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扶贫”让法国左右为难
“过度扶贫”让法国左右为难2012年11月09日07:12环球时报 评论今年巴黎的冬天,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但这个国际大都市4万多无固定居所者并不担心会在街头挨饿受冻。在“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国,却存在一些“季节性怪现象”:政府限定房租,还强征“空置房”给无房户,相关法规要求房东“在长达5个半月的冬天里”不得驱逐欠房租的房客。对“博爱”和“平等”的追求,让法国政府和民间在保护弱势群体方面举措多多,在即将到来的圣诞节,政府要给穷人发“过节费”,社区也准备给困难家庭的孩子40欧元的礼券和喜剧票。这些年,法国在忽视弱势群体上有沉痛教训,但“过度保护”又引发争议。11月6日《巴黎人报》披露说,每年有数十亿欧元的“帮扶资金”被诈取。法国人开始反思,如何更好地给穷人提供福利,这不仅仅是道义问题,更涉及到宏观的经济制度、解决高失业率等问题。
房东冬季不能赶走交不起房租的人
几场秋雨过后,巴黎气温骤降,但法国左派政府此刻正想着给部分民众一些温暖———法国电视二台等媒体传出政府考虑将强征“空置房”给无房的人住,而且还有将“空置”期限缩短到半年的消息。在法国不少城市,房屋空置第一年,业主须缴纳房屋市值10%的罚金,第二年为12.5%,第三年则为15%。此举让法国房屋空置率不高,但租金却不低。一般人月薪2000欧元左右,但如果租房住,一半收入就没了。法国参议院去年11月投票通过一个对小面积住房的租金限价令,即每平方米月租金40欧元。从马赛来巴黎的芭芭拉和让夫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租的房子12平方米,如果按原来的行情每平方米租金要60多欧元,限价令给我们减少了一些负担,省下来的钱至少可以周末去看看电影。”
寒冬虽至,但在法国付不起房租的房客并不担心会挨冻街头,因为法国《建筑与居住法典》第L613-3条规定:由法院作出的关于驱逐违约房客的判决每年冬季(11月1日起至翌年3月15日止)必须暂停执行。法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按说对私有财产保护有加,但法国法律对房客权益的保护其实要远胜过对房东的保护。华人梁先生跟《环球时报》记者抱怨:“只要是冬天,不管房客出于什么理由不交房租,我作为房东都拿他们没办法。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即使经过一大圈的司法程序,等到法院最终下达“勒令房客迁让”判决,而在执行时又会有诸多约束,如不能在晚上9时到早上6时之间驱逐房客,也不能在休息日和节假日驱逐,更不能在冬季驱赶。梁太太说:“我们上次一直等到第二年春天,才敢和那几位不给钱的房客‘协商’搬出日期。客客气气地先请他们几顿,好言相求后总算‘请’走了人。”
对那些无家可归者,法国设有各种政府和民间救济机构,最多能收留11万人。收留中心冬天还会多增加上万个床位,供流浪汉御寒。50多岁的克里斯多夫常年在巴黎索邦大学附近流浪,每到冬季,他就找一个校门口拐角暖气出风口的位置坐着看书,别人给他扔几个硬币也不抬头。记者问留着长胡子的克里斯多夫为何不去“紧急收留中心”,结果他说:“那里是好,可以吃到热餐,还可以洗澡,但问题是有人要管你,规定作息时间,还会让你每天刮胡子。我不愿意,去过几次,还是喜欢自由自在。”
在法国,一些学校可以让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少交些费用。患者没钱就医,急救中心可先救人,通过医保的保险公司负担,对于那些非法移民,则是由国家直接负担。为突出人道关怀,法国为弱势群体服务带有“季节性”。比如,政府每年8月向困难家庭每个孩子发放70欧元的开学补助金。在《环球时报》记者居住的社区,11月的社区报上还有个协会通知失业者12月7日前申请领取40欧元儿童圣诞礼券,申请者需出示纳税证明和失业证明,以便获得领取资格。另外,申请者还有机会得到音乐喜剧票一张。据了解,圣诞来临,政府要为穷人发放150至219欧元不等的“过节费”。
忽视弱势群体吃过“大亏”
虽为最富裕国家之一,法国仍拥有860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14%),300万失业大军。法国还有15万“无固定居所者”,其中有4万在巴黎。从福利国家理念和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出发,法国历届政府都不敢忽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在这方面,法国历史上有过沉痛教训。1968年5月,经济发展放缓让包括学生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感到缺少基本保障,学生运动和工人示威一度让法国社会陷入瘫痪。萨科齐总统任内,也先后在2005年10月和2009年7月发生过失业移民和年轻人引起的骚乱。今年5月法国大选奥朗德领导的社会党能获胜,也要归功于大批低收入阶层以及过半年轻人的投票。
