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少将:中国航母既不是肉鸡也不是好斗公鸡
本帖最后由 猫头老鹰 于 2012-10-9 14:20 编辑我军少将:中国航母既不是肉鸡也不是好斗公鸡
2012年10月09日 08:08环球时报
彭光谦
中国航母横空出世,引起世界广泛关注。惊叹者有之,诅咒者亦有之。有的把中国航母贬得一文不值,有的忧心中国从此走上以航母为手段进行美国式霸权扩张的道路。这两种认识都不符合事实。
中国费这么大的劲发展航母显然不是用来海上观光的。尽管在全球化时代和导弹核武器的出现,传统的航母使用方式受到越来越大的制约,但航母的战略价值并未因此减退。航母作为现代军事技术高度集成的信息化综合作战体系,是一个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体现。当今世界95%的国家没有航母,并不是航母无用,也不是这些国家不想要航母,除政治原因外,主要是技术和巨额费用问题。中国以日益增强的国力和现代国防科技与工业体系为支撑,实现航母列装,其巨大的作战效能与威慑效能,不仅将大大改善中国近海防御态势,改变中国海洋方向防御纵深短浅,防御手段相对单一,反应速度相对迟缓,制空权、制海权相对薄弱的状况,而且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国防和军队在军事理论、兵力结构、体制编制、作战方式、军事指挥训练、人才培养等实行全方位的现代化变革。中国航母最终形成战斗力,无疑将拓展中国国家安全的战略边疆,增加战略选择的灵活性与主动性,有效增强中国国家安全的战略质量与战略稳定。这是西方有些人不愿看到的。他们刻意贬损中国航母战略价值的背后,是难以掩饰的对中国国防发展壮大的失望与焦虑。
提到航母,人们自然会想到满世界游弋,到处称王称霸的美国核动力航母,担心中国会步美国后尘。这也是多余的。中国不是美国,中国航母也不是美国航母。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一个是维护全球绝对军事优势、绝对领导地位,确保金融垄断资本全球无限扩张的工具,一个是维护国家和平、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安全环境,保障人民安心从事和平劳动的卫士。一个是以力图控制全球海上枢纽的马汉海权论和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海上巨无霸,一个是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为贵”、“亲仁善邻”的中华战略文化传统为底蕴,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防御性国防政策为指导的海上长城。两者没有可比性。中国拥有航母,和拥有核武器一样,不会改变中国军事战略和国防战略的自主性、自卫性与防御性。中国需要远洋作战与远洋机动的能力,但中国海上安全的重心始终在近海,中国不会因为航母问世而改变“近海防御”战略的基本性质。
中国航母既不是肉鸡,也不是好斗的公鸡。航母只是中国诸多战略防御、战略反击手段中的一种。中国有了航母只会使我们在战略防御决策时更从容、更自信、更理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航母不仅是中国经略海洋,维护中国海上安全的定海神针,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诺亚方舟,是值得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欢呼的正能量。▲(作者是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少将)
我喜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