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中羞涩父母催婚 恐归族过年似“年关”
http://www.chinanews.com/2012/0118/2012118101139.jpg1月17日,海口汽车西站,大批旅客正在候车。记者李英挺摄
春节临近,大红灯笼纷纷挂起,喜庆的中国红随处可见。在人们欢欢喜喜准备回家过年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正在烦恼:为囊中羞涩而烦恼,为买不到车票而烦恼,没有时间回家过年也烦恼,大龄单身要回家面对父母的催婚更是烦恼……许多人,尤其是在外打拼的年轻人,犹如过“年关”一般,面对种种烦恼左右为难。
现实的烦恼:囊中羞涩
小林是贵州人,在海口国贸一家公司上班,属于人们常说的“白领”。可是,小林说“所谓白领,就是一个月工资除去房租、吃饭、交通、通讯就所剩无几。真是‘白领’了!”小林向记者透露,他一个月工资也就两千来块,除去生活成本,几乎存不下钱,还时常“经济危机”。
不过,说起过年,小林坦言,确实很想回趟贵州老家,“毕竟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要和家里人一起过才有感觉!”
可说说容易,真要回去,却处处捉襟见肘:怎么回去?小林说不想坐火车。“太折腾,又拥挤,好不容易回去一趟,没必要搞得那么难受。”那坐飞机吧?可临近过年,折扣都不低,往返两张机票差不多就顶两个月工资了,左右为难。
“再说,真的顺利回到家,也有很多麻烦事在等着。”小林说,给家里办年货、给长辈晚辈封红包、和朋友交际应酬……样样都得花钱,算起来还不是一笔小数目!小林无奈地感叹:“过年,真难!”
忙碌的烦恼:无暇回家
玲,今年29岁,在酒店行业工作4年,靠自己打拼已成为一家知名酒店的区域销售总监,算得上年轻有为、事业有成了,每月收入也不菲。只是逢年过节,玲同样有许多难言的烦恼。
玲是家里的独生女,母亲已经退休,生活清闲但感觉空虚,期盼她能常回去看看。可是,她平时的工作就很忙,出差成为家常便饭,逢年过节更是如此。“没办法,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她无奈地说,在酒店工作的几年,过年都没有放过假,只有前年,单位组织培训,让她回到“离家比较近的地方”,得以与父母匆匆见了一面。
“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自己挺对不住父母的。”玲说,她从小就是乖乖女,让父母很省心,可是现在,一想到逢年过节无法回家看望父母,就会深深地自责和内疚。
单身的烦恼:父母催婚
阿雅是海南女孩,现在深圳工作。临近春节,也正在为回家过年的事儿犯愁。
原因很简单。阿雅生于1980年,说是80后,也快32岁了,可目前仍是单身,一想起过年回家要面对亲戚朋友,尤其是父母焦急的催促,阿雅就感觉压力好大。
“工作忙,都没感觉怎么这么快就到这个年纪了。”她说,“其实现在三十多岁单身也很常见,可是父母很着急,常常催促。我知道他们都是为了我好,可是,这真的让我很有压力。”
阿雅的父母都是观念传统的人,他们认为“女人的最终归宿终究是家庭”,希望女儿能嫁到可靠的人家,相夫教子。
“他们总觉得,女孩在外漂泊不适合,想让我早点回海南。”阿雅说,她对自己父母的想法表示理解,但要让她放弃外地的工作,并按照父母的意思尽快结婚生子,那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毕竟,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也有自己的难处。
调整心态轻松面对
其实,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年关”的说法,春节洋溢着浓浓年味的同时,也总有一些人在发愁。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观念革新不断带来冲击。许多年轻人从步入社会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和经济压力,生活的烦恼越来越多,进而产生焦虑。
“年轻人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现代家庭和社会对年轻人的期望值过高;二是一些年轻人对生活过于理想化。”海南省委党校教授唐镇乐认为,不少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都曾是举全家之力捧出来的读书人,背负着一家人的期待和希望,而现实的生存环境,不仅竞争激烈,而且低收入、高消费已成普遍现象,“蚁族”“月光族”“房奴”等词汇已不再新鲜。“面对现实,社会和家庭应给予年轻人更多宽容和理解,而年轻人自身,更应该正视现状,坦然面对,不盲目攀比,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处理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
至于家庭、婚姻等方面的问题,唐镇乐认为,主要原因应是源于观念上的冲突。他建议,年轻人和父母一代应该加强沟通,互相尊重和理解。
“春天孕育着希望,过年应该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作为年轻人,没必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唐镇乐善意地提醒。
(中新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