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温州市域铁路网
核心提示:市域铁路交通是维系“1650”大都市各组成部分的纽带之一,也将带动温州城市空间拓展。温州网讯 随着市域铁路S1线今日开工,未来几年,我市将陆续建成由4条线路组成的市域铁路网。市域轨道交通正向市民生活走来,将成为现代化温州大都市的一个标志。这个全新的项目,将给温州带来哪些值得期待的变化?
优化交通——
市域交通多了“铁哥们”
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铁哥们”,对优化一个地方的交通起着显著的作用。温州市域铁路正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有益补充。
根据调查,2009年市区居民人均日出行次数2.21次,平均每次出行时间是28.73分钟,平均每天用于出行的时间是62.9分钟。通勤性质的出行占居民出行总量的71.3%,换句话说,居民出行时间分布呈明显的早、晚双峰型。
虽然温州市域范围已初步形成普通公路网,但随着汽车数量的迅速增长,与有限道路资源的矛盾日益凸显,高峰期各高速公路出入口、进出城市主通道车辆拥堵越来越厉害。究其原因,交通研究人士都认为,温州公共交通结构不合理,有待发展完善。
轨道交通的发展,是优化温州客运体系结构,缓解公路交通压力的有效途径。即将开建的S1线是都市快线,设计时速为120公里,平均旅行时速50公里至60公里。从城市西向的温州南动车站到东部的灵昆岛或温州机场,运行时间在40分钟左右;从金温铁路温州火车站到温州机场或温州南动车站均在30分钟以内。
在S1线一期规划的14个车站中,将设置以温州机场、温州火车站、温州南动车站等3个大型对外交通设施为主的枢纽站;5个作为市域铁路交通线路之间、轨道交通与多条常规公交线路衔接、市区关键地段的换乘枢纽中心站;6个则为普通站。
这条线路虽然没有直接贯穿现有城市闹市区,但串联市区多个节点性的交通站场,可分担这些站场旅客集疏运任务。
从更大层面讲,市域铁路将优化温州综合交通结构,形成都市快速交通网络。我市已具备公路、干线铁路、民航、水路等重要交通方式,而市域范围内,从都市区核心区、副中心以及中心镇连通这些交通方式的走廊,还显得单一、薄弱。温州市域铁路网将高效衔接各组团与以上各种交通,共同构成我市立体综合交通系统。
拓展空间——
引导城市“顺藤摸瓜”
长期以来,温州城市空间范围迟迟难以拓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交通发展缓慢,各组团之间通达性较弱,导致城市对周边乡镇的辐射能力不强。
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士介绍,交通方式的变化,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市域铁路交通是维系“1650”大都市各组成部分的纽带之一,也将带动温州城市空间拓展。
市域铁路网4条线路呈两纵两横布局,不仅交织于大都市区核心区,而且北连乐清和永嘉瓯北,南到瑞安、平阳、苍南,网络覆盖大都市区大部分区域。它重点解决大都市区中心城区与组团、组团与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兼顾服务大都市核心区主中心部分中、长距离出行,对吸引客流往这里集中有很大的潜力,沿线具备开发物业的市场条件。
同时,我市市域铁路运用“TOD”发展理论,即交通引导城市发展,以轨道交通沿线重要站点为平台,促成一批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文化娱乐、游憩等各类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群体。
通过市域铁路网络,可以积极引导大都市向新区、郊区、中心城镇延伸发展,真正拉大城市框架,从而实现城市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目标。
绿色生活——
倡导市民环保出行
快速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绿色的交通服务形式,对我市建设生态城市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市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幸福温州。
轨道交通列车以电力作为动力,基本不存在空气污染问题。而且,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一样,是一种大运量的公共交通形式,可以用较低的能耗,实现较高的运输效率。
它的便捷和高效运输,将引导广大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和使用,从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市域铁路将穿越居民区、学校、医院、商场、产业区等人口密集区。为减少运行列车产生的噪音污染,建设部门将在相应区段设置隔声设备屏蔽噪音。根据设计要求,S1线全线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以有效减少运行噪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