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环保自觉的政党
2011年12月28日 06:4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梅志清http://res.news.ifeng.com/dci_2011/12/52879d420ea7db2a8a9af44531b52107.jpg广州的“垃圾分类市民学堂”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王辉 吴楚斌 周丹丹 摄http://res.news.ifeng.com/dci_2011/12/7686476a8ddb5bc50d561b6196cfa811.jpg深圳推进打造“绿城市”行动,让水更清、天更蓝、绿意更多,让城市更宜居。 鲁力 摄
■打造环保新优势
“GDP增长了,物质财富丰富了,但群众感到幸福指数并没有相应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空气变浊了、水变脏了,吃的东西变不安全了,这些都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不解决这些与群众民生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幸福广东就无从谈起,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要让敢于坚持原则的环保干部‘挺得住’、‘站得稳’、‘上得去’。”
“PM2.5纳进去,一开始可能不好看,不要紧,我们可以做工作,有这个指标倒逼,空气质量会改善。”
昨日,在全省环保工作会议上,汪洋书记的讲话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又求真务实、目标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赢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这次会议首次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召开,规格高、分量重,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讲话中,汪洋书记直陈PM2.5、农村环保“短板”等热点难点问题,论述“环保自觉”、“民生环保”、“政治领导力”等环保工作的创新理念,内涵丰富、意义深刻、亮点频现,让人从亲切、真诚而坚定的讲话中备受鼓舞、备感振奋。
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 梅志清
论环保自觉
把祖宗留给我们的碧水青山保护好
保护环境:政府、公众主动担当
书记讲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社会文明进步呼唤环保自觉。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今天,树立环保自觉,建设生态文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越来越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环保自觉的政党。正是有了这样高度的环保自觉,我们党才能始终肩负起带领亿万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树立环保自觉,就是要使政府、社会公民更加积极主动担当起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把祖宗留给我们的碧水青山保护好。
记者观察:近年来,“文化自觉”、“廉政自觉”等论述并不鲜见,但把环保和自觉联系起来,却是第一次。这个创新的论述强调一种素质自觉,即在全社会提高环保素质,树立环保观念,这个自觉不但要求党委、政府的责任担当,也包括企业、个人等社会的每一分子。
幸福广东:必须解决环境问题
书记讲话:加强环境保护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支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城乡环境优美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幸福广东的题中应有之义。
GDP增长了,物质财富丰富了,但群众感到幸福指数并没有相应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空气变浊了、水变脏了,吃的东西变不安全了,这些都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最近,广东省委政研室和广州市社情民意中心提供的一个公众对环境评价的报告显示,环境污染让约三成的民众对生态环境缺乏安全感。可见,不解决这些与群众民生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幸福广东就无从谈起,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记者观察:幸福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其感受主体是群众,评价主体也是群众。蓝天白云、山清水秀是广大群众所盼,必然影响幸福广东建设。汪书记曾寄语环保工作者:“转型升级要看环保,幸福广东也要看环保”。
论“民生环保”
大力实施环保为民“四大行动计划”
民本理念:环保为民、便民、利民
书记讲话:建设民生环保,要始终坚持“环保为民、环保便民、环保利民”的民本理念。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保问题。近年来,不少因为环境保护引起的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大力实施环保为民“四大行动计划”即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重金属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下大决心整治重金属污染,城镇噪音、光、油烟污染和农村饮用水安全、垃圾乱堆、污水横流等问题。
记者观察:环保问题是民生问题,民生环保的提法再次强调了环保与幸福广东的联系,汪书记不讳言环保引起的突发、群体性事件,一针见血指出环保坚持民本理念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论环保“从严从紧”
