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與自由
本帖最后由 張明行 于 2011-9-4 20:06 编辑美國人克拉克制訂「教子五十五法則」,籲請美國家長效法,把子女教好。
「五十五條」如「說話時眼睛看對方」、「進課室要敬呼先生」、「進大門時要為後來者拉着門」,應該都是本來起碼的禮儀,今天也要從頭教,可見西方的「自由主義教育」( Liberal Education)氾濫成災。
小孩子的行為應該嚴謹,想像卻大可自由,這是所謂西方國家「自由教育」近年分不清楚的界線。繪畫、作文、音樂、講故事,凡想像和創意可發揮之處,應該盡量放任,不要提供什麼「標準答案」;但自由不等同不必交功課、吸毒、說髒話、上課遲到之從心所欲。
至於吸煙、喝酒、性行為這幾樣,是優秀教育的最大挑戰。這幾種嗜好,不是罪惡( Crime),而是生來原罪的人性缺陷( Vice),成長的過程,必定沾惹上,十六七歲的年紀,如何學會,而又不放縱,是很難的關口。
這就要從小培養的理性來抑制。小孩的理性從哪裏學來?就是從禮儀和嚴謹的自律中學來。要學會「律己甚嚴」,做一個公民,同時要「自由不羈」,做一個創意豐發的快樂人,這兩樣並不矛盾。
因此教育不是一套「政策」,而是一門哲學。哲學基礎深厚的國家如英國和德國,教育相對出色。 人的成長,不外是培養「感性」( Sense)和「理性」( Sensibility)兩重人格。感性充沛,容易行為放蕩而墮落;理性過頭,則又沉悶而僵化。家長要對人性這兩面有充足的認識,而又結合道家的靜與動、陰和陽、熱和冷、白與黑的兩極,方可以培養成豐盛多姿的人生。
這樣說來,教育不止是哲學,還是藝術了。美國人克拉克這五十五條,全是陶冶人性之根本,但二十年來,被美國的左派打成「共和黨價值觀」、「讀者文摘意識型態」。看看滿街癡肥的 iPad迷、 Online Game精、超級市場叼根香煙推嬰兒車用綜援買奶粉的單親少女,就知道人不學好,遠離善和美,偏要擁抱醜惡,選擇做禽獸,也是一種自由。 (陶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