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湃《巴黎随想录》之一:多才多艺的陈湃(序)
陈湃《巴黎随想录》文集前言:此文集之文章,多是作者于1988年至1989年在巴黎《欧洲时报》开“花都随想录”专栏时选的,内加少量其他文章集成。文章多反映当时巴黎华侨社会的事。不少读者说,看了此集,可知当年侨社情况。此文集早已断市多年,应读者要求,兹逐篇刊出,敬希垂注, 陈湃致意
陈湃《巴黎随想录》之一:多才多艺的陈湃(序)
巴黎黄少强
陈旺祺,字天祥,笔名陈湃,以笔名行。生于柬埔寨。他有五个哥哥,三个姐姐,两个妹妹,排行第九。其父名培忠,是广东省东莞县望牛墩乡洲湾村人,生于柬埔寨,只读过两年私塾,但其古文基础深厚,业余教村中子弟及子女读书、写字,毋忘本源。儿女自幼受到家庭的良好熏陶。陈君幼年时期,进入本人创办之北燕乡华文“实用学校”小学三年级学习,我是他新文化的启蒙老师。陈君品质驯善,沉静寡言,性格耿直,尊师爱幼,追求内美,不喜言功,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佳妙,每考必名列前茅。操行优良,被选为级长,是出类拔萃的优等生。后来,因时局动荡,陈君随其兄迁居柴桢市,进入柴桢市“公立华侨学校”读书。初中二年级就考取了高棉王国政府教育部颁发的华文教师证,可见其学识之深厚。1960年陈君回国深造。在上海“控江中学”高中毕业后,要求到新疆石河子生产建设兵团锻炼。国家为了更好地栽培他,一定要他参加高考后再说,结果他考取了福建泉州“华侨大学”中文系。开学时,他被选为班主席。在校期间,还让他参加农村“四清运动”,以培养他工农感情和增广见闻。1966年文革前夕,经福州军区有关部门严格审查、挑选与考核,把他调到部队。先后随沈阳军区空军高炮第一师和广州军区陆军高炮第七十师,两度赴越南参加“援越抗美”战争,保卫谅山省与太原市。对外,他随师政治部搞外事工作,参与中越两军的会谈;对内,他协助师群众科检查部队纪律及写月结上报等工作,受到部队的重用。在漫长的三年岁月里,他经受了美军除核子弹以外的各种炸弹考验,视死如归,毫不动摇,因而先后得到当时越南政府总理范文同亲自签发的两张嘉奖状。直至1969年越美和谈,他才胜利完成任务,随部队回国,被分配到广州“广雅中学”任教。1973年赴港定居,1983年全家迁居法国巴黎。陈君不愿在异国他乡寂寞地生活下去,他利用餐饮业的空隙时间,从事业余写作,弘扬中华文化,反映侨社生活,推动中法文化交流。十余年来,他笔耕不绝,大约写了四、五百篇文章和三百余首诗词,刊登在巴黎各报及香港、星马、大陆等报刊上。在《欧洲时报》三次作文公开赛中,他都获得第一、二名。在《欧洲日报》(巴黎有时报和日报两大报)庆祝四周年的作文比赛中,他亦获得亚军,名噪巴黎。陈君是个奇才,散文、杂文、小说、剧本、寓言、评论、专访和旧体诗词、新派自由诗等都会写,因而有多产作家之称。《欧洲日报》编辑部曾在按语中说:“多才多艺的陈湃,右手写散文之余,左手写诗亦同样有成。”陈君提倡“写诗要写爱国诗,作文要作颂侨文”,并身体力行。他的诗文很受读者欢迎,被誉为爱国文人。1996年11月7日,巴黎市府颁给他一级文化勋章,这是受之无愧的。其芳名被编入《海外华人名人录》。陈君亦是社会活动家,在柬埔寨时组织了“中联篮球队”。抵法后,他是“法国广肇同乡会”、“欧洲龙吟诗社”、“巴黎中华文学社”组建人之一。他历任广肇会第一届秘书长,第二、三届监事长;龙吟诗社第一、二届副社长兼秘书长,第三、四、五届社长;现任“巴黎中华文学社”社长兼总编。为了乡谊和文化事业,他出钱出力在所不惜。陈君先后已出版了诗集《凯旋门――天安门》;文集《越战亲历记》、《人在巴黎》。现在又锦上添花,出版《巴黎随想录》,此乃大喜事。,预祝此大作洛阳纸贵,一纸风行,为法国华人争光!原载《东莞侨乡》杂志,2001年11月重写时内容有些增删。编者注:黄少强先生,是陈湃小学的启蒙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