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德不孤,必有邻”—— 中国刘传铭教授答《法国...
本帖最后由 LaureWYX 于 2019-7-3 09:33 编辑《法国侨报》、《华人头条法国》编者按语:今年是留法“勤工俭学”一百周年,不久前在巴黎成立的“法中联谊委员会”无疑是接续了这一中法友谊之根脉同时又对当前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一个世纪的风雷激荡,无论时事如何变幻,中法友谊和文化之间双向交流一天也没有停止。当我们怀着感恩回忆一百年来中法先贤们功业时也应记下后来者的不断努力,才使中法友谊之树、中欧文明之花更加根深叶茂和鲜花如锦。
http://picture01.52hrttpic.com/image/infoImage/201907/03/D1562134982249.jpeg?720x768刘传铭与前总统奥朗德合影
六月二十四日的“法中联谊委员会”成立仪式上,我们采访了此次应邀来法出席盛会的著名学者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化研究院院长刘传铭教授。刘教授30年前作为中国公派访问学者在巴黎有过短暂停留,现在又目睹世界格局一日一新中巴黎的变与不变感慨良多,诸多思想发人未发。感谢他愉快地接受本报专访,畅谈此行的思考与感受。现将刘传铭教授答本报记者问与读者朋友们分享。
http://picture01.52hrttpic.com/image/infoImage/201907/03/D1562134982144.jpeg?720x540刘传铭和巴黎二十区副区长合影
侨报记者:先请刘教授概括地谈一谈两次巴黎行的不同感受。刘传铭:受“法中联谊委员会”首任主席毕征庆先生邀请,并借出席成立庆典机会重游巴黎当然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这让我有机会接触了诸多致力于中法友谊和文化交流的有识之士。尤其是受邀出席法国前总统奥朗德先生新书《权利的教训》发布会晚宴,看到中法各界人士济济一堂的和谐景象更是令人感慨良多。
30年前,我作为中国公派赴欧访问学者曾在巴黎逗留过,对于一直以“自信之姿开放之态共美之心同乐之情”为城市精神的巴黎来说,其植根的正是法国文明的悠久传统。一百年前“留法勤工俭学”的先贤们正是以此构建了“五四运动”的“海外篇”,后来发展到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等革命家加盟,“勤工俭学”活动更深层次地接触了法国的社会实际,并在法国人民关切中考察资本主义,研究工人运动,研究社会主义思潮,为中国革命汲取了精神营养。这就是百年中法友谊文化交流良好发展一泓清泉的源头。
http://picture01.52hrttpic.com/image/infoImage/201907/03/D1562134982146.jpeg?720x540刘传铭和法国银行家合影
我是从事艺术史研究的,所以更愿意用中法艺术交流史的独特章节来叙述。真是太巧了!这次我六月廿一日抵达巴黎,中国现代美术史的领军人物徐悲鸿恰好正是100年前这一天抵达巴黎。这一时期先后留法学习美术的还有刘海粟、林风眠、陈大羽等人,他们之间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和艺术观念,予取予舍分别将欧洲古典写实美术,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等流派引入中国,他们之间虽然一直有争论,但就整体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孕育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审美理想。这对今天如何看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有积极意义,也一定会越来越受到普遍的认同与关注。当下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正越来越多地成为不少国家的共识,其精神也正契合了这种融合互鉴“熔炉式发展”的人类文明发展本质。
http://picture01.52hrttpic.com/image/infoImage/201907/03/D1562134982153.jpg?506x800刘传铭和Jean Frederic Bourdeau先生合影
我当前正在做的一项工作就是为中国的出版社组织编写一套“丝路百城传”丛书,这是以丝绸之路沿线100座中外城市传记文学和纪录片创作为内容的大型文化项目。其宗旨就是探索和表现丝绸之路沿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城市文化的不同精彩,以及不同文明之间互动发展的大逻辑,并将这一精神传播出去。
http://picture01.52hrttpic.com/image/infoImage/201907/03/D1562134982164.jpeg?720x1053刘传铭和毕征庆一起考察法国古堡
侨报记者:刘教授,巴黎一直是人们旅游目的地的首选,可是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拥堵的街道,随时可以碰到的罢工游行,以及“新移民”带来的治安问题经济问题等,您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刘传铭:从街巷格局和城市景观来看,巴黎在我离开后的这30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当然,不久前因大火烧毁的圣母院教堂尖塔确实令人心痛,这不仅是美丽巴黎脸上的一道伤疤,更是热爱巴黎人们心上的创痛。我不知道它多久才能修复,更祈望这是个永不会重现的孤案。
这几天中法友人的亲切款待令我欣悦与感动,仿佛我一天也没离开过巴黎这个“家”,巴黎没变!尤其是当我看到生活在这里的华侨更进步更团结更幸福更有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巴黎已不完全是那个记忆中的巴黎,巴黎变了!我乐意见到新朋友和新变化。比如创建“法中联谊委员会”的毕征庆先生,他不仅是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歌剧院男低音歌唱家,而且还是一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修养了得的“仁医”“神医”!许多因医结缘的简单医患关系最后都成了他的朋友。更为难得的是他没有将这笔“珍贵”的人脉资源财富视为一己之私,而是将这些关系组织成一个网、一个家,一个致力于中法友谊和增进中法文化交流的大平台。以此来推动一直堪称典范的中法国际关系在新时代中深化与发展。
http://picture01.52hrttpic.com/image/infoImage/201907/03/D1562134982178.jpeg?720x639刘传铭和毕征庆在一起
古人云“德不孤,必有邻”。所以“法中联谊委员会”创立伊始便得到了中法有识之士的赞许关心支持。比如前法国总统奥朗德秘书Jean Frederic Bourdeau先生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著名艺术家曾来德先生等纷纷加盟了“法中联谊委员会”工作。Jean Frederic Bourdeau先生现在是法国地方议员同时又担任“法中联谊委员会”秘书长,曾来德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国书法艺术研究与创作并积极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国际化传播之路。这些都是和“法中联谊委员会”的文化宗旨吻合,也是与我近年来倡导的丝绸之路大文化精神不谋而合。
http://picture01.52hrttpic.com/image/infoImage/201907/03/D1562134982181.jpeg?720x481艺术家曾来德
侨报记者:最后想请刘教授谈谈对“法中联谊委员会”今后工作开展的建设性意见。刘传铭:相信毕征庆主席对这个问题已有了深入的思考。我想说的就是大文化大视野大团结大合作是成就大事业的前提,诚如《法国侨报》总编辑钱海芬说的“侨报就是要在华侨之间中法之间架一座信息互通、团结合作的大桥”。然而,又要能从“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项目做起。相信“法中联谊委员会”不久即可开创一个新局面,我愿为之聊尽绵薄之力。谢谢!
http://picture01.52hrttpic.com/image/infoImage/201907/03/D1562134982183.jpeg?720x927
刘传铭介绍:著名学者,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高端智库专家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神话研究院学术委员,深圳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南社文史馆馆长,“丝路百城传”大型丛书总主编,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年巨匠》百集大型纪录片总撰稿, 丝绸之路(新疆)国际文化传播中心理事长。被学术界称为“最清醒的批评家”。
http://picture01.52hrttpic.com/image/infoImage/201907/03/D1562134982196.jpeg?720x24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