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性的人 发表于 2015-9-19 18:24:22

烟引    2n5o5e5r

烟引   
中国的舶来品中最无聊的,我窃以为当属烟草了。   

  烟草传入中国已有近五百年历史。《樊榭山房集》载:“今之烟草,明季出自吕宋国”。明朝姚旅《露书》记载:“吕宋国出一草曰淡巴菰,一名醺,以火烧一头,以一头向口,烟气从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且可辟瘴气。……初漳人自海外携来,莆田也种之,反多于吕宋。”这段话告诉我们,烟草不属中国的土著植物,而是来自吕宋国。吕宋国就是今天的菲律宾。菲律宾就那么小一个弹丸岛国,却输入泱泱中国这么一个神物,也许是历史的必然。   

  记得小时候(大概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看见大人们吸烟很悠闲的样子,有时还吐出连环套徐徐飘向天空,很是羡慕。之后便偷出父亲的烟卷藏在屋后的墙角模仿大人的模样尝试,结果弄得咳泪连连。很不理解大人们享受烟卷的乐趣从何而来。后来稍微长大了些,又试着抽了几回,感觉似乎好了点。有一回偷抽被父亲发现了,差点被打了个半死。从此也断了烟卷的来源。那时抽烟只是觉得好玩,既然大人反对,又无烟资,也就作罢了。   

  知道抽烟上瘾才是近几年的事情。   

  如果说小时候抽烟是为了好玩,那么长大后却是为了交际,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习惯。这种习惯长了想改掉却是难上加难了。这也许就是好多人戒都戒不掉的烟瘾吧。   

  大学刚毕业时母亲告诫我需买点烟酒之类孝敬领导方不会分配的很差。本来家里很穷,母亲靠借贷筹得二百元资费,让我提溜着去找主管领导,结果我拿着这二百元一路向南去了海口,目的想在哪儿谋个自己喜欢的差事,没几天母亲的电报就到了海口,谎称病重,我不得不即刻赶回,结果是钱事两空。回家后才知母亲用心良苦,给我找了门亲事。害怕我再次出走,还邀来好多亲邻劝我铁饭碗绝不能丢,好不容易才考上大学,还指望我就业后有个正式工作光耀门楣呢,我却要自砸铁饭碗换个瓷饭碗,岂不招人笑语。我拗不过母亲,只好放下当初的想法。不知道是不是烟酒惹的祸,由于没有按照母亲的旨意行事,结果如母亲预料的那样被分配到一个没有人愿意去的偏僻乡村教书去了。直到现在我还为我当初没听母亲的话感到懊悔。也许都是那烟酒钱做的孽,若是稍微分配到一个体面的地方,不至于后边一连串的不尽人意。先是初定的婚事泡汤,女方虽不怎么样,却嫌弃我深山老林里讨生活,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出山,加之少得可怜的一点工资又不能按时发放,于是人家找了个农民嫁了。再是后来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城里上学,由于是乡下户口,要挤入城里较好的学校就读,就得找人走门路。幸亏这件事能够补上,至此才知道香烟的妙用不单单是抽起来悠哉乐哉。   

  当我发现了香烟可堪大用,于似乎也就学着抽了起来,目的是能够和别人找到共同的话题。如若在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场活你不备香烟,那么能够解决的问题也就成问题了。   

  长期以来,中国的的传统待人方式是见面一支烟。有了这一支烟,再陌生的人都会马上熟络起来。   

  香烟的牌子和身份是挂钩的。“一等烟民是熊猫,祖宗三代党全包。二等烟民软中华,想要干啥就干啥。三等烟民盖儿玉溪,这样的干部最牛逼。四等烟民芙蓉王,不是地皮就流氓。五等烟民红塔山,这样的干部太一般。六等烟民珍珠猴,大部分都是臭老九。七等烟民软猴王,大部分庄稼地里忙。八等烟民烟锅袋,不吃低保那才怪。九等烟民流浪汉,找烟屁股满街转。”   

  其实,用烟待人的方式也是有讲究的,有时身上要带好多种牌子的香烟(土豪例外,只对一般收入者而言),见啥人发啥烟。若是不小心搞错了,别人会很看不起你。有时见了给你办事的领导你若向他毕恭毕敬的献上一颗香烟,人家把玩半天,弄明白牌子,然后轻轻放在一边,这说明你发的那颗烟不对人家等次,这包烟也许是你一个月的生活费,可在人家眼里不过是三分钟的雾霾,事情很可能就坏在这支烟上。人家会告诉你,去吧,慢慢研究。研究研究,你懂的!若是发对了牌子,人家会放在鼻下嗅嗅,这时你赶快掏出火替人家点着,人家要是悠闲的抽起来,说明该办的事情有门了。这时切记准备好两条这样的香烟临走时装作忘记留在人家的办公桌上,为事情成败奠定基础。   

  抽烟有了品味不是一般人能够以达到的。每每想起刚入道那几年有时连几毛钱不带把的“红公主”都抽不起。一个月收入不到一百多元还时常拖欠,甚至自种过旱烟叶用学生的废旧作业本纸张卷了过瘾。待到年终稍发了薪资,下决心买来几盒带把的“黄公主”酬劳自己一年的辛苦,有些老教师看了很是羡慕。会感叹道,人家年轻,负担毕竟也轻啊!   