要敢于碰热点、触雷区、解难题
先行先试:实施从严从紧的环保政策
书记讲话: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必须勇于改革创新,实施从严从紧的环保政策。面对当前依然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要敢于碰热点、触雷区、解难题,加大改革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勇于先行先试,实施从严从紧的环保政策。在环保政策措施、环保准入门槛、环保监督管理、环保执法查处上都要从严从紧。
记者观察:除了严打犯罪、楼市调控等重大问题,“从严从紧”的字眼很少出现在公众视线。汪书记以“从严从紧”要求环保工作,可见其分量之重。在我省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资源与环境约束仍然相当紧迫的严峻形势下,“从严从紧”也为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环保的政策定下基调。
三论PM2.5:指标倒逼空气改善
书记讲话:最近环保部计划将可吸入颗粒物(PM2.5)纳入空气环境质量标准,这其中社会公众的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开展可吸入颗粒物(PM2.5)监测工作上,要抓紧做好增加PM2.5监测指标的准备,并在珠三角率先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逐步实行与国际接轨的空气质量标准体系。
PM2.5纳进去,我估计对环保工作是个考验。但是相信这个指标的公布可以促使大家进一步去采取措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让老百姓能够呼吸到更好的空气,一开始可能不好看,不要紧,我们可以做工作,有这个指标倒逼,空气质量会改善。
记者观察:近段时间,PM2.5成为热门环保话题,汪书记在讲话中三度提起,第一次是在论述民主环保中肯定了社会公众的推动,第二次是在谈如何妥善化解因环保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时,以此举例说明要以法说话,第三次是论述环保政策要从严从紧的观点时以此举例。面对公众的环保需求,不讳言热点、难题,表明了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环保工作的决心和勇气,因此,压力也将转化成为推动环保工作的动力。
论环境保护中几个重大关系
牺牲环境换经济繁荣是假本事
发展与环保:节能降耗是优化发展
书记讲话:GDP增加,这样的“加法”是发展;节能降耗,这样的“减法”应该是更优化的发展。我们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不仅能缓解资源约束矛盾、促进资源永续利用,而且能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获得的将是双倍的财富。
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城市环保与农村环保、政府主导与市场推进、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等重大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过牺牲环境换取的经济繁荣是虚假的、短暂的繁荣,这是假本事;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给老百姓留下优美的环境,才是真繁荣、真功夫。
记者观察:保护也是一种发展,汪书记通过一“加”一“减”,“假本事”与“真功夫”,两组鲜明的对比,形象地阐述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城乡环保:环保投入向农村倾斜
书记讲话:这几年,我们在城市环保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是农村环保却长期以来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是环保工作的“短板”。这既有缺乏村镇规划、环保设施落后、公共投入不足的问题,也有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忽视了农村环境保护的问题。
我省农村地区很多是重要水源发源地和生态屏障,没有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就没有全省的生态安全、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健康保障。
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农村环境改善,推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环境监管向农村覆盖、环保投入向农村倾斜,加强城乡环境保护的联动与协作,推动环保信息、技术、设施共建共享。
记者观察:汪书记直陈农村环保“短板”,点出了环保工作长期以来的一大薄弱环节。在经济建设逐步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公共设施、社会福利呼吁城乡均等化的当前,环保不能拖后腿。
政府与市场:生态建设创新机制
书记讲话:政府理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落实政策措施,为公众提供良好的公共环境服务。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环境也是市场经济系统中的一种资源,导致环境保护出现问题既有政府缺位的原因,也有市场失灵的原因。
因此,我们要将环境问题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统筹考虑,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价格机制、投入机制和污染防治机制。
记者观察:环境资源如何不成为经济发展的累赘?尝试在一些环保工作引入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以资源价格反映环境成本和资源的稀缺程度。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的前提下,政府与市场可以就环保问题互补发力。
?代表热议?
