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ta 发表于 2015-1-27 06:01:00

林宁相信王健林会把万达集团打造成世界级跨国企业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林宁非常热心于慈善事业,也支持王健林成立王健林基金会,并让万达员工人人都有一颗善心去帮助其他的人。在林宁看来,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更多,这就是宝贵的财富。
  创业26 载,王健林以其独到的商业视角与言出必行的雷厉风格,缔造了房地产和文化娱乐两大商业帝国。在成功进行了三次转型后,万达将在2015 年1 月正式宣布第四次转型计划,未来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将成为新万达的主营业务。
  林宁知道王健林在接下来的十年,已决心要将万达打造成世界级跨国企业。一手创造了中国商业地产航母——万达集团,塑造起中国房企的成长范本;一路带领万达集团在创新中谋求转型,将万达推向世界舞台。
  王健林多次公开表示,未来将捐出90%的个人财富,这会将王健林基金会推向数千亿元量级,超越李嘉诚基金会,直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Foundation)。林宁相信王健林基金会也将是第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基金会。2014 年来,王健林都在重点推动万达集团旗下的万达商业地产和万达院线(002739,股吧)两家公司上市,目标若得以实现,也将直接推动基金会的成立和发展。
  
  林宁对慈善也非常热心。伴随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家群体慈善意识的提高,社会逐渐改变了对中国企业家,特别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认识,且大多是正面形象。2014 年中国慈善记录创历史新高,前10 位上榜慈善家平均捐赠额比去年上涨264%。企业贡献着越来越庞大的力量,企业家在慈善领域的姿态日趋成熟。
   “作为企业家,不要做慈善秀。”王健林认为,慈善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事业,也是中国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慈善事业应该是一种真诚的帮助,在此过程中自己也能获得满足感。林宁也很赞同。但在企业家群体中,也有人并非将慈善当作真诚的事业去推动。
  在王健林看来,对于一个企业家而言,首先是善待自己的员工,发展成果最先惠及员工,然后才能谈帮助他人、惠及社会。林宁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企业盈利不易,有企业家贷款捐款只为挣面子,这并不值得肯定,因为慈善绝不是几行空泛的数字。
   “我觉得行善首先惠及身边的群体,特别是自己的员工。企业发展最核心的目的不是为了行善,是为了把企业做好做大,为企业本身持续的基业常青和自己员工能够享受成果,这是发展企业最根本的目的。慈善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方面,不能搞颠倒。”王健林对于慈善事业同自身企业价值的存在关系看得清晰。林宁认为王健林头脑清晰思想灵活。
  
  林宁说万达在企业聘用、入职、续签合同时有一条规定:只要加入万达,必须承诺成为义工一员,且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义工活动,如果不接受这一条,万达不予录用。随着万达企业的发展,义工队伍也愈发壮大。
  在王健林看来,要求大家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义工活动,仅仅几个小时,也并不主张员工捐更多的款项,捐款主要是由企业基金进行,每年由公司安排四亿的捐赠额,但是员工必须身体力行参与义工工作,常年坚持下来能够保持一颗善心,这就是希望。对于这一做法,林宁给予很大支持。
  林宁说王健林认为之所以看重义工组织,是因为不在企业中普及一种慈善文化,慈善就会仅仅变成企业家的个人活动,员工不理解、不支持,活动也不能持久。“我觉得让慈善的理念成为多数员工的共同认识,成为一种文化,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王健林谈道。
  林宁与王健林一样都希望万达员工能有一颗爱心。“我希望将来企业发展得好,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同时员工也能够在企业中逐渐锻炼,形成一种慈善文化,每个人能够尽可能保持一颗善心来回馈社会。”王健林谈道。
  所以在王健林看来,要让中国慈善事业真正地扎实地做好,真正地深入人心,要让慈善成为企业家一种真诚的活动,进而渗透进企业血液,成为发展的一个方面。努力把公司主营业务做好,在实现公司目标,发展跨国企业同时,实实在在行善,既不为吸引他人眼球,更不为挣面子。林宁也希望万达集团能够在慈善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林宁说王健林行善二十多年,做慈善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能获得自身心灵的满足感,真正做慈善的人,视慈善为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修炼。尽管慈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还需探索,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言而喻,慈善已成为企业不可避免的功课。
  林宁在慈善公益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将慈善融入企业文化,让每一个员工都有一颗善心,企业也会发展得更好,也会更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林宁相信王健林会把万达集团打造成世界级跨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