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2》落幕引热议
http://www.chinanews.com/yl/2014/06-04/U253P4T8D6240615F107DT20140604080151.jpg 每周五晚,一边看《舌尖上的中国2》一边吐槽,已成了近一个多月来吃货们的“乐趣”,随着第七集《三餐》的播出,《舌尖2》终于在“口水”中谢幕。不管《舌尖2》节目组如何解释人文的重要,以及抄袭、造假等各种质疑,与《舌尖1》的纯粹美食相比,《舌尖2》硬生生被指拍成了四不像的“雷剧”。有网友如此评价:“《舌尖1》是围绕美食、食材等叙述故事,天然无雕饰,而《舌尖2》更像找了个煽情的故事,然后让主人公随便炒俩菜。”故事?从“泪水”到“口水”
外界声音指出,《舌尖2》主观意识上贬低了美食,而刻意去打人文牌,突出社会热点,涉及有候鸟打工族、留守儿童、应试教育、家长陪读、空巢老人等,但因分集导演水平不一,美食、故事的拿捏相差万里,致使矫揉造作出来的《舌尖2》有些不伦不类。
第三集《时节》与第四集《家常》则是两个极端,前者为避嫌刻意增加美食镜头,但被指结构有些零乱。后者故意挑战观众底线,提琴女孩的故事跑题八万里,美食更沦落为煽情的下脚料,至此《舌尖上的中国》被认为“华丽”转身为《舌尖上的中国人》。
对于“吃货”来讲,美食固然让人垂涎,但也并非排斥人文,之所以《舌尖2》的故事引来众人吐槽,关键是节目组“没有金刚钻,偏想揽个瓷器活”。有网友指出,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还是保守点拍好美食,至于社会责任,不是一档美食纪录片所能承担的,况且说教最为观众反感。
造假?砸了“舌尖”招牌
至于造假,网友、节目组也都各执一词,但也无外乎因观众对《舌尖2》的失望,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不难发现,《舌尖2》播出后,节目组只忙于解释、辟谣,但越解释越乱,越辟谣吐槽越多,最后不知所措下,陈晓卿等主创关闭了微博评论,不再沟通。无可否认,《舌尖2》没能延续《舌尖1》的神话。据《上海青年报》
上海电视节组委会透露
“舌尖2”斩获纪录片白玉兰奖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中国纪录片产业也迎来了新的热潮。记者前日获悉,在即将开幕的第20届上海电视节上,纪录片竞赛项目共设最佳纪录片、最佳中国纪录片、评委会特别奖、年度最具影响力纪录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共6个奖项。据电视节组委会前日透露,近日在国内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率先斩获了年度最具影响力纪录片奖,这也是《舌尖》系列首次摘得“白玉兰”。据《劳动报》
“舌尖2”收益颇丰
投入仅3000万收获近两亿元
央视先后为“舌尖2”举行了多次招商会,近20家企业购买了相关广告资源。央视还将日播改为周播,《舌尖2》的广告收入也因此多卖了很多。除此之外,“舌尖2”的海外播放版权已出售给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传播机构,单集价格达6万美元。而版权引起的商业大战在互联网视频行业更为激烈。据知情人士透露,“舌尖2”这部投入仅3000万的纪录片初步估计收获了近两亿元的收入。 据《东方今报》
总导演陈晓卿透露正筹备“舌尖3”
或简单表现饮食
《舌尖2》落幕之后,不少网友表示,虽然《舌尖2》在播出中受到了许多争议,但总体来说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纪录片,也有网友开始期待第3季的出现。
对此,《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表示,“《舌尖3》已经在筹备过程中了。第1季偏重食物,第2季我们想把食物作为出发点来看待关系本身。那现在如果要拍《舌尖3》,可能我们就又回归到简单地表现饮食上去。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