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中文广播将裁撤 雇员大多是中国人
美国之音,即将消逝的电波如何处理好新闻和宣传之间的关系,这是一开始就让美国之音创业者纠结的问题,也深刻影响着美国之音以后的七十年。
旅美作家张辛欣,2011年2月,在亚特兰大的家中登陆新浪微博,获知一则来自华盛顿的消息:美国之音将撤销其中文普通话和粤语广播。
“这是早晚的事,”这位90年代曾为美国之音撰写过多年《作家手记》的中国作家,看到这一消息后并无惊愕之感。她接受《看历史》采访时说,“世界已经是平的了,还需要通过偷听‘敌台’来获取信息吗?”
据《华盛顿时报》消息,今年2月14日,美国广播事业管理委员会向国会提交了2012财年预算方案。方案称,美国之音计划自今年10月1日开始全面停止其中文普通话短波、中波及卫星电视广播节目,全面取消粤语广播。
如果国会通过这一方案,那么自2011年10月起,有着近七十年对华广播历史的美国之音将淡出中国。
事实上,美国之音在几年前就已开始逐步削减国际广播业务。2007年它结束了俄语、阿尔巴尼亚语、波斯尼亚语、马其顿语、塞尔维亚语和印地语的广播节目。不仅美国之音,同样有政府官方背景的英国广播公司(BBC),也在削减国际广播业务。2011年1月,BBC宣布撤消包括汉语普通话在内的7种语言的广播。
■ 用真实的故事为最高利益服务
“这里是美国之音,每天这个时候我们都将向您谈论美国和战争。不管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我们都将向您报道真实的消息。”
1942年2月24日清晨2点30分,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的第79天,在纽约西54街一个带有大橱窗的建筑里,美国之音第一次用德语向欧洲广播。
此后一周,法语、意大利语、英语节目相继播出。是年6月,增加了汉语普通话和粤语节目。之后又陆续开办了其他欧洲语言和部分亚洲语言的广播。到第二次大战结束时,美国之音已经用大约五十种语言对欧洲和亚洲广播。
美国之音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更早的1940年。
上世纪30年代,国际广播电台在欧洲和亚洲发展起来。到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的时候,各主要国家都有自己的国际电台机构。当时美国还没有官方的国际广播电台,但一些私营公司,如CBS、西屋和奇异公司都掌握了短波技术,各自向海外广播。
1940年,战争在欧洲进行着,美国总统罗斯福一直在考虑,如何用宣传来鼓舞士气。此时国务院向总统建议,如果想让欧洲人听到美国的声音,只有使用私营公司才有的短波电台,特别应当向法国广播,以对抗日益跟德国接近的法国维希政权。
这时,对美国之音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走进了故事。他就是多诺万——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担任过检察官、外交官,后来是中央情报局的创建人。
1940年,多诺万到欧洲旅行,和英国安全协调局的头儿斯戴芬尼交上了朋友。斯戴芬尼知道多诺万跟罗斯福私人关系很好,想让多诺万说服罗斯福建立美国的情报机构,同时开展宣传攻势。多诺万带着斯戴芬尼的建议回到美国。在他看来,广播不是新闻机构,是一种战争武器。新闻是装满子弹的枪,目的是在派出军队之前先瓦解对方。他把自己的宣传理论和策划纲要交给了罗斯福。
罗斯福欣然接受了多诺万的建议,并且看上了一个人,来协助多诺万。这个人就是舍伍德。舍伍德是罗斯福的讲稿起草人和顾问。他还是一个剧作家,他的剧本《我们生活的黄金岁月》(1946年)得过奥斯卡奖。舍伍德相信文字的影响力,他的文字充满了忠诚和激情。舍伍德认为,美国回答轴心国的宣传战,不是靠剧场效应,而是来自“真实的力量”。
从这一刻起,多诺万和舍伍德对美国之音的不同定位,就给这个政府电台埋下矛盾的基因。
在罗斯福看来,舍伍德是领导美国宣传的最佳人选:左派,但不是极左,有国家级知名度,很受尊敬,没有政治敌人,对总统衷心拥戴。1941年夏天,罗斯福让舍伍德去招兵买马。
舍伍德找到一帮笔杆子:个个都信奉文字的力量,精通外语并熟悉局势。这些人坚信:战争是被人的脑子制造出来的,赢得战争也靠人的脑子。舍伍德要求手下人要具备三个条件:懂外交事务,以主动进取的态度支持罗斯福的外交政策,并乐意低报酬干活。
舍伍德找到的第一个记者是巴那斯。巴那斯是个热情、善良、理想主义的左派分子,相信讲真话的力量,他对讲真话的定义是:用每一个真实的故事为我们的最高利益服务。
舍伍德还找来了约翰逊。他和巴那斯一样,相信真实新闻的效果,他反对学院式的分析,认为那些东西冗长、乏味而无法阅读。他要求手下人节奏迅速,分析简明扼要。
来源:看历史
继续关注一下这方面的信息
static/image/common/sigline.gif
潜行狙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