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 发表于 2012-5-22 06:23:15

《舌尖上的中国》受华人追捧

谁也没预料到,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竟然成为这两天电视屏幕的热点,微博热点搜索中排位第一,天涯论坛中甚至专门开帖来热议它。无论是习惯了早睡的50后,还是早已远离电视、只接受网络的80、90后,全都在每天22点40分专心守在电视机前等候这部《舌尖上的中国》。美国、欧洲等不能第一时间从电视上观看的华人,也不断在网上求链接。在网友的评价中,“看得落泪”是最多的语句。材料与美食之间,穿插了一个个真实饱满的小故事,摆脱了传统国产纪录片说教科普的套路,通过镜头吸引观众对于饮食文化和生活价值观的传承与关注。这就是总导演陈晓卿的解释。不懂?那就看看它的泪点。泪点一:播出时间对观众太残忍南京《金陵晚报》报道,《舌尖上的中国》在开播之前,并没有过多宣传,5月14日开播当天,总导演陈晓卿只是在微博上贴出了海报,让大家“没事都看看吧,不难看,真的。”前一天,网络上播出了该片的预告片,没想到的是仅仅是预告片,就得到了网友们的称赞,点击量至今超过十万次。开播当天,该片受到了观众的狂热追捧,纷纷表示,“片子可不仅仅是不难看而已”。如何不难看?听听观众们的感受。“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片子播放的时间太不科学了。”陆先生对南京《金陵晚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抱怨,“它是夜里10点40分之后才开始放,那个时候看这样的美食片越看越饿。”闫女士的抱怨同样强烈,“这纪录片最孙子的一点是每天晚上吃夜宵时间准点播放。扛过了晚饭抗不过这纪录片啊!前天晚上的‘主食’,我跟我老公看到一半就一人啃了两包干脆面!真得想哭啊。”播出时间太“残忍”,让观众们达成了“吃饱了再看”的共识,却在观看时仍旧挨不过诱惑,“吃饱了也流口水,看到上面播什么就想吃什么”,陆先生笑道。泪点二:食材中“尝”人生百味一部美食纪录片,让众多观众追看,原因不仅仅是一个诱惑人的美食节目。它不单单只为了介绍食材、烹饪和餐桌,与传统的美食节目所不同的是,这个节目省去了名厨“炫耀”的烹饪手法和主持人夸张的“食后感”,反而放大了大自然的培育和成就美食的原料提供者们,以及他们身上的故事,因为最美味的食物在人间。高原上找松茸,淤泥里挖藕,竹林深处必须两小时内采笋,手工做食盐腌制火腿,在东北清晨冰冷的查干湖上捕鱼。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着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之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用心制作的食物往往都是最美味的,于是片中那些最乡土气息的菜肴是最吸引人的。而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更让人感触颇多。记者陆一夫也同样是该片的忠实粉丝,“我算是一个吃货了,却从没想过他的来历。看了这个之后,我才真正知道看似很普通的食材在来到市场之前已经有人为之付出了很多心血。看了这之后真正感觉到食物的来之不易,不能浪费。”泪点三:家乡美食引淡淡乡愁在网络微博上,记者所关注的美国、法国、英国等各地欧美的华人都在微博上寻找该片的网络资源。“对每一个离开故土的中国人而言,舌头永远是爱国最后的避难所。你也许可以强迫自己头脑遗忘中国的一切,但你的舌头和胃总是会不屈不挠地想念中国菜,中国馒头,老干妈……这完全是无法遏制的。”来自纽约的网友“洛之秋”对记者说,“听到那一句句方言,备感亲切。”在《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的几天,网络上掀起一片思乡之情。“看到了家乡的藕夹,儿时的最爱,太让人回忆了。”周先生告诉记者:“我看外婆做年糕那一段里,也哭了,想起我外婆了。”只要看完一集,就不难体会观众的心情。陆一夫说:“如果说看着想哭,真不是因为谗。每每看到片中展示的普通人用最原始的方式辛勤劳作,我是有流泪的冲动。绥德老汉在做黄馍馍时额头那晶莹的汗珠难免会落入其中,那脏吗?不,那里面充满着劳动的甘甜,这才是美食的意义!”网友也挑刺:做法有错误琴子的小屋日记:第二集 主食的故事 广东竹升面用的是鸡蛋不是鸭蛋!名称叫错了胖九战吕布:舌尖上的中国,编导有误,宁波的叫青麻糍不叫年糕。文案欠火候曲忆风:确实不难看,但有点失望。感觉得出这片想仿效那种微观切入,同时讲述几条线的手法,但交叉蒙太奇运用不够自然,解说词较生硬。私下觉得最后那“食客要感谢劳动者”是败笔,看了前面,观众自然会感慨原来美食背后有那么艰辛的劳动,无需再额外点出。(欧时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舌尖上的中国》受华人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