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马云阿里巴巴员工创业报告
【重磅】阿里巴巴员工创业报告“我们要感谢阿里巴巴,当前很多创业团队都是从阿里巴巴出来的,这说明阿里巴巴对于杭州这座城市以及这里的年轻人的辐射作用非常强大,也希望未来的创业者能够继续这份激情和勇气。”浙江网新创建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旭光在2014浙商创新创业大赛移动互联网专场上如是说。 阿里巴巴正在改变中国商业生态。除了本身已经成为巨大的商业帝国外,从阿里巴巴走出的一批又一批创业奔梦者带着深刻的电商互联网基因,以自身的创业行为或拓展崭新的商业领域,或改造着相对传统的行业。这些创业者中不乏像吴志祥、陈琪、朱宁、程维、张斗这样的代表人物,打造了同程网、蘑菇街、口袋通、滴滴打车、音悦台、树熊网络、米折网、车蚂蚁、LavaRadio、爱拼车等诸多知名的创业网站、创业项目,涉及电商、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O2O、在线旅游、视频网站、商用WiFi等众多互联网的领域。 这些创业者有的通过被收购等方式回到阿里巴巴(口碑网李治国、虾米网王皓等),也有的成为阿里巴巴的合作伙伴(树熊网络赖杰等),当然也有的选择成为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蘑菇街陈琪、口袋通朱宁、滴滴打车程维等)。不同的商业逻辑,显现出创业者把握命运的不同选择。阿里帮们的创业潮 越来越多的阿里系创业者活跃在商业社会之中,根据IT桔子提供的数据,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国内培养创业者最多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培养了117名创业者,超过微软的116名和腾讯的106名。事实上,统计数据只是冰山一角,真实数据远不止这个数字。 另据消息,眼下阿里巴巴还有上千人准备出来创业。阿里创业大军正成为浙江乃至中国一道独特的风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基于创新的创业能否蓬勃发展,而阿里创业帮正是其中的浪潮暗涌。
在本次策划的采访中,其中一位采访对象、花名为“坏人”的杨溯对阿里系创业热潮有一套归类:“从阿里离开后的人们不外乎四类:第一类是高举高打做电商的,以朱宁、李治国等人为代表;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归为第二类,这类人参与到传统产业当中,成为这些企业中电商运营的负责人;第三类人也是单独创业,但与第一类人群有所不同,他们多数会选择原有的淘宝生态圈中的一环如代运营等小行业去创业,稳扎稳打,不过因为项目的关系,多数默默无闻;而第四类人群是游击队,分散在各大电商企业中任职,如今重要的电商企业如唯品会、美团等中,都能见到阿里人的踪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阿里巴巴被许多人视为是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黄埔军校:它为这十多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阿里帮带来了什么
在阿里巴巴之前,中国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在众多业务领域布局,促生出一个百花齐放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网上支付、B2B、B2C、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和大数据。以上每一个近十年来生出无数创业激浪的词语,阿里巴巴都是其最初的启蒙者、忠实的倡导者和踏实的实践者。
支付宝所搭建的信用体系已经成为如今商业时代共通的法则之一,而马云当初畅想的电子商务生态圈已经圈住了无数线上线下玩家。在这一前提下,身上深刻地烙着阿里元素的创业者们离开阿里巴巴的裂变行为,为更多土壤带去了冲击与渲染。 口袋通创始人朱宁表示,阿里系创业者的一个特征是:他们多数是来自阿里的业务骨干。“最上层的管理层鲜少有离开的,因为在阿里的生态圈中,他们已经能够实现其理想;而底层的业务员由于职务缘故,看不到行业的全貌,多数被具体事务所网罗。而中坚的业务骨干们,一方面具备了借阿里之势一窥电商行业全貌的地利;另一方面,他们同样能够接地气,发现问题所在,与此同时,如果在内部环境中无法解决问题,他们更容易趋向创业,以解决所看到的问题。”这或许是决定阿里系创业者创业领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同样令阿里系创业者更具建设性。 阿里系创业者的独特气质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感知。“阿里巴巴是当今互联网大佬企业中文化最强势的企业,相比较于它,百度与腾讯都没有这样强烈的个性。