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 发表于 2011-12-5 08:15:52

退休大妈当起“铁皮”种植大户

       台州市平桥镇下塘村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里,大棚内的铁皮石斛和大棚外的瓜篓(亦称吊瓜),一者喜阴,一者喜阳,一者为须根植物,一者为直根植物,相处甚乐。图为绿野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正在采摘已经成熟的瓜篓。 陈锐荣摄   时间:12月2日-3日
  地点:天台绿野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
   浙江在线12月05日讯 “别人退休能享清福,你有一身手艺,可不能待在家里。”刚从酒厂退休不久的侄女叨叨。
  “为什么啊?”铁皮石斛种植专家姑姑笑着回应。
  “你看我娘家孟下村这么穷,连条路也修不起,人家北山路也修到家门口了。”侄女说道。
  “我老了,领不了这个头了。”姑姑心有触动。
  “只要你肯出山,这个头由我来领,我们来带村民致富。”侄女认真看着姑姑,决心很大地回道。
  酒厂退休大妈杨国娥连哄带拉把早该享清福的姑姑拉上了田头。姑侄两人这一干,一晃就是四五年时间。
  时间来到了2011年12月。侄女57岁,姑姑70岁。
  12月3日晚上,我头一次听这位退休大妈杨国娥说起自己拉着姑姑“起家”的故事,被深深吸引了。
  四五年磨砺,杨国娥已由酒厂退休大妈蜕变为天台种植铁皮石斛的大户。承包的田地也由开始的10多亩扩大到了50多亩,种植地点也从孟下村扩展到了天台西部省级农业园区里的下塘村和三庵村,合作社社员增为30多户。
  “到现在我们已投了将近300万元,等到明年5月,组培室里的铁皮幼苗把另30亩田都种上后,你再过来看就好看了。”杨国娥说。
  “现在最缺的就是资金,只要挺过今年就顺了。”杨国娥在困难面前依然充满信心。
  虽然社员们东拼西凑,筹得一部分资金,但是对于基地后续扩建的投入仍显不足。杨国娥说,晚投入就意味着晚收益,她非常希望有资金又找不到投资项目的人来入股。
  对于这一点,杨国娥的技术掌门人其姑姑也非常赞同。
  12月2日下午,杨国娥忙着接待杭州客户,这位技术掌门人陪我参观下塘基地她新创的“复合群体”立体栽培模式时,已早于她委托我在媒体上替她们牵线牵线。
  老专家异常低调,只是说想帮杨国娥把铁皮石斛事业做大,把社员们带上致富路。几年来,她已把自己的技艺手把手传给了杨国娥。
  在立体式种植基地里,我看到大棚内的铁皮石斛和大棚外的瓜篓(俗称吊瓜,是一种名贵中药材),一者喜阴,一者喜阳,一者须根,一者直根,相处甚乐。
  老专家说这种让分属不同生物种群的药材互补的新奇种植模式目前在全省尚没有他例,今年省科技厅、农业厅不少领导及专家闻讯后陆续前来参观过。她计划将这种种植模式全面推广下去。
  老专家说,保守估计,按这种新模式种植,产值至少可翻番,50亩产值可达数千万元。
  与我同行的西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招商科科长蔡咏建说,天台这几年对特色农业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照此发展下去,带动农户致富的面会更大。
  大面积种植,有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呢?
  杨国娥说,这两种名贵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很大,她从去年开始收20亩铁皮石斛,不等她走市场销售,就被各地慕名赶来的客户买完。
  杨国娥说,目前铁皮石斛鲜草市场价每斤在1500元到2000元之间,她考虑到她们合作社有税收优惠,所以对上门来的客户都按800元/斤出售。
(青田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退休大妈当起“铁皮”种植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