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jyx 发表于 2016-4-25 15:47:28

莫让文化瑰宝陷入权力交易的泥淖 hy1ru1gn


1月15日,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受贿案在山东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公诉人指控其受贿总额高达1348万元。倪发科在最后陈述时说:“多年来,我没有学会抽烟、喝酒、打牌、玩麻将,但我偏偏痴迷上了玉石玉器,让所谓的玉文化的这种糖衣的‘雅贿’迷住了双眼,让疯狂的石头,把我绊倒,摔下万丈的深渊,走向了人生的不归路。”倪发科提到的“雅贿”这个词,就是一件贿赂的隐身衣。不过其本质仍然是利益与权力的交易,无论怎样装扮,都是肮脏的。倪发科似乎是想告诉别人: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玩麻将。我和那些只爱吃喝玩乐的“好嗜之徒”不同,我喜欢玉石、字画,爱的是文化。我是一个有品位的人,生性并不贪婪。   

  倪发科所说的玉文化是什么,从国家、民族的层面讲,它是精神文明的传承。在个人身上,则是品格、修养的体现。子曰:“君子比德于玉焉”。在孔子眼里,玉是仁、义、礼、智、忠、信……等品格的象征。君子佩玉,不仅是装饰,也是在提醒自己要以玉自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象征的是大义,是气节。冰清玉洁、白璧无瑕,则是希望人也能像玉一样廉洁光明。倪发科喜欢玩玉,但玩的是玉的外表。他不懂得,也不关心玉的品格内涵。他先后49次收受他人的玉石、字画总价值超过一千万,就是贪婪本性的暴露,是对玉的品格的玷污。   

  鉴赏书法、字画,喜欢玉石、古玩,为的是陶冶情,怡情养性。这属于个人“雅好”,无可厚非。但喜欢不能沉湎,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手上握有权力的白癜风医院长沙哪家好人如果沉湎其中,一些惯于钻营者必会投其所好,让官员的“雅好”变成他们的贿赂通道。这种披上文化外衣的“雅贿”,更具隐蔽性。送玉器、字画既不像送金钱那样让人忌讳,也不像车子房子那样显眼。它披的是艺术爱好的外衣,打的是文化交流的幌子,显得“高雅”。送的人泰然,受的人心安。然而别人无缘无故地送给你价值百万的玉器、书画,为的是什么?还不是觊觎你手中的那点权力。但无论是赤裸裸的金钱,还是书画、古玩,只要是权钱交易,就是腐败。需要警惕的是,时下,这种肮脏的交易,却在风雅的烟幕里变得更为隐蔽,更加猖獗。   

  原河南省会副主任王有杰因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死缓。他辩称“我的字市场价每平方尺至少2000元”,一个地产商为买他的七幅字,花了140万。王有杰讲这些,是试图以此来解释他的巨额财产是买字得来的。但土鸡蛋不是什么时候都那么值钱的。王有杰入狱后,他的字就乏人问津了。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会议上怒斥“有的领导干部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指的就是现在的一些官员,通过在各类艺术协会兼任领导职务,从而谋取个人名利。这种“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位子”的腐败行为,必须惩治。   

  玉石、书画本是艺术、文化的象征,是品位、高雅的代名词。但如果把它当作权钱交易的标的,那就是对艺术的亵渎。对品位的贬低。官员们若是真正热爱,就请留给它一片净土,莫让民族文化的瑰宝陷入权力交易的泥淖。   

  2015.1.2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莫让文化瑰宝陷入权力交易的泥淖 hy1ru1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