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特者生存与和而不同之难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日益互联互通,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球化(globalization)时代。 全球化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而且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文化习惯。可以说,全球化的影响已经涉及人类活动的诸多方面,如经济、政治、科技、社会、文化等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说法也迎面扑来,全球化是不是等于西方化、美国化、资本主义化等等?这当然是站在中国的说法。实际上西方社会也在讨论一中国威胁论,21世纪会不会是中国化、亚洲化、东方化?全球化是站在全球看自己、看发展,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n),即如何通过国际关系赢得自身发展。虽然二者分析视角上有一定差异,但都关注国际视野和相关条件及资源的利用。讨论国际化等于“XX化”均有失偏颇,因为国际化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人们会越来越发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也是一个竞争和博弈的过程,都设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生存特征,以维持竞争的相对优势。所以,与其讨论“国际化”等于“XX化”,倒不如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全球化生存规则?
全球化指物质和精神产品以及二者高度综合的人的跨区域和国界的流动。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世界空前的进步和繁荣;另一方面,仍有不少负面或值得怀疑的影响,如交通和通讯技术革命是全球化的技术基础,但拥有信息和拥有知识是两回事,信息量增大知识未必增加,更未必观念多一兀化。另外,因全球化导致了形形色色的国际主义,所以同时全球化也带来了更强大的民族主义,带来了护照和海关,带来了更先进的武器和更强大的国防。伴随全球化进程,全球运行机制也日益市场化,表现在三个层级:一是市场机制在全球蔓延,如东欧的变革、前苏联的解体、中国的改革等;二是政府的公益事业以及非营利机构也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三是企业内部管理也常常借助市场机制处理行政权力难以有效应对的活动。但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是需要条件的,市场化首先需要法制化,站在全球看,国际市场化没有法制环境保护,只要缺少世界政府,国际市场的法制化是不可能实现的;从国家角度看,如任何国家内部的市场化都是随着法制环境的逐步成熟而成熟,但国际市场化不是在法制环境下进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自发的市场经济会造成地区差距拉大,如社会财富的拥有差距,国内的东西差距,国际的南北差距;国家加入世贸组织虽会强化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但从某种意义上也强化了对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地区的压力,等等。因此,全球化不等于统一、趋同、自然秩序,需要人类更高智慧促使世界的不同能够整合均衡为一种新型的全球秩序。
无论是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人到组织、国家甚至世界,趋同是逐利的一种捷径,如模仿、拷贝,但同时也是缩小生存空间的通途。进化论讲适者生存,竞争规则表明,特者才会有更大生存空间。于是,如何在全球化交流、学习、竞争背景下,学会民族性和全球性双向思维,保持个性、民族独特性至关存亡大事。另外,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则是竞争,而竞争的本质是强者主导,面对全球化,只有不断强大才会有话语权,所以“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民族性、独特性只有和平共处,才可维持持续发展,方可能壮大、强盛;全球化将世界联成一个整体,只有少量的强盛甚至强权是难以维持世界和平的,如动荡、掠夺、恐怖等愈演愈烈,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战争。所以人类面临一个如何维持世界家园多元有序共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
特者生存、强者主导、多元共生,全球化正在挑战人类智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