  那时,几盒香烟就会凝聚周围好多看不见的力量。   

  现在,收入涨了好多,可香烟的价格也翻了好多陪。我周围的同事大多是六等烟民,七等烟民。享受谁都会,体面谁都会讲,但各人挣的人民币是有数的,毕竟一日三餐都要请它谋面啊。   

  烟瘾对于烟民来说如鱼离不开水。若是烟瘾犯了,身边一时又不得手,那种犯傻的感觉是不吸烟者很难理解的。大有宁可卖掉自己的娃,也要换来个纸烟把之感。我曾因失眠找不到香烟,后来在垃圾篓里找了半天,翻到一个满是污垢的半截烟,过把瘾后才勉强入眠。还有一次夜里写东西,连那次的幸运都没有了,就急忙把盆栽的茉莉花叶子揉碎了用火烤干将就着做了个烟卷过了瘾才把东西写完。之后得了教训,也形成了习惯,写东西前桌子上必放一包烟方可有灵感。睡觉前枕下压一包烟方会入眠。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近几年流行戒烟,为了将生命进行到底,更为了不讨别人厌,暗暗下决心戒过两次,最长的一段时间一年多没有抽烟。想着戒烟不过如此,说戒就戒了,可回老家过了一个春节,遇到街坊邻居不得不烟来烟往,结果渐渐又复吸起来。如今烟瘾更大了,若是一时无烟可抽,便嘴唇发抖,言不成句。甚至心里有股无名火随时想发作。   

  烟瘾再大,只要有恒心,也会戒掉。我身边有好多朋友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都彻底与香烟断绝了关系。现在,国家明令规定很多场活不能吸烟。因为吸烟不仅仅影响的是个人健康,更多的是给周围的无辜者带来不良影响。不久的将来也许吸烟者会成为过街老鼠,若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员,看来提早戒烟是每个烟民的明智之举。   

  若烟瘾太大一时戒不掉就少抽,我有时遇到不适宜抽烟的环境,比如会场、课堂、剧院、医院等,会自觉忘本文章来自白癜风











static/image/common/sigline.gif
笔走龙蛇演绎艺术人生
“人一生要做很多事,能做成功一件就够了。”这是拥有“全国百杰书法家”、“宜宾市拔尖人才”称号的李代煊先生告诫他的弟子时说过的一句话,他主张人的一生不可贪多求全,而要致力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并取得成就。现今,李代煊先生是中国书法分享论坛精仿-旅游旅行2015 GBK.org/thread-53-1-1.html]商友圈(Qing) GBK版本 V2.0 正版首发 含渗透教程家协会会员、宜宾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宜宾县书法家协会主席、石城书画社顾问,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已出版专辑《李代煊书法集》。对已“成名成家”的李代煊先生而言,在书法领域这“一件”事上理应是当之无愧的“成功”了,然而他却并未以此觉得“够了”,仍是笔耕不辍,刻苦钻研、潜心探索、悉心指导学生,在文化强县的激昂号角声中,他正高擎书法艺术大旗,引领着众多书法爱好者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锲而不舍研笔法   

  李代煊,又名岱宣,号石城山人,1944年5月出生于宜宾县复龙镇清溪村白果社的一个石匠世家,上溯五代均为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境贫寒。他4岁“发蒙”私塾,5岁始描《三字经》,在横江中学念初中时即已凸显书写功底,学校每周更换的对外宣传墙报,都是他垫着板凳用毛笔直接书写在黑板上。每当他办板报时,总有很多师生及街坊人士围观,称赞不已。时任横江区公所文书的王其祥曾断言:“此人日后必成‘气候’!”只因特殊年代的历史因素,踏进高中校门不久他即搁浅学业。此后,为生计使然,他接过父亲的衣钵,当起了石匠,一干就是近10年。后来,他被聘为乡村教师,先后在复龙、横江等地任教。再后来,他被调到横江镇文体办任主任。若干年后,他被调任宜宾县文化馆工作员。历经多次生活变迁、工作更替,其间,李代煊先生除了丰富学识、勤勉工作外,对书法的挚爱、对练字的执着也始终伴随着他。无论严寒酷暑,稍有闲暇,他总是在案几上凝神练字,乃至通霄达旦,废寝忘食。先在报纸上练,再在草纸上练,最后在宣纸上练,并开始注重疏密相间、粗细转化、刚柔并进的关系处理,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   

