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兵:中国文化产业为何没“根”?
如今文化产业名头很大,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说那是打造明星运动,也有的说那是提高全民娱乐程度,不一而足。笔者早就知道“文化”二字是当今中国最难统一意见的词,于是想闲谈些具体感受,再探讨定义。“你的根在那里?”,这个问题是位意大利人对我提出的,我的回答很含糊:“中国和美国教育我都经历过,很难说清”,他回应说:“蒙娜利莎是意大利人作品,但它被法国抢掠了,所以我只能说她的根在意大利”。当我在韩国旅游时,我最得意的事就是能把导游读不懂的韩国古文(汉文)翻译给其他团友,让那些外国人围著我打转,也让那个韩国导游显出惭愧之色。后来,那个导游私下对我说想学汉语,却硬说“韩国才是汉语真正故乡,是孔子论证过的”。看来人们对于“根”的无奈和崇敬是何等严重。韩国和朝鲜都在明朝时代改用了韩文,越南也在一百多年前改用了法文字母,蒙古也在九十年前改用了俄文字母,只有中国没放弃中文,因此我们把“根”保住了。
一个民族或国家没了“根”会怎样呢?单从文字这个“根”上看,韩国六百年的新文字基本上保留了早期天主教和基督教对于韩国的影响,而更古老的孔子礼仪精神仍被古老汉语所支持着,形成了韩国特有的基督教和儒家精神混合社会文化,一方面具备了尊重是非分明的西方逻辑精神,另方面保存了儒家等级和家庭观念,但归根到底韩国人内心世界仍是世俗而中庸的,不懂古汉语便成了韩国人内心世界的伤疤。相比之下,越南人原本就对儒家精神参透不深,熏陶不重,改用法文更让越南人完全丧失了历史根性,可以说越南人普遍对历史的理解只限于“胡伯伯”这一段,因此越南要搞社会改革没有太多精神包袱,也正因为缺少精神厚重,他们也缺少摆脱奴性枷锁的精神动力。蒙古人原本就属于中亚文化圈,与中国文化没什么瓜葛,除了俄国人为他们编造的历史之外基本一无所知,这也就他们只有跟着俄国走到底的原因,好与不好也就无从评价了。
按理说中国没有韩国和越南的这类文化尴尬,但如果细心一点和台湾、香港和新加坡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中国的“根”缺损了什么。香港和新加坡都曾是英国殖民地,恰恰这段经历造就了那里的华人的“绅士”精神,这种精神包含着西方是非分明的逻辑精神和精准严明的私有制理念,无论中国大陆任何扇动都无法促成这两地华人掀起仇富心理(见香港1967风暴),哪怕你把一只鸡倒提着也可入罪,这就是英国的法治文化遗产。台湾文化显然在法治方面比香港新加坡落后很多,但这二十年中有很大改善,台湾领导人大多可讲英语和有法律工作背景,各类宗教一直都被尊重,民间言论有相当自由,虽然没能清算所有贪腐,但贪腐的确被明明确确地定位成罪行,并且反貪得到最大限度执行。谈到台湾文化产业,你如今根本找不到“反共”或推翻皇帝的电影,那里的人民对这种政治熏陶没有兴趣,这类产品没有市场。台湾的市场如今连李敖这样的“反西方主义者”也唾弃了,这显示出台湾人民已经逐步思想西化而成熟稳定。不难从这三个地方的文化发展看出中西文化的理性和平融合。
那么是什么阻碍着中国大陆文化进入现代化层面呢?除了物质生活的贫乏和不均之外,中国人面临着两大阻碍:一是权力维护文化,二是缺少真正信仰。整天拍杀日本鬼子的戏不对吗?这不是对不对的问题,用这么多财力人力去记忆仇恨并不会减少自己同胞内部的仇恨心理,仇恨心理是相通的,杀“日本鬼子”和“杀同胞”并没有根本区别,只是表面不同罢了。那些把国军打杀得如同畜生一般的电影能帮我们年轻人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吗?你天天嚷嚷你曾打赢了就会让人有好感吗?那些梁山泊反贼们在电影中都是杀人英雄,宣扬造反才是硬道理,孩子们从小就以造反精神为榮,个个成了仇富的苗子,个个以自己为世界主人自居,过去是义和团,如今是愤青,这无疑给社会埋下了祸根。再看看三国演义中的诡计多端人物,为了自己(或主子)的利益不惜杀生无数,全无人道主义和现代文明思想,我们这些人就是这样环境中一代代被毒化的。当然,拍杀日本鬼子的戏也非坏事,但不应当以暴力为主题内容,更应当用自我牺牲唤起对同胞的同情,比如《雪豹》和《南京南京》就比较恰当。
有人说“美国片子不暴力?日本片子不色情?”,的确美国片子很多有暴力的,这的确也对社会造成许多危害,值得汲取教训。然而,美国是个比较保守的基督教社会,也是个法治较为完善的国家,电影管理严谨,主流民众有去教会净化精神的习惯,因此比较能够对抗这类不量良文化侵蚀,这恰恰是中国没有的“抗生素”。从苏联解体后黄赌毒情况发展观察,无产阶级专政对宗教信仰的破坏负面影响十分深远,没有宗教信仰的社会堕落程度和速度惊人,中国这个无神论社会难道不面临同样问题吗?日本文化包括了性崇拜,这出自他们原始的风俗,在他们看来和家庭忠诚关系并不冲突,因此对社会道德冲击并不像在其他国家大(但在回教国家这可是死罪),而中国文化对性观念相当保守,这类风俗的兴起会严重影响中国道德建设。我们的文化“根”不同于日本美国,对于暴力色情文化尤其应严加防范。
文化产业的内容是多样性的,具有无限的丰富潜力,但不论如何演变,始终和民族文化的“根”分不开,这个“根”就如同于一个锚将文化这条船稳定在社会价值观认可的理性范围之内。文化产业不等同于房地产产业,不能依靠投资多取胜,优质文化只能用好的文化种子繁殖扩展。
http://180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12/12/12/29/u80646249_134ef4d7134g215.jpg
作者所收集的苗族绣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