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有一位法国美女来报社拍片。 一个镜头,连续拍了6次才过关! 实习生方舟,专业,敬业! 法国美女也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直到方舟说“ok”,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法国美女的中国美女老板W一起亲自陪同到来。 W美女快人快语,拍摄好了就教我如何利用好《法国侨报》、《法国华人头条》等做好“营销”…… 我们讲中文,法国美女听不懂。 我想到刚才一次次重复拍摄的辛苦,内心觉得过意不去,就赶紧拿出我最喜欢的瓜子给W和法国美女吃。 W不吃,说:“和你对工作,帮你做营销,你还吃瓜子?” 因为和W老板很熟悉,我笑着说:“你一起吃嘛!边吃边说……”我同时抓了一把给法国美女。 “法国人,她不会吃的!”W说。 “你愿意试试中国美食吗?”我笑着问法国美女。我自己手里也抓了一把。 法国美女接过瓜子。她把放了瓜子的手,抬起来放眼前,仔细看看,又放到鼻子下面轻轻地闻闻说:好香啊! “好东西啊!不是你工作辛苦了,我还舍不得请你吃呢!”我说。 法国美女看到我抓起来放到嘴里就嚼着吃了,也抓起一颗,连皮放嘴里嘎嘣嘎嘣咬起来…… 她咬一颗,我已经吃了4个瓜子肉了…… 以前读书时,女孩子们嗑瓜子比赛,我总是第一名…… 尽管多年不吃了,但是好像功夫没有全费,尤其碰到好吃的瓜子,以往培养出来的嗑瓜子功夫全部回来了…… 我吃得津津有味,法国美女确把瓜子皮瓜子肉咬一起了,太硬,咽不下去……(有一个法国人吃粽子的笑话:法国人把粽子脸皮带饭肉一起吃。说:很好吃很香,就是皮太厚了……) 我赶紧让她停!看我怎么吃! 我一口咬下去,葵花子就裂开了,肉和皮同时在嘴里就自然分开。 我伸出舌头,给她看完整的瓜子仁,再给她看我手里的葵花子皮,干干的,连口水都碰不到…… 她睁大本来就很大的蓝眼睛,赞叹地发出“哇”的一声尖叫! 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她尝试了几次,不成。放下了。 但是看我吃得津津有味,她熬不住,又抓起来,用手一粒一粒剥着吃,边吃边说:这个味道甜甜的,咸咸的,还香香的!真是好吃!我平生第一吃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 “认得美食,吃货,有缘!”这是我教吃瓜子的第一个法国美女。 临走前,我看法国美女眼睛还在瞟我的瓜子。她再次感谢我,给她吃了这么好吃的中国瓜子。 其实这包瓜子只有一小半了。我本来想慰劳自己,人都走光了,一个人静静地磕完这包瓜子,奖励自己一下的。 看她这么喜欢,我忍痛割爱,跟她说“不好意思,只有半包了,你喜欢你就带去吧!” “真的?你都送给我了?”她惊喜地接过去,不敢相信我真的全部给她了…… “是的!你喜欢,我很高兴!”我笑着说。 这时候,我脑子里闪现了我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 “好东西,自己吃了下屎缸;朋友吃了传四方……” 我来巴黎近20年了。几乎没有再这样吃过瓜子…… 因为,法国人是不吃瓜子的。即使是法国长大的中国人,也一般没有嗑瓜子的习惯。 前几天好朋友J美女来报社,吃好饭,我拿出准备好的瓜子,请J和我一起吃。J哈哈大笑,不肯吃。 我问:“嗑瓜子有什么好笑?” “这种瓜子,是法国人用来喂鸟的呀!人怎么可以吃呢?”J是法国长大的。她果然一颗都不肯吃,看着我不停吃,就不停笑话我…… 她还研究了一包葵花子的含量,苦口婆心告诉我:“我每天跑10公里,才减掉一点卡路里。你吃一包葵花子,你知道多少卡路里吗……” 这几天买瓜子,是因为前些日子,我去看种菜姐姐,种菜姐姐就点明要我买核桃瓜子。我发出核桃瓜子的照片在朋友圈后,居然有一位中国航空公司驻法国办事处的朋友点赞说:核桃瓜子就是好吃! 我把新今日在卖的4种带核桃不一样封面的瓜子全部买了一遍。因为我不知道哪一种好吃? 买来后,晚上写日记卡住了,就想打开瓜子来尝尝,换换脑子吧。 一吃,就收不住了…… 爱吃瓜子的人懂的: 嗑瓜子这件事,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 听说国内有人连磕62种、59斤瓜子呢!(我这点算啥?磕吧磕吧,我自我安慰。) 以前在中国时,好像最有名的就是安徽芜湖的傻子瓜子了。 小时候,只有春节时,家里才准备很多的瓜子、焦糖等各种点心等新年礼物。而且不能在初一客人上门拜年前吃,一定要过完年,多下来,才可以嗑瓜子…… 出国这么多年,已经全然忘记了嗑瓜子这回事了。 今天为了写嗑瓜子稿件,查了度娘,偶的天哪! 中国居然靠卖瓜子就有10多个公司上市了! 嗑瓜子,不仅仅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绝学:无论是精英阶层还是市井小民,大部分中国人都有“爱嗑瓜子”的爱好:迎宾会友、逢年过节哪能少得了嗑瓜子?边嗑瓜子边唠家常,闲心,闲情…… 如果只是吃瓜子仁,就像吃鸡肉只吃爵之无味的鸡胸脯肉一样,没有一点吃鸡翅膀、鸡爪的技术含量,而显得索然无味了…… 国内过任何节日时,酒可以不喝,饭可以不饱,但瓜子是不能不磕的! 查一下瓜子的历史,让我一惊一乍: 向日葵和南瓜都是美洲作物,起源于美洲,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才辗转传入中国,传入中国的时间应该是在16世纪上半叶,也就是晚明的嘉靖年间…… 根据文献记载,最早记载葵花子可食的是康熙(浙江)《桃源乡志》:“葵花,又名向日葵,色有紫黄白,其子老可食。” 听说,帝王将相也一样喜欢嗑瓜子:乾隆帝在新年之际,在园(圆明园)内设有买卖街,依照市井商肆形式,设有古玩店、估衣店、酒肆、茶肆等,甚至连携小篮卖瓜子的都有…… 突然想起大名鼎鼎的文学名著《金瓶梅》、《红楼梦》里,好像有都有写嗑瓜子的章节……看到了没?嗑瓜子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博大精深的习俗文化之一…… 就和塞纳河边的绿皮书屋、法国的棍子面包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我们的嗑瓜子文化,也完全可以去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嗑瓜子”还有一首情诗呢: “瓜仁儿本不是个希奇货, 汗巾儿包裹了送与我亲哥。 一个个都在我舌尖上过。 礼轻人意重,好物不须多。 多拜上我亲哥也,休要忘了我……” (万历年间兴起于民间的时调小曲《挂枝儿》《赠瓜子》) 通过请法国美女嗑瓜子一事,我也想到:这个世界上,其实,我们爱吃的,美好的东西,是不分国界的,是会受到大家喜爱的……嗑瓜子,也是美食文化之一…… 大家可知道,法国有一部分人爱打中国麻将,比中国人打得都厉害…… 法国人是个很懂得、也很爱吃喝玩乐的民族。 昨天,我去买了向日葵,准备在巴黎自己种葵花子吃了。
推广 下次再写如何请法国参议院邻居吃珍珠奶茶、请教科文组织官员吃荸荠(音鼻齐)……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