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外籍兵团标志
法国的外籍兵团成立于1831年,当时的法国正陷于阿尔及利亚的民族独立战争的泥沼,法军伤亡惨重,国内舆论一片抨击。
为鼓励外籍士兵为法国而战,法国政府颁布法律,允许官兵在兵团服役5年后加入法国籍。现任法国总统萨科齐的父亲亦在外籍兵团服役5年后才拥有法国国籍。时至今日,“外籍兵团“成员来自150多个国家,法国通常都把最艰难的军事任务交给外籍兵团来完成。
在法国,第一次掀起华人入伍高潮是 1984年至 1986年,胡永多在台湾人开办的《欧洲日报》上连载“黎巴嫩战地日记”,许多华人青年看到之后纷纷应征,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种解决身份的方式。毋庸置疑,华人加入外籍兵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居留权,但也可以得到许多其他的收获,比如学好法语和学会开车等。在黎巴嫩期间,为了保护一位当地平民,胡永多负了轻伤,为此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国保卫国家银质勋章和法国勇敢战士铜十字勋章。
外籍兵团主要分为士兵、士官和军官三个阶层,华人由于普遍在干满五年合同后,拿到法国身份就开始创业,更由于法语水平和教育程度等原因,鲜有位列高级职位者。一战期间的空战英雄朱斌侯曾经是上士。而胡永多的朋友张明俊在巴黎征兵站工作将近15年,目前担任中士军衔,相当于排长一职,但这已经他所知在外籍兵团目前军职最高的华人了。
外籍兵团华人士兵退伍后大多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胡永多认为,相对于其他群体,外籍兵团退伍兵事业成功率更高,也更坚强,无疑是当兵的历史让他们历经磨练。
法国外籍兵团退伍华人战友会
1995年,由于一位华人战友患癌症去世,身后留下两个不满三岁的小孩,战友余三明、杨卫国等人帮助料理后事。他们动起了成立战友会,以方便战友之间组织联谊活动和互相帮助的念头,于是向外籍兵团老兵协会总会提出申请。
不料协会成立的过程却充满曲折。根据法国政坛对种族主义的避讳,老兵协会总会不希望在军队内部出现单一民族的协会。经过反复交涉,担任总会常委的胡永多联合他的老朋友、前北约总司令、四星上将伊万·德·凯赫码本,一起说服其他23名总会常委,终于同意了华人退伍兵成立协会。协会的中文全称“法国外籍兵团退伍华人战友会”印在法国国旗上作为会旗,中间是外籍兵团统一的标志。会址位于巴黎北郊的欧拜赫维里耶市,华人聚集地。协会设有几间教室,会员的小孩都在这里学习中文。办公室的一角是个小酒吧,架子上摆着红酒、啤酒、威士忌和茴香酒等,战友共同特点都是穿黑T恤衫、牛仔裤,理着平头,说话时喜欢抱着双臂。
法国外籍兵团退伍华人战友会第四届会长团 (排名不分先后)
名誉会长 :DE KERMABON 胡永多 胡立靠 余三明
会长 :陈建
第一副会长 :舒毅 第二副会长 :姜林洪
常务副会长 : 胡奇业 杨卫国 徐志强 翁胜钏 郑志芽 程建波 蔡荣富 黄飞 陈隆武 游代锦 王建 叶向阳 徐骞 李忠立 杨士银 郑进云 杨定国 徐哲 王玉龙 胡瑜瑶 陈建青 姚战林 董立明
副会长 : 林大立 金猛 周洪建 陈上 徐荣文 苏俊华 林国富 金安波 孙建立 邵甫 余建友 戴胜权
现任会长 陈建
参加第五届法国外籍兵团退伍华人协会会长团的就职典礼 军团组织: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