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春”相似,岁岁年年“节”不同。春节永远是春节,而我们的生活却在不断被“刷新”。 万里高铁缩短回家路 网上“刷票”免排队苦 新华网2日刊文称,春运是年年上演的“大戏”。今年高铁里程首次“破万”,拉近了不少人的家乡距离。 在天津工作的李先生早早预订了天津至长春的高铁票。“第一次坐高铁回家过年,5个多小时就到,时间缩短了一半。” 2009年春运京津城际高铁首次亮相。如今,高铁已成一些城市春运的“主角”。中国铁路总公司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高铁里程已达1.1万公里,连接起100多个城市。 高铁的客流也从初期的商务、旅游人士逐步扩大到中等消费群体、务工人员、学生等。有的线路还开通外来务工高铁专列。据预测,2014年春运铁路发送旅客约2.57亿人次,同比增长7.9%,新增客流大多是高铁提升运力所带来的。 一张薄薄的火车票,寄托着许多人浓浓的乡愁和“一票难求”的痛。 在北京打工的陕西装修工陈师傅告诉新华网记者:“今年用手机在网上买的票,不用遭罪彻夜排队了。” 今年春运,中国铁路总公司推出12306网站新版、引入“支付宝”支付方式、手机购票等,网络购票正成为旅客主要的购票方式。 截至1月19日,广铁集团售出火车票超过1000万张,其中70%是通过网络发售的。 春节期间,成都、无锡等地火车站的数据显示,通过网络、电话、手机订票的比例占到50%-70%。 尽管做了多方努力,“电子黄牛”、网站瘫痪等难题仍然引来人们的吐槽。大家都期待着来年会更好。 “微信祝福”大行其道 “短信拜年”迅速退潮 “哈,又抢了10元。”除夕夜,在同学微信群里抢到红包的同时,小袁还不忘送上一句祝福:“祝各位童鞋愿望都‘马上’实现。” 拜年是春节恒有的习俗,而随着技术发展,拜年方式却历经更新。从电话、BP机留言、短信到微博,都曾让传统佳节爆发出时尚火花。 今年,大行其道的则是微信。年前几天的“微信红包”更是火得烫手。据统计,截至大年初一16时,参与微信红包活动总人数达500万。 “今年过年不发短信,只点赞。”记者一位同事在微信朋友圈里的发言,赢来众好友的跟赞。 有的人在群里发祝福,有的在朋友圈里“秀”感谢。往年近百条短信嘀个不停,现在一个群里几十人一条微信搞定,而且还可以图文、声情并茂,比单纯的短信更有趣也更有情。 “再发新年问候短信就OUT了,还花冤枉钱”;“原来戴着老花镜打字,现在微信说两句就行”;“微信发祝福省了昂贵越洋短信费,还可发视频,与家人距离更近了”…… 尽管尚无总体的统计数据,但人们都已感觉到,马年春节收到的祝福短信数量明显减少。这一趋势在2013年中秋假期就已显现,当时微信朋友圈的信息量比平时增长两倍多。 “自由和免费是微信最大的粘合剂,但目前而言,它的信息必达性与短信相比还有不及。”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郑建丽博士说,新媒体为祝福带来效率和便利,但它还是缺失“现场情感体验”。如果条件允许,那种零距离的问候,亲朋相聚、老友畅谈,应该更温暖。 年货“一网打尽” 互联网理财“盯上”压岁钱 1月24日,常住上海的李阿姨在淘宝上下好了最后一个单后开始收拾自己简单的行囊,26日她回到安徽老家正好开门迎“货”。 “年货、孙辈的礼物全部网上买好。”她说,以前要在回到家、离过年没几天的时间内置办年货,真是有点“时间紧、任务重”。 各大网购平台从2013年12月就推出“年货大街”,网购成许多从外地回乡过年人购买年货的新选择。 “‘年货’真正成为网络电商促销的重要主题,这是今年一个明显、有标志意义的特点。”中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部副主任赵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互联网不仅盯着人们花的钱,还盯着人们不花的钱:年终奖和压岁钱。 春节前,余额宝、理财通等各类互联网理财产品均保持一路走高的年化收益率,有的7日年化收益率高达7.9%。 在传统货币基金纷纷闭门谢客时,余额宝却宣布“春节‘不打烊’”,财户资金不仅可购物,确认份额还继续发放收益。北京的孙先生打算将年终奖在余额宝和理财通里各放一半。据支付宝统计,年前7天,有近400万人在余额宝办理了存入业务,比平日高出数倍。 随着压岁钱的逐年增多,不少孩子也加入压岁钱的理财大军。高一学生小刘表示会将今年的压岁钱存入余额宝,“购物理财两不误。” 被称为互联网理财“元年”的2013年,打破了过去银行“高大上”的形象,这种“一元起投”、随时取用等方式,对压岁钱等零散资金很有吸引力。 专家认为,未来将会有更多人参与互联网理财的江湖中,而人们的生活也将越来越互联网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