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第10届上海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吕怡然
做新闻工作,绝不能满足于“捧饭碗”——访第10届上海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吕怡然吕怡然,《新闻记者》杂志前主编。1988年至1998年,先后在《新民晚报》任新闻版编辑、言论专栏编辑、大特写版编辑。1998年至2010年,任《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在《新民晚报》新闻编辑部工作期间,由他策划和主持的“不妨一议”专栏,被评为中国新闻好专栏。任《新闻记者》主编期间,他编辑的新闻论文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和上海新闻奖,其中,2005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8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当编辑要有为他人做“嫁衣”的思想准备
问:首先祝贺您获得第10届上海长江韬奋奖。您从事新闻编辑工作20多年,在《新民晚报》、《新闻记者》等多个岗位上工作过,您能否给我们总结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对当下成长中的年轻编辑,您有哪些建议和期望?
答:从我的实践感受来看,当编辑要有为他人做“嫁衣”的思想准备。
首要的是要坚守和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要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一种理性自觉、一种责任担当。
其次要认识到,当代受众,面对着多样化的传播媒介及传播样式,以及海量的信息,呈现出与过去相当不同的特点。传媒的竞争,对报纸来说就要追求可读性、易读性、必读性,力求增强传播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的编辑把握这种新的变化,在编辑思路和操作上让受众能迅捷地接收新闻信息。这对编辑在业务比以前有了更高的要求。
要特别指出的是,我认为“韬奋精神”在当下时代,不仅不过时,反而显得尤为重要,那就是身体力行“竭诚为读者服务”的主旨。在新闻工作中,我不断用这种精神来鼓励和要求自己。对于年轻编辑,我最期待的,是他们把新闻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一名称职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能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而“铁肩”和“妙手”,决不可能是只满足于“捧饭碗”的人所拥有的。
问:一名优秀的新闻编辑不止是局限于业务本身,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人文情怀”。您在业内较早地提出新闻传播中的“以人为本”观念,当时这种观念是如何形成的?这种观念对您的编辑工作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记得是在2001年,我写了一篇《新闻传播中的“以人为本”刍议》的新闻论文,发表于2002年。其中,我提出新闻传播要“以人为本”的观念,当时在国内新闻界确实是比较早。
这恐怕还是与我自身的新闻从业经历有关。动乱年代,我中断了学业,当了知青。先耕田务农,继而混进公社广播站充当“土记者”、“土编辑”、“土播音员”;而立之年才从大学校门出来,后又到机关当了秘书;历经波折,方如愿以偿正儿八经地揣上“记者证”。
从根本上说,我这个人“草根情结”比较重。我一直认为,新闻传播业是帮助受众有效地接收信息,实现知情权,从属于服务业,应该体现服务精神。传媒要既报喜亦报忧,提供贴身贴心式的服务。这一切,都是围绕人而展开,于是渐渐地形成了这种观念的雏形。长期以来,对某些背离“以人为本”精神的传媒现象,比如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我是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可以说嫉恶如仇。之所以开展“年度十大假新闻”的评选,正是一种“见义勇为”。
问:这些年《新闻记者》先后被评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权威期刊,得到业内专家与同行的认可和好评。您能否分析一下《新闻记者》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答:自1983年3月马达同志创办《新闻记者》以来,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马老在《新闻记者》创刊20周年时曾有过一番评价:“一本新闻专业类杂志,坚持办了20年,发行稳定且有扩大,内容充实饶有趣味,实在是很不容易的。它在上海以至中国的新闻事业发展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我接任主编一职12年,真感到马老所言极是,总想把这本杂志办好,办得更好。但此道永无止境,每每有力不从心之感。2010年10月我刚离任,难说再见,唯一问心无愧的是可以说一句,我尽力了。
我认为这些年《新闻记者》主要把握住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作为一份专业类新闻期刊,坚持打造核心竞争力,那就是提升质量和品位,并在新闻界业内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力求让读者从中受到启迪,有所收益。
二是我们始终保持一种“平民心态”,就是试图把杂志的读者定位由新闻传播的从业人员、研究人员、管理人员这一特定群体,扩大至对新闻传播有兴趣的“平民”,包括业余的通讯员、撰稿人、大学生等等。同时,我们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验向学术的提升。稿件内容的时效性、新鲜度是我们的偏好。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若是收到及时论述、评析相关新闻报道的稿件,几个小时、几分钟内即会与作者联络。这是我们杂志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三是通过组织、策划一系列的大型活动和独家专题,扩大影响,打造品牌。例如迄今已连续9年组织策划的评选年度“十大假新闻”活动,引起中央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国新闻界的关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此外,像我们推出的“中国新闻界年度回望”、“世界日报发行量前百名排行榜”等独家专题,在业界也具有良好的口碑,成为理论界研究者的必备资料。当然,我们还在其他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说到这里,也借这个机会,感谢中国记协、上海记协以及全国各个新闻单位、新闻院校以及文新报业集团多年来的支持与帮助。
新闻专业类期刊做的是文化事业,而不是文化产业
问:我注意到您最近写了几篇关于新媒体研究的文章,对数字化时代的传媒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那么,您个人对网络时代国内新闻专业类期刊的发展有何评价和好的建议?
