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富豪榜折射出了什么? 3iepo21o
2013年作家富豪榜新近发布,引起舆论哗然,富豪榜上除了有老面孔以外,又增加了几个新面孔,因而又一次引起人们的眼球和羡慕。作为从事文学事业并因此而获富,本来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因此有关作家具体分析青少年白斑发病后的危害与富豪能不能联系起来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作家因为著作丰盈,作品受到市场青睐,销售前景看好,本身就体现了作家的自身价值,因此作家以自身的劳动获富,也是理所应得,因而不该有其他方面的一些杂音,说三道四,说长论短。
然而,对于文学事业上的贡献能否以富豪榜上的名次论英雄,这倒不见得。而与此同时,如果以研究市场阅读为倾向,以财富收入多少为价值来衡量作家的价值,这未免又剑走偏锋。同时作家富豪榜的设立是否能够推动文学的健康发展,或者是有利于文学迈向精品化的道路,这又未必见得。
如果拿财富来衡量文学作品的价值,那么以历史岁月的积淀而论,对于那些曾经获得过很多读者,曾经拥有众多粉丝的畅销书而言,它们虽然一时高高居于那些被历史大浪淘沙的文皮肤出现一小块一小块白色是不是很严重学经典之上,然而,在流行过后,它们却又往往经不住时间的检验和淘汰,很快就被抛入了历史的垃圾堆。因此,有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对于文学上的贡献我们是不能以财富收入作为价值导向的,因为判断是否文学经典唯一的标准依然是时间的检验,是世世代代人们的选择。
文学创作是否应该追趋市场,迎合大众口味,显然,对于“财富“二字而言,往往不能不让人心动,有句话讲:“心动不如行动”。因为作家毕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倘若能够从作家财富榜上琢磨出时代人们的阅读倾向,并沿着人们的阅读口味去进行创作,可能作家们码的字一定会有一定的财富回报。而不至于落得个像著名诗人梁晓声生活困顿的境地。我在年轻时曾经喜欢诗歌,也写过诗歌,于是也与当时有一定文学成绩的朋友讨论诗歌,但是,我的热情却遭到了他们的反对,“诗歌能解决吃饭吗?”这是他们对我的质问。
的确,市场经济时代,诗歌的辉煌已经不再,作家们也纷纷转型,创作迎合市场,迎合财富。然而,我又扪心自问:这样因迎合市场的文学作品价值究竟在哪里?群众的阅读趣味又有多高?于是,可以看得见的是哪些作品销售得快,兜里收入的银子多?如果作家们因为银子而喜欢写一些下半身的东西,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那么,作家们作为塑造社会灵魂的责任又在哪里?如果说世风沦丧,道德败坏,仅仅归结为西方腐朽的生活作风对于人们的侵蚀,未免有点偏激。我想,在推波助澜上,这些流行的文学作品也脱不了干系。因此,衡量文学作品的价值,衡量作家的价值不能以财富论英雄。
这病在食时也需留个心历史上,汉大赋之所以被文学家们所诟病,就是因为汉大赋大多为溢美之词,歌功颂德,夸饰太平,迎合权贵,真正很少有反映现实的作品。之所以这样,就是作家迎合世风,考虑自身的富与贵,而根本没有遵循文学的自身规律。因此,汉大赋虽然流行得了一时,却流行不了永远,大多作品都被打入了历史的垃圾堆里。同样的,如那些充满着靡靡之音的宫体诗,除了多得了几个赏银以外,大多还不是一样被人民所淘汰掉。而真正反映民间疾苦的诗作,为人民歌与呼的作品,却永远的被人们传送下来。
因此,作家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要被人民所承认,所认可,就一定不是拿财富而言的,而是以作品是否反映了社会的深度和广度而言的,是否弘扬了人性的真善美,是否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而古代经典作品如唐诗宋词元曲以及《红楼梦》和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的作品等无疑为作家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最后,对于作家富豪榜的设立,我们也不能看的过于隆重,完全可以看做是娱乐化的行为。因为作家富豪榜并不是文学批评,也不能指导文学迈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更不能指导文学创作走向精品化的道路。因为富豪榜上看到的更多的是读者的迎合,跟风,并不是读者的理性选择。因为只有当一个社会建立起了理性的读者群体,才会有真正的经典作品的出现,文学上也才会有真正的时代大家。这正如民国时期鲁迅,郭沫若,茅盾,沈从文,林语堂等那些大家一样,才无愧于中国文坛的大家一样。倘若把这些大家和富豪榜上的作家比较起来,我们就可以明显的看出谁的作品才会有永远有价值,谁的作品才是永远的无价之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