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样本搭乘“神八”进入太空实验
温州网讯 近日,由温州医学院药学院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工程菌种和转基因红花种子,搭乘“神八”飞船进入太空。这两个神秘的“旅客”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它们又将担负怎样的科学使命?本报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神秘“旅客”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温州医学院药学院王晓杰教授介绍,工程菌种是一种微生物,转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的基因,在发酵后,通过提取、分离出蛋白药物,而这种药物就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一种新药,这种新药在促进创伤愈合、溃疡愈合、血管再生、眼晶状体修复、神经组织修复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功效。之前开发出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已经上市,并投入临床使用。
而另外一位“乘客”转基因红花种子,是一种植物种子,克隆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将这种转基因种子种下收获后,通过提取,同样可以得到药用蛋白,这样在大地里种植种子就好比是建了一个生物药厂一样。
据悉,转基因红花种子是温医李校堃科研团队与相关单位合作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又一项重大科研成果,该项目已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已经建立先进的表达药物蛋白的技术平台,并获863计划的支持。
实验物种如何进行“打包”上天?
此次搭载上天进行太空实验的重组新药工程菌种和转基因红花种子,由国家航天科研机构遴选产生,这也是温州第一次对生物药品进行太空实验。
据了解,自从一个月前温州医学院得知这一消息后,就立即着手各方面的前期准备。
11月1日,就在“神八”发射升空的当天,记者有幸来到温州医学院药学院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目睹了为这两个实验物种进行“打包”特殊处理的机器和“打包”演示过程。
温州医学院药学院院长助理张健告诉记者,搭载“神八”上天的重组新药工程菌种,在送去之前,要经过特殊处理,每个细节都要求做到非常准确、细致,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将导致实验的失败。
他说,对这些微生物类工程菌种的“打包”,都要在洁净无污染的试验室内,通过一台机器进行零下60摄氏度的冷冻,然后经过真空干燥,再存放入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保存管内,为了保险起见,保存管采取了“管中管”双层加以保护。单单冷冻干燥这个过程就需要24小时以上。
“所有这些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每一个步骤都非常严谨,出不得丝毫差错,否则都将影响实验的准确性,甚至前功尽弃。”张健说。
太空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打包”好的实验菌种,被专人小心翼翼送到了中国空间技术部门,然后由技术人员统一安排装入“神八”飞船。接下来就是等待实验结果了,这也是温州医学院药学院以李校堃院长为首的科研团队最为期盼的事。
温州医学院药学院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说,此次太空实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看菌种在太空辐射的环境和失重的状态下,是否会产生新的变化,即表达量是否变化。说得具体点,就是要知道重组新药工程菌种在太空环境下是否能更多地提取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提高产量。举个例子,这就好比种田一样,播下去的种子,通过某种科学施肥改变它的生长环境,如果能因此达到产量的提升,那就说明这种方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温州医学院药学院院长李校堃教授介绍,菌种经过太空环境之后会获得有关生物遗传及突变的有价值的数据,有可能出现新的菌种及植株,可能高效表达药用蛋白及表达新的有价值的代谢物质,这对推进我国生物技术及生物制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说白了,这将会使制药成本降低,成本降低药价也就下来了,最终受惠的自然是老百姓。
(温州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