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纳河畔的“中国年味”盛宴
【欧洲时报】10月24日-11月4日,中央芭蕾舞团在巴黎La Seine Musicale 塞纳河音乐剧院献艺,为法国观众带来11场中国版的“核桃夹子”《过年》。继2013年在巴黎沙特莱剧院演出《天鹅湖》《红色娘子军》后,中央芭蕾舞团再次来到巴黎,受到法国观众极大的期待。欧时专访中芭团长冯英,抢先观看演出精华片段吧!http://www.oushinet.com/u/cms/www/image/20181029/20181029221253_94.jpg演出海报。中芭团长冯英介绍了中芭是如何为熟悉《胡桃夹子》剧目的法国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别样冲击: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如仙鹤、青花瓷、十二生肖、丝绸,以及年味浓浓的鞭炮,使得中国版《胡桃夹子》——《过年》在世界多个版本的《胡桃夹子》中,仍具有强烈的个性和风格,为法国观众带来既熟悉又新鲜的观看享受。http://www.oushinet.com/u/cms/www/image/20181029/20181029221345_31.jpg剧照。
事实上,中芭已多次来法国演出,与巴黎歌剧院将近40余年的艺术交流,并和德国(如汉堡与斯图加特)、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芭蕾艺术团合作。团长冯英也讲述了自己的巴黎留学经历:“巴黎是芭蕾的故乡 […] 它对我艺术审美的拓展、国际化视野和人文修养的综合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http://www.oushinet.com/u/cms/www/image/20181029/20181029221504_897.jpg
剧照。她还阐述了中芭的“三足鼎立”理念:传承扎实的古典芭蕾基础(如《堂吉诃德》、《吉赛尔》、《仙女》、《天鹅湖》等)、创作独特的中国芭蕾作品、丰富现代芭蕾剧目。例如,自1964年的《红色娘子军》以来,中央芭蕾舞团已经推出了60余部有强烈风格的中国芭蕾作品,如《祝福》、《杨贵妃》、《林黛玉》、交响芭蕾《黄河》、《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
链接:古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与中国版《胡桃夹子》http://www.oushinet.com/u/cms/www/image/20181029/20181029221951_265.jpg中国版《胡桃夹子》剧照。
首演于1892年的古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古典芭蕾编导大师马里乌斯·彼季帕和列夫·伊万诺夫的代表作,也是俄罗斯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三大经典芭蕾舞剧音乐之一。舞剧《胡桃夹子》是根据德国名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改编的,全剧共分两幕,描绘了儿童的独特天地。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http://www.oushinet.com/u/cms/www/image/20181029/20181029222003_319.jpg
中国版《胡桃夹子》剧照。作为俄罗斯芭蕾学派的典范,《胡桃夹子》之所以能吸引千千万万的观众,成为西方国家每年圣诞节的老少咸宜、常演不衰的经典剧目,不仅因为其拥有华丽壮阔的场面和诙谐有趣的表演,但更重要的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赋予舞剧以强烈的感染力。http://www.oushinet.com/u/cms/www/image/20181029/20181029222022_550.jpg中国版《胡桃夹子》剧照。
百余年来,西方国家上演过无数版本的《胡桃夹子》,但由于欧美国家文化背景差异不大,各个版本也大同小异。2001年2月,中央芭蕾舞团首次创作中国版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尝试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到西方古典芭蕾音乐中,讲述了一个中国家庭欢度春节的故事,别具一格。2010年,中芭根据当年的创作,对中国版《胡桃夹子》进行全新改版、重新创作,在柴可夫斯基音乐的陪衬下,展开一幅丰富多彩的中国民俗风情长卷,表达了中国芭蕾舞艺术家对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一种思考和探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