要为家庭操劳,实在是太累了,使我心中极度不安。
  
  在那票证成灾的年代,排队挨号赶集上店推土拉炭,自制家具凡是力气活都是由我来干。
  
  我们的宿舍在一家生产用蒸汽锅炉房附近。为了节约每一分钱,自老大、老二四五岁时,我便领着他俩不顾天气的恶劣与被煤渣灼伤的危险,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的在每天晚上10时左右便带上工具,提前赶到门外的垃圾场,等着烧锅炉的师傅推出还在发热的煤渣。因为晚上捡煤核的只有我们父子三个,所以每次都是满载而归。看着用不花钱一颗颗“数着”捡来的不冒烟、不呛人的煤核取暖做饭,日子虽穷但也略感欣慰。
  
  所谓知识就是力量。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知识浅薄的苦头。所以我和老伴省吃俭用想方设法也要供子女多读书,掌握更多的知识,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我们心中所愿,孩子们都接受了高等的专业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人皆有之。但还要顺其自然,只要孩子们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人,我们也就心安理得了无遗憾。
  
  老伴虽然是高级职称,但因忙于工作和家务,无暇整理论文。她深知我虽文化底子薄,但是却有锲而不舍、肯钻研学习的“职业病”。她便鼓励我继续学习。就这样,在她的鼓励之下,我没花国家一分钱,没有参加任何专业培训学习,完全靠业余时间拼搏,达到大专的水平,并与实践相结合,设计研制了多种高效节能,具有度创新、通用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并用于生产而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工艺装备,且有多篇行之有效的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有的已被国外专业刊物引译,另也有的曾获市级奖项并多次参加全国学术活动。
  
  回想起来,我有一名普通工人晋升为工程师,并具备了高级工程师的硬件材料。我的工作成就,是来自于老伴的辛苦和支持,其功不可没。
  
  我和老伴命运多舛,在相濡以沫的43年的艰苦岁月里,相互支撑着面对坎坷,一起分享喜怒哀乐。任劳任怨,任重道远渡晚年,相伴终生……

大裤衩与臭袜子 发表于 2012-8-24 02:04:33

谢谢分享,真的很好哦

木有电脑 发表于 2012-8-24 07:15:41

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呵呵

木有电脑 发表于 2012-8-25 06:46:31

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呵呵

木有电脑 发表于 2012-8-25 06:51:10

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呵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