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吐泡泡 发表于 2012-11-14 15:06:04

“狼妈”携子游学以苦为乐 折射教育理念碰撞

 如今,“虎妈”、“狼爸”一类的家长[微博]层出不穷,教育方式在中国家长中似乎出现了两个极端,有的一味地宠溺夸赞,有的则标榜“棍棒底下出才子”。追访美国三兄弟在中国一个多月的游学之旅,妈妈叶塞尼亚的种种做法好像也有“狼妈”之嫌:家境富裕,却让孩子们睡蒸笼一般的宿舍,顿顿面条,凉水冲澡,学武术摔得浑身是伤……这是为了锻炼孩子意志故意给他们找罪受吗?叶塞尼亚并不这么想,对她和他们一家来说,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生活方式,她的口头语是:“很艰苦,但是很有意思!”让孩子们经历各种生活,各种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的乐趣。然而,她的想法在中国却屡屡碰壁,这让她有点迷茫,而这正反映了两种教育理念的碰撞。

  寻找寄宿家庭

  北京家长无人应

  叶塞尼亚带领三个儿子的中国游学之旅进行了一个多月,从上海辗转河南,最后一站是北京,本来他们打算在什刹海体育学校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的武术,却因为在北京没有找到合适的寄宿家庭而不得已取消了这个计划。

  记者一直帮助叶塞尼亚在微博上寻找寄宿家庭,从中发现了中外家长观念的差异。

  一听说是三个美国男孩寻找在北京寄宿的家庭,很多家长都表示了很大的兴趣,纷纷询问具体情况,但最终却没有一家真正把他们接进家门。他们的顾虑是:“三个孩子住在家里,起码要给他们单独的房间或者一个比较大的房间,准备三张床,照顾好他们的饮食起居。”不少家长觉得自家条件不够好、地方不够大而打消了这个念头。

  实际上,叶塞尼亚和孩子们对寄宿条件的要求非常低,“孩子们可以睡客厅,睡沙发,打地铺,这些我们都尝试过,甚至以前我们还在人家院子里搭帐篷寄宿,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落脚的地方,孩子们生活都完全可以自理,并不需要特别的照顾。”

  和中国孩子出国游学动辄住五星级酒店不同,叶塞尼亚带着三个儿子在世界各地旅行,几乎从来没有住过酒店,对她来说,全世界的五星级酒店都是一个模样,有什么意思呢?寄宿家庭、学校宿舍这些地方是他们的首选,在这些地方能迅速融入当地人的生活,结交新朋友,这些正是旅行最大的乐趣。河南武术学校的宿舍并不是他们住过的最简陋的地方,在妈妈的带领下,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自己动手,因陋就简,打理好自己的生活。

  不求安逸享受

  异域生活苦为乐

  叶塞尼亚告诉记者,她一直酷爱旅行,有了三个儿子之后,带着他们走世界更成了一家人的兴趣。她的丈夫斯蒂文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现在是资深儿科专家,收入不菲,他们有条件享受相当奢侈的生活,但是她和孩子们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当我丈夫在加利福尼亚工作时,我自己带着三个幼小的孩子生活在千里之外的哥斯达黎加海边。每天要骑着马去市场上买菜,尘土飞扬。左边挎个大兜兜着Kekoa,右边挎个小兜兜着Kikko,Nakai坐在我前面,最前面还得留点儿地方放菜。家里没有冰箱,没有电视,吼猴在窗外叫个不停,半米长的大蜥蜴在铁皮房顶上跑来跑去,有时好几只在上面打架,可吵了!”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她说:“异域生活很艰苦,但是真的非常有意思!”

  她讲到2008年初到北京的时候,她和孩子们都不会说汉语,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会省很多力气,但她却打算把孩子送到普通的小学和幼儿园。“来中国却要上国际学校,天天说英语,那还有什么意思!”当时,他们全家五口人掌握的中文全加在一块,也不过三个:“你好”、“谢谢”和“美国人”,叶塞尼亚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三个孩子很快适应了中国的生活,并学了一口流利的汉语。

  在新西兰,他们经常到森林里露营,搭帐篷的任务是三个孩子独立完成的。“他们大了,应该帮大人做些事情。”叶塞尼亚说。撤离的时候,行李装进大包后,爸爸爬上车顶,让孩子们把那些大包举给他。这几个包都挺重,不过孩子们喊着号子还是一个一个地举了上去。最后只剩下最重的那个,他们使出吃奶的劲儿只能抬离地面。三个孩子站在那里商量了一阵儿,改变了策略:他们先合力把那个大包抬起来,然后老二老三咬着牙撑住,老大爬到下面,在弟弟们的帮助下,先是用背然后用肩把大包一点一点地顶起来。最后这三个小家伙居然成功地把如此重的大家伙举了上去!

  三个半人照顾一个婴儿

  为什么还会喊累

  这些故事对中国家长来说,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然而中国家长的故事,对叶塞尼亚来说,也同样不可思议。“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她的孩子两个半月了。她不用上班,还雇了个保姆,她妈也搬来帮忙,我看她老公一下班就忙着给孩子换尿布洗奶瓶。可三个半人一起照顾一个婴儿,怎么所有的人还都说累得要命呢?在哥斯达黎加,我一个人照顾三个儿子,还有时间在网上自学高级护理课程呢!”

  叶塞尼亚说,在北京生活的时候,“小心”和“穿衣服”是他们一家人最先听懂的中文。他们在湖边散步时,每次都有N个中国人好心地对她说:“让孩子小心点儿,多危险啊!”才智的老师打过三次电话,说“让才智妈妈多给孩子穿点衣服!”叶塞尼亚听到这些总是一脸茫然。

  叶塞尼亚对教育孩子有自己的原则,她认为,只要不伤及甚至是不明显伤及自己或者他人,就不要去约束。叶塞尼亚很喜欢从前那个爱和孩子们疯玩的加拿大籍“男阿姨”乔,对那个在国人看来非常尽职尽责的中国保姆则颇有微词:“她老是对孩子们喊‘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弄得孩子们都不知道该做什么!”她也很委屈:“为什么中国公园的管理人员不让我的孩子们爬树。他们是孩子,是男孩子,应该让他们高高兴兴地玩儿!”

  美国孩子的自由有时候也到了在中国人看来简直是“祸害”的地步。在公共场所乱跑乱跳,满地打滚。在家里,哪怕只有10分钟玩耍时间,他们也要把几大箱子的玩具抬出来,全部倒在客厅地上。父母不嫌乱,但事后他们必须自己收拾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美国家长毫不含糊的!

  虽然经常对孩子的“胡作非为”视而不见,但叶塞尼亚非常重视的一点,那就是孩子的礼貌!孩子们如果直接说:“给我一杯酸奶”,“我有一个问题”,家长总会严肃地、一字一顿地说:“请给我一杯……”,“对不起,我有一个……”孩子马上明白犯了错误,于是加上“礼貌用语”重复一遍。

  带着一点迷茫和遗憾,没能在什刹海体校学习武术,叶塞尼亚和她的三个儿子离开了中国,结束了他们的游学之旅。(

虎啸宝贝 发表于 2012-11-15 01:32:38

嗯,我看过了,明白呵呵

请选择确认 发表于 2012-11-15 07:52:37

哦,了解啊,顺路溜过呼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狼妈”携子游学以苦为乐 折射教育理念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