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最穷华侨农场”的困境与希望
http://www.chinanews.com/zgqj/2011/09-28/U26P4T8D3360361F107DT20110929005807.jpg 广东大槐镇华侨农场广华村,一群孩子正在兴高采烈地玩跳绳,他们的身后两侧新旧房参差不齐。 张美安 摄【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每天上午8时,年过五旬的苏维芳仍会习惯性来到他的龙眼地,为这里的300棵龙眼树除草施肥,“虽然种了不少龙眼,但毕竟靠天吃饭,收入很不稳定,有时一年下来才赚2000元。”苏维芳无奈地说,“希望这贫穷的日子能够有所好转”。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越南生活的一些华侨华人遭到驱赶,被迫逃难回到中国,苏维芳就是其中一员,回国后他被安置在广东恩平的大槐华侨农场。
据统计,中国现有华侨农场84个,其中有43个(占一半以上)是为安置越南归国难侨而设立或扩建的。广东作为中国侨务大省,其23个华侨农场里的归难侨人数占了中国国内华侨农场归难侨总数的43%。
由于华侨农场管理体制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大多数华侨农场发展缓慢,经济效益比较差。广东省官方27日公布的专题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广东华侨农场仍存在不少民生问题有待解决。
恩平市大槐镇镇长周荣嘉介绍说,过去30余年里,农场将归难侨职工纳入恩平市社保统筹,并落实了医疗保险,改善了他们的住房条件。尽管如此,大槐华侨农场还是成了广东最穷的华侨农场之一。农场里的归难侨靠小面积农业耕作、养殖和到企业打工维持日常生计,大部分生活和居住环境相对比较落后,人均年收入仅为3350元。
苏维芳说,虽然他家新建了大房子,但是村里的道路还是很不通畅,给外出带来诸多不便。此外,农场里仍有19个侨居村的村民在饮用不安全地表水。
大槐镇华侨农场的广华村有46户人,其中33户是归难侨。走进该村,只见在一排排老房子前面,新建了几排居民房。村民徐秀海称,老房子是三十几年前为安置归难侨而建,由于年代久远大多已成为危房,所以当地政府又给归难侨拨款重建了新房。
“这里平均每户可以拿到2万元的补贴,建房所需的其他费用仍需归难侨自己出,所以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参差不齐的新房。”周荣嘉指着那排新房说,家境稍好的已经装修齐整并入住了,但有些房子因资金问题,导致建成后内外部装修都无法继续进行。
大槐镇华侨农场生活水平在广东省各大农场中处于弱势,恩平市委副书记郑少强认为这是有很多原因的。曾任大槐镇委书记的郑少强说,华侨农场是历史的产物,归难侨属于弱势群体,所以一直备受关注并得到支持。国家给他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他们“等、靠、要”的懒惰思想,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在郑少强眼里,如今部分已长大的归侨二代,也会因享受不到与父辈相同的优惠政策,而在农场里制造不稳定因素,“他们要求给各种归侨一代所能享受到的福利优惠,甚至有人要求给工作。”他认为,当下在农场里,必须培养归难侨尤其是归难侨二代的自立精神。
客观上讲,大槐镇华侨农场的经济底子比较薄弱,加上土地贫瘠,不太适合农业发展。考虑到当下中国华侨农场的发展大多是靠“补”,而单靠补只是个“供血”过程,不能解决农场长期发展的根本问题,只有增强“造血”功能,才是农场发展的长久之计。因此,大槐镇华侨农场想到了发展工业园区,用工业来反哺农业,带动整个农场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大槐镇华侨农场自2003年开始,建起了六家工业园,发展起五金、皮具和制鞋等轻工产业,解决了1100多归难侨及其子女的就业问题。周荣嘉说,农场想通过工业建设,争取解决更多归难侨二代的就业问题,让他们看到未来发展的新希望。
该工业园目前有企业60余家,其中由农场内归难侨在港澳台或海外亲戚返乡投资的企业已达23家。周荣嘉透露,接下来华侨农场的改革仍将继续打“侨牌”,走“工业强场”的发展道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