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 发表于 2011-11-17 07:08:03

“进不去、出不来”的民康医院

       作为浙南最大的公立精神心理专科医院,核定300张病床的市民康医院,最多住了900多病人。超负荷运转的背后,折射出我市精神治疗资源的紧缺以及社会关注度不高的现状——  坐落于瓯海区西山塔下的温州市民康医院,距离大马路仅有30米。作为温州最早创办的精神疾病类专科医院,虽早已声名远播,但真正了解这里的人却不多。一大早,这里不像其他省市级医院人来人往,而是冷冷清清,停车场还有数个空位,门诊量也不多。
  但是,一番冷清的表象下,却是医院超负荷运转的实况:核定300张病床,最多住了900多病人,其中一些病人住院多年,康复良好,却无家人接他(她)回家。
  病床紧缺,
  会议室改成病房
  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各种诱发精神疾病的因素在增多,人们也日渐接纳精神类疾病的治疗,儿童孤独症、失眠、抑郁、酒精依赖、老年痴呆等之前不太被重视的疾病,近几年占了民康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相当的比例。
  看病的人多了,供需开始不平衡:该院核定病床位300个,2003年病人数为200多人,如今病人数增长到900多人,还有100多病人在排队等床位。在重症区,临近医疗室的一间核定6床的病房里,摆放着8张病床,两床之间的间隔不到1米,空间略显拥挤。“重症区核定住60人,现在住了90多人。”该病区负责人陈策医生一脸无奈地说,为了最大化腾出空间摆放床位,医院将会议室改装成病房。
  跟普通综合医院不同,精神专科医院不但需要病床,还需要更多场地方便病人进行活动、开展各种恢复社会功能的训练场所,所以医院的餐厅也是多功能的,非吃饭时间,就是病人的活动场所,员工的篮球场也被改造成供病人使用。
  与硬件缺乏相应的,医护资源也捉襟见肘。就拿重症区来说,90多号病人,只有4名医生、12名护士、4名护理工和1名清洁工负责,远远达不到正常运作的人员配置。
  徐师傅是重病区的一名护理工,这是一个极具体力活的工作,因为有些病人属于躁狂或冲动型,很容易出现伤人或自伤行为。从早上开始,徐师傅就一直呆在重症病房的门口,留意所有病人的一举一动,一旦病人有异常行为,他就要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诊治。护士站的墙壁上,细心地记录着每位病人需要防范的行为,比如冲动、逃跑、自杀、藏药、跌倒等,以及只允许某些人探望等注意事项。
  回归社会,
  精神病人需要更多关注
  精神病院为何成了“进不去、出不来”的医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时间较长,家属把愈后病人长期搁置在精神病院的现象并不鲜见,曾经有的病人住院时间长达10年之久,其中不乏一些恢复良好、完全能回归社会的对象。
  小亮(化名)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记者看到他时,他正在整理病房。如今,他成了医护人员的小帮手,平时会主动帮助清洁员打扫卫生,充当新病人的生活“指导员”,新来的病人有冲动行为时,他还会协助医护人员一起应对。小亮的主治医生告诉记者,小亮治疗康复后,已经半年多时间没有复发,但他的家人并不愿意接他回家。
  “精神病人离院后的复发率在60%左右,主要原因是没有坚持吃药,又缺少家人的督促。”陈策说,他的一个病人曾患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经过一个月的住院治疗,康复后回归社会,继续掌管家族企业的财务工作,现在每天只需吃一颗药物,完全是个正常人,“有些精神类疾病也只不过像高血压、甲状腺之类的病人一样,需要长期服药而已。”
  很多家属不愿意接病人回家的一个原因,在于随着全民医保的普及,病人住公立医院的成本比在家照料花费低得多。小亮每月在医院只需花500元生活费,其他费用均由医保承担,如果回归家庭,这个费用还不够药费,更不用说陪护人员的费用。同时,因为对精神疾病的不了解,社会对精神病人存有偏见,对他们的接纳度不高,社区、康复机构等社会功能的欠缺,让病人离开医院后的康复治疗难以持续,这也为精神病人回归增添了难度。
  “从医学角度来说,很多精神病患者恢复后与常人一样,但社会对他们的接纳度还很低。”陈策说,精神疾病很多时候是人们在重压之下的一个生活小插曲,大多数人治疗后仍可恢复正常生活。
  住在医院里的人永远都是病人,精神病人的回归,需要整个社会的鼓励和关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进不去、出不来”的民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