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芬心语 发表于 2013-11-26 20:48:37

华人家长多“虎爸虎妈” 苛求学业

华人家长多“虎爸虎妈” 苛求学业成子女枷锁
近日外媒刊文分析了二代华裔移民吴怡萱的精神健康问题,这让一直潜伏在华人家庭中的华二代精神压力问题浮出水面,引起华人家长的关注。

·      典型的华人成才观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华人家长在培养子女成才方面有着迫不及待的功利主义心态。“虎妈”蔡美儿的“战歌”就是一例。
蔡美儿用中国式的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
她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
这样的例子在华人移民家庭中普遍存在。一个华裔男孩毕业于免费公立中学后,又考上了牛津大学法学院,为此其家长甚有面子,周围华人也啧啧赞叹做父母的总算心血没白费,将来儿子成为开业律师年薪15万英镑,父母多享福,并以此作为督促自己及子女努力的活样板。

外媒报道中的吴怡萱,也经历了这个过程,“学习要全A,他们(父母)会跟我说‘某某人是你们同龄人中最聪明的,考上哈佛。你要和他一起玩,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变得更聪明’,他们也常常喜欢拿我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与我的哥哥姐姐比较”。
但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华二代从小精神就备受压力,即使性格开朗外向,但当自信一再受到打击,性格就会逐渐变得沉默,且十分情绪化。

·      教育孩子要因地制宜西方教育理念强调自由和个性,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大多思想独立富有创造力。而生活在西方环境的华人移民父母还持传统中式教育的理念,颇显不合时宜。
有人写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一次在伦敦办公室,一位华人同事叫7岁的小女儿过来玩,她一进屋就被父亲扯着胳膊提醒道:“还不快叫阿姨、叔叔。”可怜的小姑娘蚊子般嗡嗡地挤出来:“叔叔、阿姨好!”随即她被勒令到一旁乖乖玩去。
而在西方,并没有让孩子称外人叔叔、阿姨的习惯;孩子会被允许与大人一起聊天,即使是小小年纪,也能如小大人般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现象是时常得到鼓励的。
华人家长尤其对宝贝女儿看管得极严,生怕“出轨”、“学坏”、“上当受骗”。欧美高中每学年末,各个中学一年中最隆重的典礼就是年终舞会,男孩子要着燕尾服,女孩子准备了多时的晚礼服就盼望在此刻露脸。一旦在舞会上遭遇女孩子没男孩请,或男孩子请不到女孩,则会感到是没面子的憾事。中国孩子在其身心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太多的限制,令西方人议论中国的家长是否过于严酷。

·      适当给孩子松绑有分析称,华侨华人的家庭教育分成两个极端:一种是管教过分严厉,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另一种是对子女过分放任,忽略了对孩子的引导。有家长极度推崇完全的西式教育,但在理解上可能会有失偏颇。尊重孩子的天性不代表无原则的放任和溺爱,毕竟孩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需要家长正确的指导。否则,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渐渐疏远,许多孩子不懂体谅父母。
也有家长推崇严厉的中式教育,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和干涉,往往表现出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家长们希望孩子能慎重走好每一步,他们用自己的经验指导孩子的选择,用自己的想法左右孩子的脚步。他们很少重视子女的想法,武断地把孩子的梦想和爱好否定。
但这样强势的教育方式严重压抑了孩子的心灵,导致一些孩子性格自闭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另一些孩子由于父母长期的过分束缚,养成叛逆的个性。
健康的家庭环境是孩子们心理健康、人格健康的前提和保障。放下忙碌的工作听听孩子的声音,是海外华人们需要重视的一项家庭教育环节。在与子女相处的时候,华侨华人们应注重把西式教育的优点和中国传统德育教育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学习爱自己的同时学会爱父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人家长多“虎爸虎妈” 苛求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