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ygigqdz 发表于 2016-8-29 18:13:02

说信仰

中国人最缺什么?有人说信仰。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传统文化曾经是国人最厚重的信仰。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后来传入我国的佛家思想,都形成了炎黄子孙根深蒂固的生活、哲学信仰。   

  虽然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这些思想曾被大加批判,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春秋两汉,到隋唐盛世,传统文化,对促进国家的富强繁荣,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可惜的是,我们是文革后的一代,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并没有对儒、释、道有过多的认知。从小,我们所知道的儒、释、道,是迂腐,是迷信,是备受唾弃的低级产物……   

  直到有一天我们长大,忽然发现在不经意间,先人们积累了两千多年的精神财富,正一点点流失。如今残存的,更多来自于民间的传承。于是人们就经常关注一个词,叫“家风”。然而,家庭文化的传承,并无法完全支撑起一个人、一个社会对情感、道德、价值取向以及未来生存方向的指引。于是,很多人迷茫了。   

  由此,我们看出,一个没有自己所追寻的文化以及信仰的民族,就如同一棵没有根的大树。而中国远古文化是博大精深的。让笔者常常纳闷的是,庄周时期并没有什么高科技仪器,易经、八卦中所描述的星宿为什么到今天高科技时代都得到了验证?日月星辰的运转既然可以左右海水的潮起潮落,它为什么不可以左右生灵的性情、外貌(我不想给当下的算命先生唱颂歌,因为这样的文化早已中断了许久,其中的“密码”并不是谁都能解开的)?一年365天的计算,12个月份各个节气的划分……古人是不是太神奇了!   

  我也常常困惑,孔丘当年既然有弟子三千,他完全可以像印度的释迦牟尼那样,通过宗教的方式来教化国人,但是他没有。虽然没有,但是他的文化依然在传承,依然在有效地传承,依然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普通百姓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准则和依据。比如弟子规,比如三字经,比如三纲五常……虽然这其中的文化也常在某个历史时期被某些统治阶级所针砭,但是,人们永远无法抹煞它对社会进步与发展所作的贡献。恪守和坚持这样的文化,就能顺从和谐、而和谐就是通往幸福彼岸的必经之路。试想,如果今天的孩子人人遵守弟子规,现代的父母能不幸福吗;今天的家庭人人懂得按照三纲五常来在丈夫、妻子、父母、兄弟姐妹、领导和下属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离婚率还会这么高吗?各种社会矛盾还会如此繁杂吗?   

  我们知道,释迦摩尼、孔丘以及庄周等人物,和国外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应属于同一时期的思想人物,在西方形成的是流传至今的哲学人物及哲学思想,而在东方,这些思想者,至今仍然被有些人视作异端,不堪为伍。而这些经历了历朝历代的先辈们磨砺出来的生活智慧,恰恰饱含精髓,我们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找出与这个时代有契合点的内容加以传承和发扬。   

  再来说说释迦摩尼和他的佛北京中科家文化。   

  最初,让我不解的是,释迦摩尼创建的佛学思想明明是哲学,是科学,为什么他老人家非得把自己的思想以宗教来定位。我相信,释迦摩尼并不是希望我们——芸芸众生去膜拜他、推崇他、敬畏他。而是希望所有人都去像他那样,帮助自己和他人脱离苦海。   

  众所周知,孔丘、庄周以及柏拉图等思想家,都留下了不少文字资料,而释迦摩尼是不写书的,他也没有写下任何的文字来传承自己的思想。所谓的佛家观点,都是他的弟子们归纳整理的。由于人们对释迦摩尼思想的理解各有不同,所以,这些文字很难完全说,完全都是释迦摩尼本人的。而事实也是:通往幸福彼岸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能够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走哪条路并不重要。因此,有道是:一树一菩提。他不想留下任何文字,也许是不想让人们去教条性地继承他吧。   

  有人说世界上植物是为昨天活着的:昨天你给它施了肥,浇了水,今天植物就会长的很好;动物是活在当下的:你给它一块肉,一顿美餐,它会很快乐。而唯独人,是活在未来的。如果没有对未来的憧憬和美好设想,人类活着就不会有快乐、有动力和归属感。因为人们都要面临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从出生那天起,就正在一步步地迈向死亡。人总会死的。但是如果人总把死当做生存的终极目标,那么活着还有什么奔头呢?   

  释迦摩尼之所以被称为大慈大悲,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些,他不想让这样的烦恼与痛苦困扰人们,他要让所有的人都活得快乐,都活得有奔头。于是他就告诉人们:即使肉身死了,人的灵魂还是不死的;人有六道轮回,只有修行极高的人,肉身死后,灵魂才能往生进入西方极乐世界。这就让人们活着有了奔头。这样的逻辑看似荒谬,而实际上,未必不是人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探索。   

  根据当今物理学的说法,人类对宇宙、对三维空间、四维空间的认知和了解连九牛一毛都不到,比如灵魂到底是否存在的问题,宗教派和科学家的争论结论是:宗教派:“如果没有灵魂请你(科学家)到实验室证明给我看”;科学家:“若是有灵魂,请你(宗教派)到实验室证明给我看”。   

  如同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古代天象学一样,科学没有解开的谜太多太多。并不是说科学暂时无法解释的,它就不存在。而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是什么?是思想。因为思想可以修,精神境界可以修,所以灵魂就可以净化。我们活着,一方面要靠肉体支撑,也靠灵魂支撑,要想身体健康就要加强运动和锻炼,要想灵魂健康,就要修——修身养性,提高修养。这与当代心理学又不谋而合。身心健康的人为什么可以长寿,因为肉体健康可以长久支撑灵魂;心理健康又可调节和带动身体健康。   

  曾经有一种说法:灵魂是有重量的。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人北京中科医院忽悠的死亡其实就是灵魂脱离肉体的过程。理论依据就是:世界既然是物质的,那么灵魂肯作为物质,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永恒的,所以,在实现质变和量变的过程中,灵魂就永远不会死。那么按照这样的逻辑,一旦人死后,这些脱离了肉体的灵魂会去哪里呢?这些人的观点是:宇宙空间是博大的,怎样的灵魂,就会到达怎样的层次空间。这可以理解成物理学上的“共振”、“共鸣”:一个有着无私博大胸怀的灵魂,和一个自私狭隘的灵魂,所到达的境界一定不同!因为受到灵魂和境界的磁场影响,宇宙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