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世遗再添一朵花
继青瓷、篆刻、丝织、刻纸、廊桥世遗五花盛开浙江之后,记者今天从省文化厅获悉,11月27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6届会议已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海宁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入选世遗。中国皮影戏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唱腔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皮影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影偶,通过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动态的形象。皮影艺人有许多绝技,诸如即兴演唱、假声扮演,一个人同时操纵数个影偶,以及能够演奏多种不同的乐器。相关皮影技艺经由家庭、戏班或师徒传承。
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流派众多,有沔阳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等。海宁皮影戏是江南皮影戏的典型代表,南宋时期自北方流入后一直演绎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海宁皮影戏既保留了北方皮影戏演艺、声腔、造型、舞美等方面的传统样式和表演精华,又与海宁当地的民间小调、手工技艺和生活习俗相结合,形成具有海宁地方特色的皮影戏表演,唱腔上以弋阳腔、海盐腔为基调,高亢激昂、宛转幽雅,配以笛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制作上以“少雕镂、重彩绘、单线平涂”为主要特点,影偶整体以单手、并足(侧身)为主,极富人情味,完全不同于其他地区皮影戏影偶造型;表演上,影人转身、翻、跳非常灵活,武戏中的持刀枪、挥拳格斗、挑头(砍头)等高难度武打动作尤为精彩,是江南皮影戏一绝。2006年,海宁皮影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海宁市不断加大对皮影戏的保护力度,先后投入100余万元用于海宁皮影戏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成立海宁江南皮影艺术团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海宁皮影艺术团有限公司,在海宁皮革城、盐官观潮景区建立海宁市皮影戏馆,常年开展演出活动。针对海宁皮影戏项目的特点、现状,量身定制5年保护计划。2008年,将海宁皮影艺术团有限公司、浙江钱江潮旅游有限公司和斜桥镇中心小学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开展海宁皮影戏的传承、演出和教学工作。2009年,开始实施海宁皮影戏传统剧目录音录像工程,至今已完成37部传统剧目的录音录像工作和43个曲谱的整理工作。2011年,将海宁皮影戏保护工作列入《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五”保护发展规划(2011-2015)》,明确制定了海宁皮影艺术团等民营团体的产业化发展目标、运作模式和具体措施等。
海宁皮影戏现有包括国家级传承人张坤荣、王钱松、徐二男等在内的7位老艺人,传帮带着另外5位专职学徒。通过多年的努力,海宁皮影戏的保护传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还先后赴新西兰等地开展文化交流。2006年12月,海宁皮影戏《鸡斗》获浙江省第二届曲艺杂技(电影)节金奖、《闹龙宫》获银奖,2010年《闹龙宫》获第三届金狮奖国际木偶皮影戏比赛铜奖。
(浙江在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