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 圾 在写这篇稿之前,与友人谈论过题目内容。友人认为我只顾看好的地方,提议我该去贫民区看看。但本人认为,撇开贫民区不说,是因为至少贫民区不能代表这个国家,也不是前瞻的对象。 在塑料袋仍未在家乡普及之前,已经来到法国,当时便很欣赏巴黎人处理垃圾的方法。 巴黎市内,大部份是旧建筑,楼下的天井,都放有几个有盖的公用大垃圾桶。住客多是利用从超市购物带回来的塑料袋,把垃圾装好,外出时顺便带落楼放进去。 到傍晚,管理员会把它推出大门外,定时有垃圾车沿街来收取。管理员在睡觉之前肯定可以把倒空的垃圾桶放回原位。他把天井洗得很干净,还种上了花草。走访过不少朋友居所,情况大同。 当时在家乡,住的地方叫旧唐楼,五层高,没有天井,故垃圾桶还是放在楼梯每户的门前。晚饭后拎出去,翌日早上才有人来倒。当时的剩菜残羹,都是用旧报纸包好就扔到垃圾桶,也有住客直接就往垃圾桶里倒,每遇此,楼梯就臭不可闻,尤其是夏天。 到翌晨,大婶背着一个大垃圾箩来收。见过她一面用一块抹布,抹干地上的水积。但酸宿的气味良久才散。后来业主们另外集资给她,要求她每次倒完垃圾就抹一次楼梯。这情况在多年之后才改善,应该说是塑料袋出现之后才得到改善。 当时在法国大城市,市政府会对商户和管理处每半个月免费派发一次大型垃圾袋,凭信索取,质量还特别好。如果不够用,可自行到超市购买补给。 不久之后,市政府更上一层楼,垃圾袋不派了,但每个号数单位可以获得一个有过半人高,带轮子的大型有盖玻璃纤维垃圾桶。管理人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从天井拉到门外了。垃圾车上跟车的清道夫,只需把垃圾桶拉向车尾的杠杆,然后按制,它就会自动上升,自动打开盖子,让垃圾自动倾出,然后自动回放地上。这新设计出现,想垃圾工人至少提早两小时下班。 再后来,市政府响应环保理念,每户还多加派发一个,盖子不同颜色的,以资识别,用来放纸品。住在郊区带院子的,再多派一个,用来放枝叶。 法国人必须纳重税,但看到这些设施,可能没有那么心痛。 不过,目前在疫情高企之下的巴黎,某些街道上来不及每天清理的垃圾,便也会成为了政党互相攻奸的对象。 幸而巴黎除了垃圾,还有大把盛放中的春花、青草地,以及仍然清洁的大街小巷。更幸运是,可以做个有选择的摄友,让镜头为巴黎的美丽说话。 摄影: 嵇宁 推广 |