答:目前国内的新闻专业类期刊据说总计在200种以上,而有刊号的公开出版物为64种。主办者无非为以下三类:新闻传播学研究机构、新闻院校和新闻传媒。我无意也无力对这些期刊作总体的、分类的或个案的评价。但我始终认为,我们的这些期刊,应该说是在做新闻传播事业的公益事业,也可以理解为,这是文化事业,而不是文化产业。
基于这个认识,我认为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影响力作为检验质量的标准,或者最重要的评估考核指标。要求这一类期刊走市场,并和大众传媒一样追逐经济效益,不仅挣钱养活自己,而且要上交利润,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顶多是一个权宜之计。《新闻记者》在这方面比较幸运,长期以来得到了文新报业集团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但遗憾的是,我们仍有不少同行这些年被经营指标压得喘不过气来,时间、精力和才智并不是聚焦在办刊上,而是忙于寻求财源,维持生计。有人戏言,这是“斯文扫地”。长此以往,必然践踏新闻传播事业中的公益事业,是一场时代悲剧。
我想,既然文化有事业与产业之分,期刊何以不能也有一个分类呢?同时,专业期刊也可尝试出版数字版,在更大范围内吸引读者,同时,也亲身投入“数字长河”学游泳,获体验。当然,实行数字化转型后的盈利模式如何,我还真没有研究,心中无数。
网络评论为中国新闻评论添彩
问:我们知道您不仅编辑出许多获奖新闻、论文,多年来还坚持撰写新闻评论,广受好评。请您谈谈自己撰写新闻评论的体会和心得吧。
答:就个人而言,我更偏爱评论编辑的工作。我在《新民晚报》工作期间,当过一段时间的评论专栏“今日论语”编辑,自己也撰写过一些评论。至今还记得我撰写的第一篇评论叫《话说监督》,就是发表在“今日论语”专栏上。这些年来重心有所转移,逐渐从为传统媒体写评论,转向以写网络评论为主。在实践中,深感网络上“时间消灭空间”的威力,领略其传播快捷、即时互动的魅力,也倍感在网络上实话实说、一吐为快的乐趣。当然,我同样没有忘却自己的社会责任。最大的感受是,网络评论直言不讳、酣畅淋漓,当然这需要控制适度、把握分寸。不过,网络评论确实使得媒体舆论场和口头舆论场的重合度提高了,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传统媒体过去长时期里有脱离群众的倾向,表现在评论上就是远离生活的多,泛泛而谈的多,隔靴搔痒的多,吞吞吐吐的多,指手画脚的多,论说永远正确却绝难解决问题的多。致使在客观上形成了两个舆论场的背离和割裂,党和政府的主张未能与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谐地统一起来。网络评论开始改变这种状态,一方面网络评论自身的先天优势得以发挥,一方面也逼迫传统媒体放下身段,贴近现实。特别是眼下,网络舆论场在口头舆论场的基础上越来越兴旺繁盛起来,构建起一种新形态的民间舆论场,吸引了大批网民,不断形成一个又一个网上舆论热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网络评论在网上所发出的声音,发挥了传统媒体的评论难以替代的作用。我认为这是网络评论,特别是主流网站的评论对中国新闻评论所作的贡献。我为自己能参与其中而感到欣慰。
(作者为《新闻记者》副主编)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5月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