因此我们常常会发现,从阿里巴巴出来的人身上共性特征非常多。这是好事,有时也是坏事。”另外一位采访对象说。阿里“原厂”员工创业扫描 Keyword No.1 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色彩可谓牢牢地印在阿里巴巴创业者的身上,或是电子商务,或是电子商务第三方服务,或是电子商务平台,或是电商品牌。其中又数电子商务第三方服务的创业项目最盛。 蘑菇街一开始是一家社交导购网站,现在已经转型成为电商销售平台,4名联合创始人中有三名来自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分别是CEO陈琪、CTO岳旭强、CMO李研珠。 淘宝员工张良伦、郁佳杰先后创办了米折网、贝贝网,前者切入电商的方式是返利导购,现在已经转型品牌特卖,贝贝网则是一家专注于母婴的B2C网站。 从支付宝走出来的钱志龙、朱宁创办了“逛Guang.com”,也是社交导购网站。 朱宁离开阿里巴巴后的第二个创业项目“口袋通”依然围绕电商做文章,只不过这次成为了依托于微信平台的电商第三方服务商。
Keyword No.2 O2O O2O无疑是目前的热门创业领域,走在创业前沿的阿里巴巴创业者自然不会错过。 同程网创始人、CEO吴志祥,酷讯旅游联合创始人陈华均来自于阿里巴巴,这两个旅游网站已经成为国内在线旅游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滴滴打车和阿里巴巴投资的快的打车在2014年初的“补贴大战”中打得不亦乐乎,但滴滴打车的创始人程维却来自支付宝B2C商户事业部。 最先提出“商用WiFi”概念的树熊网络由来自淘宝数据魔方的首任产品经理赖杰创办,树熊网络的商用WiFi产品帮线下商铺精准营销,吸引线下消费者。 阿里巴巴B2B国际站的李立恒创办过百通电商、2号车库和车蚂蚁等项目,车蚂蚁通过O2O的方式进军汽车后市场。李研珠先是参与创办蘑菇街并担任CMO,2014年又开始其二次创业,同样是进军汽车后市场。
Keyword No.3平台
阿里巴巴一直遵循着“平台战略”运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打造出B2B国际站、1688、淘宝、天猫、聚划算等定位各异的平台。或许是受阿里巴巴的影响,阿里巴巴“原厂”员工也极富平台情结。 蘑菇街、米折网是不折不扣的电商平台。 智能手环bong的4位创始人有3位来自阿里巴巴,bong也做了一个App开放平台,吸引开发者为bong手环开发App。 数据魔方首任经理赖杰还曾担任过淘宝开放平台的产品经理,在其树熊网络的产品中也加入了开放平台,吸引开发者为线下商家服务,堪称是淘宝开放平台在商用WiFi领域中的翻版。 由4名阿里巴巴“原厂”员工创办的虾米网,最初的定位是音乐P2P交易平台;陈华的唱吧是一个以用户演唱为主要内容的社交平台。 马雪峰创办的人和网则是一个职场社交平台。
Keyword No.4 价值观 阿里巴巴是一家极为强调“价值观”的企业,在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后,许多“原厂”员工离职创业后也会在创业公司中强调“价值观”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 价值观在各个创业公司中的表现不尽相同,但一样的元素是使命感和创业激情。“许多阿里员工都具备十分强烈的使命感——创业不仅仅是为了经济上的独立,还要改变行业,担起责任!”云电商基金创始管理人王钢如此描述,“创业激情是使命感激发之下的动力。”
Keyword No.5 花名 “花名”文化曾是淘宝、支付宝企业文化的标志,每一个为这两大业务体系服务的员工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花名,包括从淘宝裂变而生的天猫、一淘、聚划算,都保留了花名传统。 “花名”文化还“传染”给那些在淘宝、天猫上发展起来的电商企业,作为“原厂”员工,“花名”文化更是如影随形,有的不但将以前的花名印在名片上,甚至引入公司内部,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花名”,铜板街、蘑菇街等都有此类文化。 此外,阿里巴巴将会议室命名为各个地方的方法也被“原厂”员工的创业公司所学习。
Keyword No.6投资人 阿里巴巴在2013、2014年豪掷500多亿元进行收购或者投资,在这之前,阿里巴巴“原厂”员工便已经纷纷进军投资领域。 吴炯、卫哲、李治国、赵敏、黄炎、熊飞等出自阿里巴巴的投资人,或者自建投资公司、组建基金,或者进入其他创投公司。
Keyword No.7前橙会 “前橙会”是阿里巴巴“原厂”员工可自愿加入的组织。橙色是阿里巴巴的标志色彩,“前橙会”顾名思义是聚集阿里巴巴“原厂”员工的一个机构。
Keyword No.880后 在阿里系创业者中,以80后生人为主。这或许折射出80后在商业经济中全面崛起的身影。与此同时,他们中的大部分面对的消费人群亦是同龄人。80后全面占据中国消费市场话语权的趋势,使得这批80后创业者在了解客户心态时如鱼得水。 “前阿里人”打通传统产业任督二脉
