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芬心语 发表于 2013-7-30 23:20:37

申赋渔评点家岐:他 乡 故 乡

他 乡 故 乡申赋渔*认识董家岐先生是因为法国阿尔萨斯孔子学院的姜海佳院长。她跟我说,董先生是个学者,喜欢写作,你们又是邻居,一定谈得来。我住在斯特拉斯堡的罗马路,跟董先生的家只隔一个小广场。在海佳的带领下,我去拜访董先生。事实上,好几个朋友都跟我提起过董先生。所有人都说到他的热心。后来我才知道,他曾担任法国阿尔萨斯华人联谊会首任会长、至今一直是名誉会长,几乎所有在这里的华人都认识他。也几乎所有人都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中国人老人特有的温暖与慈爱。同时,他的文章,也受到华人圈的赞扬。中国驻斯特拉斯堡的总领事张国斌先生,就曾向我推荐董先生的文章。相识是要机缘的。幸好因为海佳的热情,也是对董先生的崇敬,终于替我和董先生定下了约会。斯特拉斯堡的冬天总是在下雪。与别人不一样,我因为喜欢雪,而使我更喜欢斯特拉斯堡的冬天。去拜访董先生的那天是午后。雪停了,白茫茫一片。让人的心变得无比的洁净。斯特拉斯堡又是个安静的城市,让人像是脱离了尘世。我和海佳站在广场的银杏树下,等有轨电车从面前穿过。海佳跟我说,董先生写了一本书,就叫《银杏树下…》。广场上到处都是银杏树,让我的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意。我的家乡是江苏泰兴,全县植满了银杏树,被称为银杏之乡。我家的门前,就有一棵将近百年的银杏树,是我从小攀爬玩耍的乐园。我完全理解董先生给自己的书起名“银杏树下…”的含义。在我还没有见到他的时候,心里就多了几分的亲近。董先生已经在等我了。沙发前的案几上放了刚做好的甜点,这是法国式的。法国的甜点是有名的,吃了会令人陶醉。董先生并没有咨询我喝什么,已给我们倒了茶。绿色的叶片在玻璃杯中翻舞,使我们仿佛回到万里之外的家。看到董先生,我就知道我们见过,而且不至一次。我是驻法国的记者,所有跟中国有关的演出、讲座、活动,我是必须要去的。而每次这样的场合,我都会看到面带笑容的董先生。下雨、下雪,或者晚至深夜,他都去。“虽然我到法国也几十年了,可骨子里我就是一个中国人。我对中国的关注,要远远超过我对法国的关注。”董先生这样说。董先生送给我几本他写的书。甚至把即将出版的书稿也发到我的邮箱。在异国他乡,有个人能谈谈共同爱好的写作,是一件极其愉快的事。董先生的文章将我深深地打动。他不是在写,而是用心在说。诚恳、朴素、热忱。“一颗赤子之心。”“对,一颗赤子之心。”看过董先生文章的几个朋友都这样感叹。有一天,已经很晚了,天下着小雨。我们在圣彼得广场附近参加完张国斌总领事关于“中国礼仪”的一场讲座,一同乘有轨电车回家。因为夜色已深,电车上很少乘客,巧的是在我们前面不远的地方,坐着一对年轻的东方面孔的留学生。董先生很自然地走过去,跟他们攀谈起来。学生从起初的腼腆,变得快乐起来。学生们,或者是来这里的中国人,因为远离故乡,大多是寂寞的。这里的生活平静安宁,这安宁跟中国人却隔了一层,常常会使人感到冷漠。董先生跟这两个年轻人很快就熟识了。他们彼此留了电话和地址。董先生的夫人跟我坐在一起,默默地、微笑着看这一切。“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看到中国人,他就这样。不管会不会打扰人家。因为他这个性格,很多人认识他,找他帮忙。担保、找住处、找工作、办理证件,他有求必应。管中国人的闲事,他是出了名的。”夫人的语气里带着赞许和自豪。董先生夫妇、我,和那一对留学生在同一个车站下车。我和他的夫人站在一旁等他,他还在和那两个年轻的学生话别。他知道身在异乡的他们,需要怎样的温暖。在路灯底下,在小雨中,董先生的衣服被雨已经淋湿了一片,他一点不知道。这是我在斯特拉斯堡最后一次见到他的情形。在我回国的时候,董先生外出旅行了。在他回来的时候,我已经回到了中国。对一个地方的牵挂,是因为那里的人。想起斯堡,想起那广场上的银杏,想起董先生慈爱的面容,我忽然有种思念故乡的感觉……
——*申赋渔,作家,南京日报专栏记者、金陵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著有《不哭》、《逝者如渡渡》、《光阴》、《一个一个人》等。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孙犁编辑奖、冰心图书奖及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银奖、铜奖等。先后为《南京日报》、《新民晚报》、《杭州日报》、《福州日报》、《天津日报》、《西安晚报》、《石家庄日报》等媒体撰写专栏。



楠溪不羁马 发表于 2013-8-1 00:03:20

感动学习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申赋渔评点家岐:他 乡 故 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