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yqe 发表于 2017-2-20 07:44:44

院墙外的天空


佛云:前世的九百九十九次回眸换来今世的一次美丽的擦肩。奈何桥畔,三生石旁,我可曾见过你?忘川黄泉,梧桐树,三更雨,一叶叶,空阶滴到明。   

  ——序   

  昨夜——人生若只如初见   

  紫禁城,这座泛着历史的厚重,藏着文化的质朴与封建的皇权的院墙。朱漆浓妆艳抹,厚重沉郁顿挫,铁青着脸,隔开了万水千山。隔开了天荒地老。   

  唐人刘方平诗云: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说的正是。一语道破,便觉意境漫长,希冀连绵。美人如画可入画,影视如意可入文。思至此,瞻望那院墙外的相隔,院墙内震落的片片梨花似雪,似蝶,映入眼帘,不觉令人心中一震。   

  若读这句诗,会让人迷惘,怅然,呢么请留住眼泪,为什么还要让着感伤继续蔓延?   

  前尘——当时只道是寻常   

  秋日,京城内西风阵阵,风吹乱,一浊烟,仿佛在尘埃里开满眷恋。纳兰的词多是辉煌灿烂至极点,好词好句斑斓若漫天银河。可是,却如鲠在喉,隔着一道院墙,融着七分血泪。若有来生,不可说,抑或不可信。他愿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怎奈昔时恋人,被那紫禁城,禁锢了身心。他立于斜阳疏窗之下,想着那段儿时的时光。幽幽弱弱,似曾经邂逅的梨花,在河水里,流着淌着。思量思量,哪能不思量……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纳兰是才子,负大才,仕途平顺。可他却时时落落寡欢。生于富贵之家,命运已无可择。这一点,他与恋人,近乎相同。夜,玉笛声声,是否从哪紫禁城中传来,曲曲相思惹人肠断,落泪神伤。   

  如将前尘往事都随风吹散,挡住生命中的每一有谁了解治疗白殿风医院在哪次落雪。那达达的马蹄,是否诚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么谁是归人?谁是过客?   

  此刻——唱罢秋坟愁未歇   

  “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云远。”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减肥有诀窍不要走歧途离世,不带走一片云彩。回顾纳兰的一生,梨花满改掉饮食中的坏毛病之过量饮酒地,零落成愁,葬的,究竟是谁?   

  沈婉,在他心即将被淹没时,悄然走过。都留给了彼此一个粲然的笑意。读红楼,便觉纳兰似宝玉那般,只是少了些尘世的薄雾浓云。这象征性的紫禁城,在纳兰与沈婉间,隔了一座无情的院墙。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院墙两边,他们独立,等着彼此,任花落雨沾湿衣襟。   

  封建皇权下的官僚主义,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讲究仕途,利益。纳兰不幸,对于人世的沧澜,他不懂。暮春,他与友共聚,一醉,多叹。把对沈婉的相思,对人生的失意,用酒,刻在心上,留下道道血痕。   

  紫禁城这座院墙,终是经年不该。任纳兰如何书泼墨,亦终是于事无补。康熙二十四年,纳兰笔下的梨花墨色,不复洁白,宛若夏日西湖畔的烵莲,喷洒在书桌上……   

     

  历史风雨吹过千年,紫禁城这院墙,殁了,亡了。不过转瞬就烟消云散。片片梨花,落满了泛着柏油清香的公路上。手持纳兰词,漫步在这沧沧凉凉的古道上,一曲曲画室春合着风奏响……   

  仰望天空,我仿佛看见纳兰与恋人琴瑟合奏,笙箫阵阵;那沈婉宛若隔世的红颜,在我面前,羞煞一树梨花一溪月。这沉郁了百年的饮水词瞬时有了生机,仿佛诚然“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花开花落思何日,   

  春去秋往知何年。   

  命里花开朝花落,   

  前尘回首风吹乱。   

  说的正是。   

     

  彼时风轻语,我笑着,颔首……   

  ——后记编辑评语亲爱的作者,欢迎进入红袖投稿,希望以后注意:段首请空两格,已帮您排版好。最好一次性就排版好,多次修改,后台短时间内不显示。可自行百度“自动排版工具”,将正文在排版工具中排好后再复制粘贴到红袖的文本框里。   期待佳作。(编辑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院墙外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