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犹太难民的老上海记忆:东方故乡庇我平安
“我的飞机甫一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纪录片的拍摄就正式开始了。”10月的一天,91岁的美国老人莉莲·威伦斯经过20个小时长途飞行,抵达上海。比起拍摄纪录片,更让她兴奋的是将与半个世纪前老上海的人生轨迹重合。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6139258920/1000莉莲·威伦斯在华盛顿家中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金悦磊摄)尽管父母来自俄国、本人大半生在美国生活,威伦斯却始终觉得,这座遥远的东方都会才是自己的第一故乡。这里曾庇护了当时无国可依的她。她想让更多人知道像她一样的避难者故事。租界之外 另一个“中国人的上海”一本回忆录,成为威伦斯重访上海的“车票”。威伦斯的回忆录Stateless in Shanghai(直译为“一个无国籍的人在上海”)2010年出版。由南京大学刘握宇翻译的中译本《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1927-1952)》今年初出版。一部以她为主角的纪录片正在制作之中。从日据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威伦斯在上海出生,也在上海度过了自己人生最初的25年。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10月,年过九旬的她不仅面向镜头讲述了自己避难老上海的回忆,还重新走访了她生活过的地方——公寓、学校、小时候玩耍过的复兴公园、经常光顾的电影院……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6139258922/1000莉莲·威伦斯的父亲和母亲。(翻拍自回忆录)为了逃离当时俄国国内动荡的局势,威伦斯的父亲和母亲分别从自己的家乡辗转逃到中国东北,又都在1920年南下抵达上海。他们在上海相识、相恋、成家。1927年8月,时局动荡中,威伦斯出生了。由于“无国籍”的身份,威伦斯一家在上海的活动区域几乎就被限定在了狭小的租界内。威伦斯说,即便是在上海被日本占领之后,他们在法租界的生活也更像是生活在一个欧洲泡沫里:她就读法国学校,没有学过中文,只会一些简单的上海方言,跟家里的当地“阿妈”交流用的是“洋泾浜英语”,社交圈子也大多是在上海生活的欧洲人。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6139258923/1000莉莲·威伦斯13岁时留影。(翻拍自回忆录)直到她快6岁时,母亲才允许她陪着“阿妈”上街买东西,另一个“中国人的上海”在她面前徐徐展开:那里既有十里洋场、歌舞升平的风光,也有战火弥漫、民不聊生的惨景,街头随处可见乞丐、黄包车夫……战争的沉重感让无国可依的她感同身受,更让她珍视避难上海的平安。很多犹太人也不知道这段历史威伦斯1952年移民美国,曾在波士顿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上世纪80年代初退休后搬到了首都华盛顿居住。她愈发意识到,是时候记录关于东方故乡的一切了。关于老上海的回忆录一写就是5年。近年来,威伦斯还频频在大学、读书俱乐部举办讲座、发表演讲,讲述关于老上海和上海犹太难民的故事。她希望凭借自己的学术经验传播好这些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不为外界熟知的历史。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6139258924/1000莉莲·威伦斯回忆录中文译本的封面。威伦斯说,二战时期因其“自由港”的特殊地位,上海成为大批中欧、东欧犹太难民的落脚点和聚居地。如今很多人可能知道为逃避纳粹迫害而来到上海的欧洲犹太难民,但对来自俄国的犹太难民知之甚少。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因沙俄反犹,大批俄国犹太人移居中国东北,部分后又辗转到上海。她说,很多听众在听完她的讲述后给予了积极反馈,连很多犹太裔听众也十分感慨,他们之前对她讲述的历史闻所未闻。她期待中文译本能让更多中文读者了解这段往事。要是我是中国人 我也会非常自豪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6139258925/1000图为莉莲·威伦斯华盛顿家中的中式家具。(新华社记者金悦磊摄)走进威伦斯位于华盛顿的家中,仿佛回到中国。中式对联、水墨国画、中国结、算盘、木刻画……而上海家中用过的中式家具,也跟随她一路漂洋过海到美国,如今依然摆在客厅最显眼处。客厅墙上还挂着几幅展现上海外滩历史变迁的照片和画作。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6139259527/1000图为莉莲·威伦斯华盛顿家中。(新华社记者金悦磊摄)1996年,心心念念了近半个世纪后,威伦斯第一次重访上海,惊叹于眼前这座现代化都市。2015年,最近一次故地重游中,日新月异的一切更让她感到“头晕目眩”: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各式风味美食餐厅和咖啡店、高档时装店,还有衣着摩登的市民。“当我1951年离开中国时,我从未想到中国有一天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是我是中国人,我也会为此感到非常自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