  就“原始学历”而言,以世分享论坛精仿-原创响应式模板! Mura商业版GBK ¥ 299.00俗的眼光来看,李代煊先生诚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锐意进取、励精图志、广泛涉猎,后天学识已早非常人能及,谈吐中满是睿智、诙谐,且为人正直、敦厚坦荡、不计名利,这又更是远在俗人之上了。   

  李代煊先生认为:“‘书写’是生活化的书法,而‘书法’是艺术化的书写。”通俗点说,书写是书法的基础,书法是书写的升华。书写与书法相辅相成,又有着“质”的迥异。李代煊先生由“书写”阶段跃升到“书法”阶段的分水岭是1983年,那时,他融入到翠屏区书法群体活动之中,广泛结识“圈内人士”,开阔了视野。在书法家侯开嘉的影响下,他明白了不能急于“创新”,转而认真读帖、临帖,先学“二王”,继学唐楷,后涉明清,再转北碑,博采众长,结合自身感悟,逐步寻求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风格。为了进一步提高书法技艺,李代煊先生除了闭门苦练外,还先后远涉河南、陕西等地拜书法名家为师。有了老师言传身教、悉心点拨,悟性极佳的他书法技艺日渐精湛,在书法界颇有声誉。他在《李代煊书法集》自序中有这样的表述:“我以赤子之心轻松率意求北魏碑帖交融,图谋化为自我语言,今天的面目已不再纯粹属于某家的了。”   

  天道酬勤缀硕果   

  一般人认为,书法创作无非就是一张案几、一砚水墨、一张宣纸、一支毛笔而已。殊不知,真正的书家作书不仅写前要布局,写时还得考虑留白、掌握节奏,讲究用笔、结构、章法等,这样才会有浓淡、枯湿、缓急、疏密、大小的和谐统一。试想,笔走龙蛇,白纸黑字,沉浸于刚柔俯仰的创作境界,那简直是艺术的享受!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20世纪90年代,李代煊先生的书法技艺蒸蒸日上,逐渐走出宜宾、走出四川、走出中国,不断参加国内外书法交流活动,各种奖项和荣誉称号接踵而至。   

  李代煊先生书法作品主要参展:全国第六、七、八届书法篆刻展,第三、六、七、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1999年书法年展,第一、二、三届全国正书展,第二、三届全国楹联书法展,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中日、中韩书法交流展,中国北京第一、二、三届国际书法双年展,纪念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全国会员优秀作品邀请展,全国首届竹文化书画作品展,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岛书法学术提名展,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书法双年展,第二届当代中国楷书名家作品邀请展……   

  李代煊先生首次参加国家级展览并跻身国家级书法家行列是1989年12月的第三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作品参加这次展览的宜宾籍书法家只有李代煊和陈明辉、徐中德三人,这亦突破了第二届展览宜宾籍书法家仅侯开嘉一人的格局。   

  1999年全国书法年展,也是建国50周年书法界大展,堪称国内最高书法学术水平的展览,规格很严,须连续三届在全国展中获奖的中青年书法家才有参展资格。这次全国书法年展共遴选出60件书法作品入展,多个省市无人入围,四川入选5人的作品,宜宾籍书法家李代煊和侯开嘉、傅世和三人的书法作品入选参展,李代煊先生入展的作品是楷书条幅《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李代煊先生书法作品主要获奖:1994年国际文学艺术博览会特别登记认定,1995年全国名城书画作品展一等奖(最高奖),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奖(最高奖),199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巴蜀文艺奖”,2001年全国百名市长申奥书画作品展特别荣誉奖(特邀),2003年全国吴道子书画作品展银奖,2004年第三届全国公安系统“卫生之光”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特别奖(特邀),19分享论坛精仿-响应式 企业、公司 商业版GBK ¥ 359.00独家首发95年、1997年、1999年、2001年、2003年分别荣获宜宾市人民政府“阳翰笙文艺奖”二、一、一、一、二等奖……   

  1995年12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中,李代煊先生的楷书条屏《书谱摘句》获得“全国奖”(最高奖)。此届展览共有46人获奖,参展的四川籍(含重庆)书法家中获奖三人,即宜宾李代煊、成都刘新德、重庆王颖。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沈鹏、副主席王学仲、李铎等驻足评赏李代煊先生的书法作品,国家文化部部长刘忠海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烟引    2n5o5e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