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jyx 发表于 2016-4-21 17:53:02

我与一本好书 zudtsnw0


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伟大的人。   

  ——题记   

  这年暑假,我进一步认识了三个在世界人类艺术史上具有崇高地位的巨匠,他们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及列夫?托尔斯泰。虽然之前都有所耳闻,但今日却是更细致的了解。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的《名人传》(原名《巨人三传》)。   

  这本传记着重记载了这三位伟人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这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纪录主人公生平的作品,而是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叙述着三位伟大的天才,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负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   

  贝多芬全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等等,而因此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英雄交响曲》可谓是贝多芬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此曲一名为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   

  而贝多芬的另一部惊世之作《命运交响曲》,也颇具名气,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   

  纵使贝多芬生平高傲,但也不能掩盖他自身的璀璨。谁也不能否认这位音乐帝王所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巨大震撼。正如罗曼?罗兰在书中写道:我既缅怀他,同时也颂扬其伟大的伙伴、正直与真诚的大师,纪念那位教会我们如何生与死的人。   

  身体上的残疾使贝多芬的情绪愈加的暴躁,心中的苦痛与煎熬,那压抑的情绪使他不能自控。他疯狂着,疯狂的想要从音乐中获得一丝救赎,指尖在琴键上不断跳动,他竭力索求那一丝的快感。或许,只有音乐,只有音乐才能让他忘掉一切苦痛。音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赤裸的,纯净澄澈,生与死不再变得可怕。就如同贝多芬自己在信中说道:音乐是一种比任何智慧、任何哲学都更高的启示。   

  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乐。”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要说贝多芬的人生还拥有一丝阳光的话,那么书中所说的第二位大师,则是一位在悲惨中度过一生的人类灵魂大师。他就是——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是在精神上承受着压力和折磨。他到处遭遇嫉妒和陷害,被迫给教皇服务,没有自由可言。幸运的是他有着崇高的理想追求,他比同时代的艺术家更加不满足于宗教艺术,更追求表现尊严与意志,他是骄傲自信而且固执的,对艺术的狂热追求使他摆脱外界带来的苦难,在艺术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他的光芒刺痛了那个黑暗时代里的人的双眼,让人们看到了真善美,看到了真理和正义。   

  米开朗琪罗全名米开朗琪罗?迪?洛多维科,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琪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   

  他生活在意大利社会动荡的年代,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所生活的时代产生了怀疑。痛苦失望之余,他在艺术创作中倾注着自己的思想,同时也在寻找着自己的理想,并创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体格雄伟、坚强勇猛的英雄形象。《大卫》就是这种思想最杰出的代表。它是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之一,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中世纪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米开朗琪罗的一生都投入到艺术中去,带着那种近乎狂荡不羁的色彩。他是一尊折翼的胜利之神,他有力量,他征服了。但他不要胜利,那不是他所期盼的。真是英雄天才在与不是英雄的意志之间,专横激情与不愿这样的意志之间的尖锐矛盾!   

  罗曼?罗兰曾在书中说,“我在这里所要介绍的命运的悲剧,就是提供一种与生俱来的痛苦形象的悲剧,它源自生灵的深处,它不断的啃啮生灵,并且不把生灵毁灭掉之前绝不离开他。这是这个伟大的人类的最强大的代表之一,自一千九百年来,它就一直在以它的痛苦的呼唤及信仰的呼唤响遍四方,那就是那个基督徒。”   

  谁若不信天才,谁若不知天才是何物,那就来看看米开朗琪罗吧。从未有人像他那样被天才所困扰的。这才其似乎与他本人的气质并不相同:那是一个征服者侵占了他,并让他受到奴役。尽管他意志坚决,但也无济于事,而且,甚至几乎可以说,连他的精神与心灵对之也无能为力。这是一种疯狂的激发,是一种存在于一个过度柔弱的躯体和心灵中而无法控制它的可怕生命。   

  他那般伟大的心灵俨如高高的山峰,尽管风吹袭他,云遮住他,但是那里空气清新,涤尽心灵的污秽,当云开雾散时,俯临人类。   

  这就是那座高大的山峦,他矗立在文艺复兴的意大利上方,远远望去,可见其巍峨的身影消失在天空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与一本好书 zudtsnw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