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界的憨豆先生
“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别逗了,费曼先生》作者:理查德·费曼出版社:W.W.Norton & Company
适合年龄:10岁以上
http://mmbiz.qpic.cn/mmbiz/KDF8v4Ob1sFyicBL3O0EKkYYRF0bhteZhyZ8OWE6EoXnP9hZPxe0bddSvcqwVF1twRBPSia0u9WReEdw4H3gOkdA/640(上图左右分别为本书的英文和中文封面)
跨学科的灵感爆发,如同我们亲历
一般来说,理工科的学生口才和文章都不大过关,尤其是高端人才,所以数学家陈景润在报纸上,就是一个没有老婆就根本不懂怎么给苹果去皮的人。作家和导演大多都是文科生,理科生在他们的笔下,不是阴沉就是怪异,否则绝对不可能成为艺术形象。典型如《007》里的Q博士,只知道制造东西,没老婆、没女友,以实验室为家,或者是《国产007》里的达文西,终日制造所谓“集合十种杀人武器于一身的要你命3000”。
所以费曼写了这本“拨乱反正”的书,把广大理工科学生从乏味、沉闷、变态、疯狂、阴沉的形象里解放出来。理科生多拙于文辞,费曼的书章节也不长,少了文句上的卖弄,文风却不乏幽默,读下来能让人哈哈大笑,觉得那么大的物理学家怎么会那么逗?
理科生最开心的时候,莫过于成功地证明了一个定理,或发现了一个公式中的美感,然而这种事很难和别人讲清楚,和自己人讲,大家也就是双眼放光点头而已,因为那种美是超越言辞的——所以大众眼中的理科才会显得那般呆板。
但是费曼做到了,他讲到了那种艰难过程中的偶然性,讲出了突破障碍后的豁然开朗,讲出了跨越各领域时候的灵感火花喷发,如同我们亲历。这位有着“物理学界的憨豆先生”之誉的理科生,正是刚刚接触科学的孩子们最好的入门导师。
http://mmbiz.qpic.cn/mmbiz/KDF8v4Ob1sFyicBL3O0EKkYYRF0bhteZh4mz2YiaJ4p5nUnR6WGBPSaexQ8y7SpHicUS27biar6wzBY1EwAYT6h2qA/640
不安本分的学术大拿
这本书是费曼的自传,是他对世界和人生看法的总结——不是世界创造了费曼,而是费曼如何理解和对待世界。他满不在乎地活在这个世界上,靠追逐他的兴趣而指引生活的方向,所以,大家都在意的事物他未必在意,大家不在意的事物他却穷追不舍。他也爱着这个世界,所以他能在物理之外发现生活中诸多的乐趣和美来。
虽然称得上学术大拿,但这个物理学家绝不愿意把自己的活动范围限定在实验室里。在巴西讲学时,他跑去街头学敲鼓,还获得了佳年华会的冠军乐队,业余时间用来学绘画,还愿意让别人买去挂在妓院的墙上。 正是这种不安本分,给他的好玩之心、好奇之心带来了无尽的养料。
http://mmbiz.qpic.cn/mmbiz/KDF8v4Ob1sFyicBL3O0EKkYYRF0bhteZhepYxSXekdc8Y2aejcfSIMoVMxkETdviaaictS3cSONicLc2lic24S7C44A/640
所谓的“天才”,只是比别人多一份好奇
和众多著名科学家一样,费曼的童年也有个关键词——天才:小小年纪就会修各种收音机,能够轻松解答各种不同的谜题。但是,费曼却在书中不断暗示我们,他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他只是比别人多一份好奇,多一点练习。
儿时的费曼喜欢修理收音机,每次都从解决最简单的问题开始的:换掉坏的电阻电容。然后随着修理次数的增加,不断挑战越来越难的挑战。这个坚持的过程很乏味,但好奇心极强的费曼就是比别人多了一点点不服输的死劲,愿意不断地钻研和总结。
费曼还提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物理学里有大量需要熟记的基础知识,但他从不死记硬背。费曼一直强调从实际的生活中的例子中学习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一定要有深入的理解。说白了,记知识内容本身,不如掌握推导出知识的方法,在练习速算的时候,费曼了解到另一个速算高手可以通过记忆对数表,更快地计算开方和对数等运算。费曼学习了这种思路,很快就提高了自己的心算能力。
这种好奇心陪伴了费曼的一生。很多时候,人们喜欢想当然地接受或者拒绝,而不愿意费力亲身实践,但费曼对新鲜的事物却从来保有极高的好奇心,在他看来,亲身实践一方面可以带来乐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学到东西。
各种奇怪的东西,费曼都不会错过尝试的机会,例如被催眠,感受日式的旅馆之类的。除了物理,他还尝试过生物、绘画、跳舞、打鼓等,一生充满乐趣,丰富多彩。
如果没有兴趣,工作很容易让人厌烦。开始从事教职不久,费曼就确立了自己为乐趣而工作的人生观:为了觉得好玩而做物理,不是因为课题对物理学、对人类发展有重要贡献才去做,而是出于自己的乐趣。如果不是出于乐趣,即使是费曼,也曾经对物理感到厌烦。
谁说理科生不浪漫
全书中只有一段关于情感的描写,但是那是我在所有阅读过的文字中最动人的一段:费曼的妻子阿莲得了绝症,而费曼对此无能为力。当时他正参加曼哈顿工程,为美国制造原子弹。他只能在每个周末一次次跑去医院探望妻子,看她日渐憔悴,步向无可避免的死亡。
当阿莲去世的时候,费曼没有任何悲伤的感觉,觉得这对于她来说是漫长痛苦后的解脱,而他自己已经早已麻木。书中说,很久以后的一天,他偶然在街道上看见商店橱窗里的一套女装,下意识地想到:阿莲穿上该多好看啊。然后,巨大的悲伤突然无可抑制袭来,他终于失声痛哭。
一个理科生原来也可以写出这么美的故事。
【作者简介】
http://mmbiz.qpic.cn/mmbiz/KDF8v4Ob1sFyicBL3O0EKkYYRF0bhteZhbMrqo2ZJq69eJ9LTGqCZwPuBYBlvKYvX28oJeyzbvO207ZHY3uMLCw/640(理查德·费曼总是带着玩世不恭的笑容。)
理查德・费曼(Richard P.Feyrman)1918年出生,1939年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又加入罗拉拉摩斯实验室,对原子弹的发展贡献卓著。1965年与薛温格和朝永振一郎共获诺贝尔物理奖。1988年2月困患癌症辞世。
费曼的思想如天马行空,喜自辟蹊径,且从不固执,求知欲极强。他很爱恶作剧,但往往只为点出世间许多荒谬之处。确如《洛杉矶时报》所说的,“任何读这本书而不大笑出声的人,恐怕心理一定有毛病。”
(消息来源:少年商学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