省政府副秘书长、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陈勇:
监测PM2.5 还要治理污染源
对汪洋书记讲话中提出的“民生环保”,陈勇十分赞同:“环保问题处理不好严重的会影响民生、社会安定。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环保不一定非用技术来解决,而文化、管理、技术、监督应是一体的。”
陈勇建议,在“民生环保”上应着眼三大问题:一是水质、水源,特别是地下水此前一直被忽视,建议加强彻底的调研和实时监控;二是垃圾处理问题,不是单纯的填埋、焚烧就能解决,垃圾中厨余部分占了五六成,而其中的70%至80%来自餐饮业,如何节约不浪费是解决重点;三是PM2.5除了监测公布,关键在于空气污染源来源治理,例如加强汽车、城市建设(装修)、工业排放等管理。
广东省水利厅厅长黄柏青:
严管水资源 要像管理土地一样
黄柏青认为,对于水利部门来说,做好“四个环保”关键是4条江水源的保护,特别是东江,涉及到3000多万人的饮水,也是香港的水源地。“东江排污口超过排污量要控制。全省大中型水库全部作为水源地来保护,解决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要像管理土地一样严格管理水资源,要在用水总量控制、限制污染、提高水质量方面下功夫。
肇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峰:
从严从紧 放弃430多个项目
汪书记提出要实施“从严从紧”的环保政策,执法查处也要从严从紧。郭峰说,时至今日,我们主动放弃了430多个项目,总价值560多亿元,例如陶瓷,电镀,有毒化工等行业的项目,有效保持了生态环境优化。
就汪书记提到要“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将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郭峰建议,可以通过建立环境保护的基金来支持。“参照我们财政拨给教育10%、保障性住房10%、水利建设10%的做法,拿出土地收益的一定比例支持环保,并加强广佛肇经济圈环保联防联治的综合规划和引导。”
佛山市副市长麦洁华:
建立制度 分析环境安全风险
汪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妥善处理因环保引起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麦洁华建议,建立环境安全的风险分析例会制度。“从城市的管理者来说,群众对环境的投诉并不影响正常的城市秩序。但是万一饮用水源等发生重大事故的话,对城市的影响是灾难性的。管理者不知道隐患和风险在哪里怎么行?功夫要用在平时。”
?专家评析?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
“民生环保”是一大创新和亮点
汪洋书记的讲话以及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都重点提到了以“四个环保”——民主环保、民生环保、科技环保、法治环保建设“两型”社会。
李惠武表示,“四个环保”的论述意义重大,环保工作大有可为。他认为,其中法治环保是保障、科技环保是手段、民主环保是机制,而民生环保是目标。其中,“民生环保”是一大创新和亮点。这表明我省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改善和保障环境民生、建设幸福广东的内在要求,重视老百姓日益提高的环保需求和强烈愿望,把环保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推动。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指向广东未来和谐、包容、文明的发展,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环保工作将比以前更有力。
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细康:
环保产业推动绿色转型
汪洋书记在论述科技环保时着重提到“培育壮大环保产业”,并强调在这方面“下不了功夫,我们就无立足之地”。汪书记指出,建立环保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机制,通过财政、信贷、税收等政策,扶持引导环保产业健康发展。要着重提升环保产业规模经济水平,形成产业内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和协调发展的格局,实施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战略。
赵细康对此深表认同:“正如汪洋书记所说,转型升级看环保。特别是我们现在减排任务很重,但在环保装备制造业方面很薄弱,例如广东是全国三大脱硫设施需求省份之一,本地却没有一家大型脱硫装备生产企业。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技术、装备、产品、材料、工程、服务等各方面。环保产业的发展,增强了污染治理能力,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产业支撑,对推动我省经济的绿色转型、以绿色技术的进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要。”
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环保法律专家游成龙:
加强环保立法是与时俱进
汪洋书记在论述“四个环保”中多次强调法治的重要性,并指出“抓紧修订《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尽快开展总量控制、排污许可、企业环境信用管理、农村环境保护、土壤污染治理、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立法,填补我省环保立法空白。”
对此,游成龙体会特别深刻:“依法加强环境监管,维护环境安全,这非常必要,也是‘法治环保’的最重要体现。”
游成龙表示,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大多是很早之前制定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内容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亟待补全。例如农业环保方面至今没有农村环保条例,1998年颁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对农村环境有所涉及,但表述较为笼统,而且在畜禽养殖、土壤环境等新问题上没有具体规定,又如排污许可、企业环境信用管理目前只有省环保部门出的文件来规范,并不算“法”。“汪书记的讲话无疑准确点出了环保立法目前的薄弱环节与努力方向”。
至于“设立环保法庭”,游成龙认为这将成为保证法律实施的创新利器。至于允许有关机关、社会团体代表受害者起诉污染方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今年渤海漏油等污染事件中社会呼声强烈,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或有意加入相关规定,“汪书记提出广东在这些领域先行探索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 谢 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