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熊猫来历
中国大熊猫来历 法国人和熊猫之间最值得一提的缘分,是在1869年的春天,法国传教士和生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和中国大熊猫的相遇。那一天,戴维离开他传教的穆坪邓池沟教堂,到深山沟里采集植物标本,发现农户家里有一张奇怪的兽皮,主人告诉他这种动物叫“黑白熊”。这张兽皮引起戴维浓厚的兴趣,他断定这种动物很有可能成为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物种。5月4日,戴维终于捕捉到一只活的“黑白熊”。他亲自指挥工匠们在天主教堂内做了个大木笼,将“黑白熊”关在木笼里饲养起来,观察、记录它的生活习性。不幸的是,喂养人员因为对这种动物知之甚少而无法给予正确的照顾,这只熊猫很快就死亡了。 阿尔芒戴维将他的研究写成了论文,很快在法国一家很有影响的自然历史研究杂志上发表,“黑白熊”标本也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爱德华兹馆长又对“黑白熊”标本和戴维的资料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确定了它的分类科目、种属关系,将这种动物最后命名为“猫熊”(Panda),命名人仍然是戴维。根据它的体型,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翻译成中文后写成“大熊猫”,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戴维制作的大熊猫标本至今还保存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 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将这张兽皮展出后,当时谁也不认识人们从兽皮上看到它有一张圆圆的大白脸,眼睛四周有两圈深深的黑斑,像是戴着一副墨镜,于是有人断定世界上根本没有这种动物,这个动物皮子是假的!有人却又说它只不过是一种奇异的熊罢了。但是,经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充分研究后认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猫熊相似的另一种较大的猫熊,便正式给它定名为“大猫熊”。 台湾地区又叫做猫熊。1939年,重庆平明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其中“猫熊”标本最吸引观众注意。它的标牌采用了流行的国际书写格式,分别注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参观者一律把“猫熊”读成“熊猫”,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大猫熊”叫成了“大熊猫”。台湾有家报纸曾撰文给“熊猫”正名,但人民已经习惯,反而觉得“猫熊”不那么顺口了。 从此,“大熊猫”这个现代名称就这样诞生了!戴维也就成了第一个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宝兴大熊猫的外国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