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二代”如何在德国上中学
http://www.dw-world.de/image/0,,15625446_1,00.jpg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没有父母不希望让自己的子女能过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成材,但如何达成这个愿望,却是各有主张。一群在德国的中国中学生却想通过一本书来告诉“大人们”,他们真正的想法。
"愚人节,我们这样捉弄老师"、"我的炒股竞赛靠'女人的直觉'"、"我的爱好是骑马",这些都是新近出版的《在德国我们这样上中学》其中的几个章节。这本书的作者主要是在德国上学的中国移民第二代。在"虎妈"和"狼爸"大行其道的今天,这些内容很难让人联想起 "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这样的传统中国教育观。而这恰恰是这本书的编者和作者们想达到的目的。主编徐徐本人是一位70后,是家乡的地区高考状元,浙江省文科总分第十二名,但是这些"光辉历史"却没有让她心满意足。她在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孩子考生成绩优秀,却在国际化环境下的社会和职场上困难重重举步维艰?而编辑《在德国我们这样上中学》,就是尝试对这个问题做出一种回答,一种不同于其他"成功教育"书籍的回答:
"因为我们到中国,看到教育方面的书全都是专家、教授、家长写的,看看封面上,如何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我的孩子如何上哈佛,但是学生自己的想法和大人是否一样呢?我希望这本书能让十来岁的孩子表达他们原汁原味的想法,不管是积极的,还是不积极的。"
http://www.dw-world.de/image/0,,15625471_1,00.jpg
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在德国我们这样上中学》的四位编辑,右起第二位是徐徐
这本书的主要作者群就是一些在德国上学的十来岁的中国孩子,他们或者是出生在德国,或者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母移民来到这里,个别学生甚至还没去过中国。对于他们而言, 生活学习的经历都是亲身感受,并不愁没有可写的题材。但是,语言却成为了一个绊脚石。因为这些孩子的母语大多不是汉语,中文写作的能力主要依靠课余时间在德国中文学校的学习,与在中国读书的同龄人相比,遣词造句难免力不从心。徐徐说,在写稿过程中有些孩子曾想过打退堂鼓,"孩子们很想写,但表达不出来。他们打电话对我说了一些很有趣的构思和题目,说用德语写可以,但中文太难了,他们要放弃。我告诉他们,不用和别人比文笔,需要的是他们的真实感受。"
有一个例子让徐徐印象最为深刻,一名女孩写了一片很短的文章,内容是奔驰公司组织她们中学的学生参加活动,不但让孩子们试驾名车,也给他们传授了交通安全的常识。对于这篇文章的文字,徐徐的评价是"生涩单薄",她甚至想到过帮小作者"润色"一下,但最终徐徐放弃了这个被她自己称为"愚蠢"的念头,让文章以本色出现在书中。
在徐徐和另几位编辑的帮助指导之下,散布在德国各地的中国"移二代"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作品,应征的稿件数量上百。有人写自己如何参加"选战",竞选校学生会主席;有人写自己在学校里怎样对待同学对于中国人的偏见;也有人讲述自己担任人口普查志愿者的经历。
http://www.dw-world.de/image/0,,15625445_1,00.jpg
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本书编辑之一岩子女士接受德国之声采访
旅德多年的岩子也是本书编辑这一,她本人也是"移二代"的家长,通过女儿上学的经历,她对于德国和中国教育的差异也有了更为切身的体会。岩子坦言,德国教育体系并非完美无缺,比如对于学生的约束太少,而且这本书中的"移二代"都就读于德国的文理中学,这一类中学的学生都是准备今后上大学的。德国每年能够进入文理中学就读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些中国孩子并不一定都能代表所有的德国"移二代"。但是岩子认为,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显示出了德国与中国对于教育的观念差异,"德国人并不认为上大学是唯一出路,这里很多蓝领的生活也很舒服。很多中国父母总认为孩子没有上大学就是人生的失败,但德国人却认为幸福的一生并不一定要大学文凭来保障。"
而《在德国我们这样上中学》的封面上,有一句话似乎正是响应了这个说法:我们不是为了你们而努力,我们是以为梦想而出发!
作者:石涛
责编:邱璧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