在贴有“前阿里人”标签的群体中,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盘算。毋庸置疑,创业是价值再造的好出路,但是将出路变成生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岸上观望的前阿里人而言,其实还有另一种选择,就是作为一股股暗涌进入传统产业,变身传统产业的改造者。 从淘宝用户研究员到服装企业电商负责人,杨溯是“暗涌”的典型代表。2012年,杨溯以股份合伙人身份进入老牌杭派女装浪漫一身,为后者开拓新的电商业务以补充线下受互联网渠道冲击的品牌销售。 意料中的,浪漫一身的电商业务在杨溯掌舵下,增速迅猛。“2012年,产品刚上线,当年的线上销售额已经超过传统线下体量的10%,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杨溯颇为骄傲地说,“希望今年这个比例能超过20%。” 电商思维确实能够改变传统企业的僵化面貌,然而,“正如当年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电话一样,互联网只是时代到这个节点而产生的一个非常先进的生产力工具。千百年传承下来始终不变的只有商业本身,也就是‘买卖’的行为逻辑。”杨溯说。 “暗涌”的前阿里人带给传统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交易市场的思维,这也是阿里人有别于腾讯人和百度人的技能。“一个公开的电子交易市场有助于信息透明化、运营效率的提升。”李治国说。阿里巴巴不待见“原厂”创业者吗 BAT、金山、盛大……培育创业者的IT企业如此众多,但背上“不支持离职创业者”“恶名”的却只有阿里巴巴一家,阿里巴巴既绝少投资离职员工的创业项目,也罕见与离职员工的创业项目进行合作。 阿里巴巴并不是全然拒绝与前员工的创业项目发生关系,但的确数量有限,收购李治国的口碑网、王皓等人的虾米网,支付宝与赖杰的树熊网络进行合作,这些都是对阿里巴巴原有业务的补充。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太多的案例可以说明阿里巴巴对离职员工的创业进行过支持。 此外阿里巴巴一直以来还有拒绝“三进宫”的不成文规矩,即从阿里巴巴离职两次的员工无法再回到阿里。 阿里巴巴极少与离职员工的创业项目发生关系,或许可以从创业项目与阿里巴巴的紧密度谈起。腾讯出来的创业者大多会避开腾讯在做的事情,创业项目往往是腾讯不愿意去做的,与腾讯往往不会产生直接竞争关系。 李治国曾从阿里巴巴离职创办口碑网,先被阿里巴巴投资,再被收购,之后再次离职创办了阿米巴资本,对于阿里巴巴极少与离职员工的创业公司打交道,他有着独特的理解。 “阿里巴巴作为平台方,要尽量保持中立,所以极少投资电商项目,后来因为腾讯投了一大批电商,阿里也只好改变投资策略了。”李治国说道。 此外阿里巴巴的一些腐败案例属于里外串通,所以为了避嫌,一些阿里巴巴员工也尽量减少与离职同事创业项目的业务联系。李治国也直言会因反腐败尽量和老东家少发生关系,尽量少给老东家找麻烦,省得内部人说闲话。 “不要认为阿里投你是应该的。只要你心里还在想着这事,就说明你不够NB。阿里系创业者自己要争气。未来十年黄金时期,是验证阿里系、腾讯系、百度系创业者是不是NB的最关键时期。”李治国认为未来的10年将是创业者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 最近,阿里巴巴对离职创业者的态度正在转变,现在支付宝与淘宝前员工赖杰创立的树熊网络开展免费Wifi的合作。据说,阿里巴巴已经接纳了一位“三进宫”的同事。
谁来决定这个时代 阿里系创业者只是我们现今商业时代一群充满激情的创业者的缩影:他们年轻,富有想象力,是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最忠实的拥趸,相信科技改变世界的力量,并致力于让新的商业革命来得更为凶猛。 除了阿里之外,百度、腾讯等大公司,同样也在源源不断地为这一次创业革命贡献力量。与阿里系创业者多数注重电商生态环境有所不同的是,自腾讯出生的创业者们更具备互联网娱乐与社交的商业嗅觉,项目多集中于游戏、移动应用、社会化营销等领域;而百度系创业者在搜索、本地生活服务和互联网金融领域最为集中。 当然,这股力量并不仅仅局限于BAT们。知名天使投资人、挖财董事长李治国称,携程系垄断了酒店行业,搜狐系垄断了视频行业,网易系百花齐放,这些大公司同样借其创业人群,以肉眼难见的力量源源不断地向这个时代辐射力量。 在历史上经常有人讨论彼此相悖的两个命题:被时代决定的人生,以及被人生决定的时代。 但可以明确的是,代表着这股创业力量的人们,正在与时代一起快跑。
(摘自《浙商》杂志8月下“特别策划”,策划/朱仁华 臧铯,编辑/何晓春 尹一妍 楼方芳,记者/姚恩育 沈晓琳 傅永恒,摄影/宋亮 鲁统磊)
以下为本期“特别策划”全部文章目录: ·阿里创业帮:决定这个时代 ·阿里“原厂”员工创业扫描 ·阿里创业帮参照系 ·互联网思维打通传统产业任督二脉 ·从“逛”到“口袋通” ·蘑菇街之变 ·铜板街争抢互联网金融阵地 ·互秀从淘宝返利切入电商 ·银盒子发力商家O2O ·阿里巴巴不待见“原厂”创业者吗 ·跳出阿里看阿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