其实,法国针对失业者、低收入家庭、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和救济名目繁多,其中重要一项是“积极团结收入”。“积极团结收入”是萨科齐任期内推出的一项改善处于贫困和被边缘化状态的法国人生活条件的举措,享受额外“收入”的人同时还可领取福利补助金和工资。法国社会事务和卫生部称,该项补贴“旨在确保法国公民有足够的收入过上宪法规定的符合人类尊严的生活”,但申请者须承诺积极寻找工作。补贴金额单身者每月474欧元,抚养一个子女增加237欧元,第二个子女增加142欧元。孕妇和单亲母亲的补贴更高,每月609欧元,每个子女增加203欧元。
法国人并不缺乏保护弱势群体的意识。许多法国百姓都了解,在银行存款可以帮助穷人,因为高达24%的利息税中,有7.5%专用于社会救济。也有存款项目不需付利息税,比如A型活期存款,但国家规定A型存款的部分资金必须用于低租金社会住房建设,也就是说“银行有义务帮助穷人”。在巴黎街头,经常能看到民间慈善组织向穷人发放免费的食物。在寒冷的冬季来临之时,常有志愿者和救护车到马路和公园把无家可归者接到救济站。一些社会名流也呼吁大家来关心弱势群体。法国喜剧明星克吕什创办的“爱心餐厅”是著名的慈善社团。一名曾在爱心餐厅帮过忙的法国人告诉记者,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形让他记忆深刻,“这就是法国人的团结精神,在我们看来是理所应当的”。
在法国生活能切身体会到,保护弱势群体的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环球时报》记者在巴黎15区居住时,每隔几个月红十字会就会贴出捐献衣物告示。红十字会志愿者为清一色老年妇女,她们认真将物品分类,许多低收入者上门等候领取所需物品。社区附近的大超市还定期举行“义卖”活动,一家超市的行政秘书古塞女士告诉记者,“义卖”活动由“大众救助协会”、政府以及超市共同举办。此外,超市还每星期3次为穷人捐出保质期不少于7天的食品。按照政策,超市为此也能得到减税优惠。记者时常接到各类慈善机构的捐款通知,上面都会标明,捐出多少钱能获得多少所得税减免。
巨额福利被诈取令法国人反思
法国保护弱势群体的做法给低收入者和失业者带来一些好处,但近来也招来“保护过度”的批评。一些法国人担心,“过度保护”会被人“钻空子”,比如白住房东的房子。在美国,同样有不能随意赶走房客的法规,但也没有达到法国这样明文规定的“冬季暂停驱逐房客”。还有人私下抱怨,贫穷移民家庭的孩子靠吃父母的救济,找工作挑三拣四,每逢过年就烧车发泄对政府不满,前几年还引起骚乱。
法国媒体经常报道说,有失业者依赖救济金,不想找工作,“因为工资可能比补助金高不了多少”。《世界报》10月31日报道,慈善机构“面包渣协会”最近在巴黎13区建成全法最大的“无固定居所者接待中心”,中心每天平均接待量达到360人,但其中有32%竟然是26岁至35岁的年轻人。
在法国,也有人绞尽脑汁瞒天过海,骗取“低租金福利房”和各种社会救济。据11月6日《巴黎人报》报道,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滥用权利与服务监察所共同推出的《诈取社会福利内幕》揭露说,法国存在严重诈取社会福利的现象,每年约有7亿欧元全民疾病补充保险、3.78亿欧元健康补充保险以及巨额“积极团结收入”落入“未达领取资格者”腰包,令政府财政蒙受重大损失。“积极团结收入”的融资渠道主要来自房产和金融税收。因此,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60%的受访者不甘心“出”这些钱,萨科齐当时动员这些人说:“每个人为此付出努力,帮助300万同胞摆脱贫困和边缘化是正常的。”但现在这些福利又被人诈取,无疑会加剧他们不满。
法国经济近些年持续低迷,许多针对弱势群体的福利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法国各地低租金福利房仍供不应求,目前每年约有100多万份申请无法落实。法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兴建“低租金福利住房”。2000年通过一项法律,新开工项目须有20%的“低租金福利房”配套,富人区也要如此。此政策不仅可缓解穷人的住房困难,还有更深一层意义,就是避免富人居住区和穷人居住区界限分明、防止穷困人口边缘化引发的社会动荡。但这样的政策还是显得迟了一步,由于历史上集中在郊区的廉租房与主流社会隔绝,逐渐形成以移民后裔为主的“郊区文化”,造成族群割裂。高失业率,高犯罪率,没有融入感,让这些年轻的弱势人群变得更加偏激,造成一些大城市郊区建立的穷困移民居住区近年来成为骚乱频发地。
同样,高福利加重了政府赤字。因为“政治正确”,法国人一般不会在公开场合发表针对少数族裔和长期失业者的情绪,但网上存在对特定群体的言语攻击。奥朗德政府正面临这样的挑战,有人开始抱怨,他提出的税务改革方案“剥削”了富人,让一些法国富人打起“避税移民”的算盘,但同时穷人仿佛也没有得到真正实惠,失业率依然高涨,社会活力持续低下。有人反思,对处在经济衰退边缘的法国来说,过去的救助方式不见得适用于当下的社会环境,如何更好地给穷人提供福利,这不仅仅是道义问题,更涉及到宏观经济制度。看来,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真成了让法国政府左右为难的社会问题。
(原标题:“过度扶贫”让法国左右为难)
福利太好养出来的懒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